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大為
淺談校友資源開發的理論基礎及原則
肖大為
可持續發展理論、教育學和管理學相關理論論證了開展校友資源開發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與必要性,高校學校要根據校友管理工作特點,堅持情感性原則、服務性原則和全面性原則,推進該項工作的長效良性發展。
校友資源 理論 原則
校友作為一種資源,可以發揮一定的效能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肯定。從資源學維度理解校友資源,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種幫助高校提升自身形象、改善教學資源、完善師生聯動的有益促進力量,這種力量從源頭上產生于高校內部日常的教學與生活之中,從時間上沒有邊界,在感情上有較持續的功能性發揮,可以作為獨特的資源加以利用。校友資源的存在有一定理論基礎,不少教育學理論、管理學理論論證了其發揮效用的可行性與科學性。校友資源開發目前在國內學術界已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不少高校已經開始注重完善校友資源開發相關工作的部署與安排。從理論層面研究校友資源開發的基礎,可以幫助高校更好的認識校友資源的特性,并有針對性的加以利用與開發。我們可以從以下幾種理論層面理解校友資源開發。
從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角度來看,開發校友資源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可持續發展理論重點強調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兼容性,這種兼容性包含了對于子孫后代需求的關切,換言之,我們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不應只考慮眼前利益。此理論可應用于高等教育發展之中,高等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如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堅持本色,保證高校發展的可持續性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高校發展受到內外部條件的制約,從宏觀層面講,國內外政治因素、經濟發展狀況、文化傳播情況等外部環境均可作用于高校發展,而從微觀層面分析,高校內部教師隊伍情況、教學質量情況、學生招生情況等內部因素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要謀求自身長遠發展,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校友資源作為學校發展過程中留下的源源不斷寶貴財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成為高校可持續發展的有益力量。高校校友具體資源性的特點,在政治、經濟、文化、科研等領域均有一定背景和成果,可以為高校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動力與精神動力,從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來看,開發校友資源勢在必行。
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心理學用教育的視野審視了高校校友資源存在的合理性和開發的必要性。教育社會學認為高等教育應該致力于提升學生對母校的認同,這種認同不僅僅限于學校生活,更應該放大到社會生活中。高校是培養社會人的重要場所,為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作為社會團體中的一員,高校畢業生以學校團體為背景可以在互動中產生情感認同,身處社會之中的畢業生依靠校友的身份獲得某種自我認同。我們可以看到,高校為社會輸送新鮮血液,而作為社會人的校友也可以用反哺的方式回饋高校,開發校友資源是利用社會資源促進自身發展的手段,符合社會發展規律。而教育經濟學則認為高等教育不僅僅涉及公益事業,對受教育者來說,縱觀其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我們發現,教育在他們眼中可以視為投資與消費。智力投資重視投入與產出比例,我們可以將校友視為產出的勞動能力,是一種對社會發展有益的力量。因此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全方位的關懷與關心是幫助其“產出”的重要力量,作為“產品”的校友,是體現學校培養質量的標志,加以開發利用可有效的改善教學質量、更新培育模式。教育心理學從人性的角度闡釋了開發校友資源的可行性。作為學習的個體,高校為學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精神支持,是個體發展的助力者,也是實現其個人價值實現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之一。走入社會的校友,從人性的角度會對高校存在感恩回報之心,這種回報之心源自于對教育過程中有益力量的正向回饋,屬于教育反饋的范疇。因此,高校有組織有目的的開發校友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校友意愿的,為校友幫助母校提供了渠道和動力源。
管理學也為我們研究校友工作提供了一些視角。美國學者詹姆斯·S.科爾曼在《社會理論的基礎》等文獻中談到了有關社會資本的相關問題,在他看來,社會資本與社會結構中的組成要素存在緊密的關系,一定狀態下的社會資本可以有效的幫助個體在具體的行動中得到正相關的結果。社會資本成為了促進個體或組織內部健全發展的有益因素。同樣,相關學者也提出,社會資本作為一種隱性資源,在平時可能并不明顯的表現在公眾或個體面前,但其功能卻并未因此而有所損折。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符號化的意義體系視為社會資源的組成部分,而對于高校來說,校友的權力、聲望和社會地位等符號化的意義就成為了構成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這樣的觀點,我們可以清晰的發現,校友資源是高校的社會資本,高校可以通過該社會資本獲得利益。同樣作為社會資源,高校的聲譽等也可以成為校友的資源,雙方可以建立一種良性的互動。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強調了調動人的積極性以促進組織發展是可行的,作為高校的社會資本,加強對校友資源的管理,可以將校友個人目標與高校組織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組織管理者通過細化管理、科學管理可以將組織組織目標最大化的任務在實踐中落實。因此,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加強校友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有助于將校友這種社會資本有效的轉化為高校發展的實際動力,對校友自身發展及目標價值的實現也有促進作用,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綜上,從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教育學以及管理學的相關理論我們發現,校友資源是一種有助于高校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資本,可以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轉化為促進高校教學、科研、社會活動工作的刺激力量,加強校友資源開發符合高校發展的利益,同樣符合校友自身價值實現的個體目標。我們需要有的放矢的開展校友資源開發工作,將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為更好的將校友資源開發工作做好,需要堅持以下原則。
首先,應該堅持情感性原則。校友之所以成為一種資源得益于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情感紐帶,校友之所有成為高校的社會資本同樣得益于二者之間的情感歸屬,教育心理學強調了學生對于母校的懷念與感激之情是促使其反哺母校的重要精神動力。因此在進行校友資源開發時,我們要特別注意堅持情感性原則。校友資源是以具體的個人為載體的,因此作為管理者,校友管理部門要清醒的認識到自身工作的性質,將情感維系作為工作的要點,努力樹立為校友服務的宗旨,搭建好學校與校友之間的情感互通橋梁。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校友的情感需求,勿過分要求校友貢獻而忽略自身服務。
其次,要堅持服務性原則。在堅持情感性原則的前提下,我們才可以有效的發揮服務的職能。管理部門首先要把服務做好。這種服務應該包括多個層面的含義,一方面,高校校友管理部門是學校職能部門,首先要為學校自身的發展提供服務,這是開展校友工作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作為服務窗口,要為校友的個人目標價值實現服務,只有做到對校友的良好服務,才能更好的促進校友與學校之間的有效連通與互動。
最后,要堅持全面性原則。全面性原則重點強調校友資源開發工作要統籌規劃,只有進行科學的規劃,才能夠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將該項工作組織成計劃得當、策略有效、
目標明確、步驟合理的工作。堅持全面性原則還要秉承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在全局上把握校友資源的開發可以有效的調動源源不斷的校友資源。校友資源是永不枯竭的,高校要樹立長遠的目光,避免急功近利,要從學校的協調可持續發展著眼,建立一個校友資源開發和管理的長效機制,為學校的立德樹人大計源源不斷的提供物質和精神支持。
[1]張粉嬋.高校校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D].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2]謝曉青.高校校友資源開發與運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0(2):27~30.
[3]楊韶昆.高校校友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396~400.
西安科技大學)
肖大為(1979-),男,陜西西安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高校校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