廉志營
(廣州市天河區棠德南小學 廣東廣州 510665)
花樣跳繩對小學生協調性影響的實驗研究①
廉志營
(廣州市天河區棠德南小學 廣東廣州 510665)
協調性素質是影響人體運動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花樣跳繩健身價值。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設計不同的花樣跳繩訓練方法,檢驗花樣跳繩對小學生協調性影響效果,通過對四年級學生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系統訓練,試驗后學生交叉往返跑、八字踩點、交叉拍腳、跳方格測試成績有明顯的改善,側面反映花樣跳繩訓練對于改善學生協調能力具有顯著的效果。
花樣跳繩 協調性 實驗
花樣跳繩是在傳統跳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鍛煉項目,融合舞蹈、武術、體操、音樂等元素,動作的設計更加突出休閑、娛樂和健身功效,是一項倍受運動醫學專家和健身運動專家推崇的健身項目。為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落實“體育藝術2+1項目”,我們將花樣跳繩項目納入學校的體育教學中并全面開展。為了檢驗花樣跳繩的時效性,本文采用系統花樣跳繩訓練方法,對四年級學生協調性素質影響進行試驗,探討花樣跳繩健身效果,為學校今后進一步的推廣提供依據。
以廣州市天河區×××小學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120名學生,其中男生、女生各60人,并將男生分為男生A組、男生B組和女生A、B組各30人。A組為實驗組,B組為對照組。
表1、表2顯示四項指標t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四項指標實驗前均無顯著性差異(>0.05),說明兩個獨立樣本在實驗前四項指標處于同一水平,符合實驗的要求。
主要參閱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體育測量學等有關協調性方面章節,并查閱中文期刊網收集關花樣跳繩提高協調性和協調能力測量方法的論文和資料,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
在2016學年的第二個學期,選擇四年級(9~10歲)學生進行試驗。實驗組在每周2次體育課和1次課外活動課的基礎上進行花樣跳繩干預,并規定練習內容、時間、強度。對照組只是按照《體育與健康》教學要求進行每周2次的體育課教學和課外活動,不進行跳繩干預。
3月:采用個人花樣(纏繞繩、交換跳、轉體跳、后搖跳),每種技巧練習5組,每組練習時間1min,每組間歇1min。
4月:采用交互繩(換接繩、網繩、出人繩技巧),每種技巧練習5組,每組練習時間1min,每組間歇1.5min。
5月:采用車輪跳花樣,輔以交互繩繩跳,每次練習5組,每組練習時間1min,每組間歇2min。
實驗組跳繩心率不能超過150次/min,試驗時間為3個月。

表1 男生實驗組與對照組四項指標前測結果對比表(n=30)

表2 女生實驗組與對照組四項指標前測結果對比表(n=30)
查閱相關協調性的研究文獻,國內外關于協調性的測試指標沒有統一的標準。德國學者葛歐瑟認為協調能力是人體各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包括靈活性、學習能力、空間定向能力、反應能力、節奏、平衡準確等。田麥久認為協調能力測試指標有:靈敏、節奏、平衡、定向能力等。經過篩選,把交叉步往返跑、踩點(八字踩點)、交叉拍腳、跳方格定為測驗指標。

表3 男生實驗組與對照組四項指標后測結果對照表(n=30)

表4 女生 實驗組與對照組四項指標后測結果對照表(n=30)

表5 實驗組前測與后測自身對比表(n=30)

表6 對照組前測與后測自身對比表(n=30)
交叉步往返跑:受試者在相距20m地上做交叉步往返,重復一次,記錄完成時間。
踩點(八字踩點):在平整的場地上畫一個“8”,并標注ABCD4個點,AB在一條線上相距2m,CD在在另一條直線上相距4m,AB與CD的垂直距離為2m。開始前,受試者站在D處,按照A—AB—BC—CD—DC—CB—BA—AD的順序滑步移動,然后重復一次,記錄完成的時間和踩準的點數,踩準的點數除以時間為最后成績。
交叉拍腳:受試者測試順序為:(1)左腳右前擺右手拍-右腳左前擺左手拍-左腳右后擺右手拍-右腳左后擺左手拍;(2)右腳左前擺左手拍-左腳右前擺右手拍-右腳左后擺左手拍-左腳右后擺右手拍;重復順序(1)(2),記錄拍準次數和完成時間,拍準次數除以時間為最后成績。
跳方格:在平整的地面畫一個2m×2m方格,在每個小方格內標注1、2、3、4,受試者測試順序:雙腳跳入第1格—兩腳分開跳入4、2格和3、1格—雙腳跳入第2格—兩腳分開跳入3、1格和4、2格--雙腳跳入第3格—兩腳分開跳入4、2格和3、1格—雙腳跳入第4格—兩腳分開跳入3、1格和4、2格;重復一次,記錄時間和失誤次數,最后用時間除全部方格減去失誤次數為成績。
從表3、表4可以看出,進過獨立樣本t檢驗,實驗組與對照組3個月后測所得的四項指標的均值、標準差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實驗組與對照組均顯示出差異(<0.05),受試者經過跳繩實驗干預,完成四項指標測試所需時間和準確性都得到明顯的縮短和提高。由此說明花樣跳繩對改善四年級小學生協調性具有良好作用。
表5顯示實驗組前測與后測自身比較,經過3個月的花樣跳繩干預,四項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男生、女生試驗后測成績都表現出顯著的變化(<0.05)。由此可見,花樣跳繩可以作為改善小學生協調能能力方法。
表6顯示的是對照組前測與后測自身對比,后測成績也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但沒有表現出顯著的變化(>0.05)。從側面說明,四年級小學生協調性可以通過有針對性訓練獲得改善。
動作協調性的是人體運動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是學習、掌握、運用技術的基礎。它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通過后天有針對性地訓練能夠得以發展和調高,提高的幅度與運動項目的特點有關。經過3個月跳繩實驗研究,花樣跳繩訓練對提高四年級的男、女學生協調性能力具有顯著的效果。說明花樣跳繩是一項有助于協調性能力提高運動項目。小學生經常參加花樣跳繩可以提升其彈跳力、耐力、協調能性能力,從而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建議每個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開展花樣跳繩。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
[2]魏金水.體育測量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徐政.兒童動作協調性測量方法及指標體系的研究[J].西安體院學院學報,1997(3):18-23.
[4]潘泰陶,呂東江.7~12歲兒童動作協調能力測試結果的分析研究[J].西安體院學院學報,2001(4):41-43.
G804
A
2095-2813(2017)09(c)-001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012
廉志營(1982,10—),男,漢族,山東臨沂人,研究生,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