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荊平
淺談高校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和應對方案
吳荊平
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功能是現階段時代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最終目標的必然要求。通過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功能,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載體,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重要方式。
實踐育人 功能偏食 應對方案
(一)道德教化
我國高校教學任務和目標指出高校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地方,而是要在此基礎上,將把握當代學生的思想脈搏,正確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意識和體驗生活,了解中國的民計民生,提高其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同時有效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可以為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能力,適應社會角色,同時也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有效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學用相長
隨著時代的發展,缺乏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人才已經無法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只有充分的利用掌握的專業知識使它更好的為自身的工作或是參與的活動進行指導,做到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對實踐性人才的需求。通過實踐活動可以更好的讓學生意識到自身掌握知識的不足與缺陷,從而激發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
(三)促進就業
通過實踐育人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使其意識到現如今就業的嚴峻性,減低期望值,要求現實的工資待遇。學校要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行業需求,定期組織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自身專業的就業、發展現狀以及市場發展趨勢,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形態和就業標準。
(一)傳統思想意識的影響,重理論,輕實踐
很多高校管理人員還是堅持“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管理理念。教師將自身作為整個教學環節的主體,采取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過程使得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根本無法適應現階段社會對實踐性人才的需求。
(二)缺乏完善的實踐育人管理制度,注重形式,忽視實際效果
很多學校沒有指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只是過于注重形式,而忽視其開展的實際效果,只是將學生的參與性作為活動的重點,卻忽視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實踐活動一般是一個大型的由眾學生參與的活動,為了更加完美的完成該活動,就需要所有學生的俄通力配合和努力。
(三)缺乏充足的實踐師資和實踐培訓基地
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高校由于擴招造成師資隊伍的嚴重不足,致使實踐師資隊伍更加的缺乏。現階段高校學生數量在迅速激增,這給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造成很大的壓力。在加上學生未能與企業建立合理的合作共贏關系,沒有從充分發揮其學校人才與技術的優勢,致使雙方合作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學生到企業實踐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有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合理增加實踐學分
首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學校一定要根據自身教學實際情況以及不同專業的特點、市場發展的趨勢,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實施素質教育作為宗旨,將培養出高層次高技術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其次,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保障。第三,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學校加強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該模式是將問題與課題為中心,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實踐活動。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實踐活動相關管理制度,有效規范社會實踐活動,使其更加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合理性。
(二)提高學生的時間認知,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校一定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意識到他們是整個實踐活動的參與主體,對其進行有效的鼓勵。也要讓學生意識到參與實踐活動帶給他們的幫助和益處,提高其對實踐育人功能的認知。教師要根據專業的特點以及市場發展趨勢,讓學生意識到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成為高層次高技術的應用型人才是當今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求。同時要突出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三)強化實踐師資隊伍,發揮教師指導作用
學校一定要加強對師資隊伍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建立一支實踐教學能力過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實踐教師隊伍。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師業務進修與學習制度,定期安排教師參加專業性的實踐教學培訓,以此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和能力。同時學校可以高薪聘請企業事業單位中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或是技術人員到校兼職實踐教學的教師,從而有效優化學校的實踐師資結構。
(四)加強實踐基地建設,構建實踐育人平臺
學校在保證校內實驗室與實訓基地建設滿足實踐活動教學的基礎上,要加大與企業事業單位的合作,依托他們的現有資源優勢,在堅持雙贏機基礎上,充分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一定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制定周密的實習計劃,明確學生的實習內容。通過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提高實習質量。
[1]鐘國忠.高校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及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1):175~178.
[2]蔡俊華.高校實踐育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文匯旬刊,2012(11):49.
[3]袁金祥.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與匡正[J].現代教育科學,2010(7):120~122.
[4]汪仁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5.
常州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