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華
基于科學發展觀主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王秀華
本文闡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并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創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科學發展觀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 教育 創新
在高職院校中,能否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直接關系著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政治的層面上,通過升華執政的理念,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想,進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學發展觀具有主導作用,是指導理論,也是思想的保證。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以此為指導方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時代的發展,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的人才。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民主科學
由于傳統教育模式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主要通過課堂的教學理論,采取班會宣傳的政策、方針,雖然這種教育模式缺少科學性,向學生灌輸各種理論,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在這種教學的方式下,學生接受的信息比較死板、僵化,而且,慢慢的,學生會喪失選擇的主動權,但是,對于當代的大學生來說,追求自由,也追求民主,傳統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引起學生逆反心理,從心理上,拒絕思想理論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針對性
在高職的生活中,學生的心理不斷成熟,在這個過程中的,思想動態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特征,該過程可劃分為適應期,發展期,以及成熟期。適應期指的是初入大學的學生們,從心里適應大學的階段,這一時期,學校應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心,促進學生跟上大學生活的節奏。發展期指的是學生整個心理變化,最重要的時間段,這一時期,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在各項活動中,是主要的參與者,也是主力,然而,學生的心理狀態不夠穩定,外界的影響很大,看待問題時,比較片面、沖動,自信心較強,但是,想法不成熟,很容易走極端。在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期,學校應將完善學生的心理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幫學生消除消極心理因素,帶學生走向積極,熱愛生活。最后就是成熟期,該時期,學生們的思想逐漸成熟,看待問題時,不僅可以看到積極的因素,又能看到消極的因素,特別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會搜集較全方面的信息,在選擇時,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抉擇,但是,這時期的學生面臨畢業,就業的壓力很大,所以,在這時期,學校開展思想政治的內容時,應傾向于緩解心理壓力,通過各種模式,舒緩情緒。
(一)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體位
在教育中,學生是主體,要以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需要作為出發點,進而設置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要聯系際生活,符合學生關心的事情,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感覺“兩課”,認識到其是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提升。教學方法應讓課程更生動,避免死記硬背,要轉變單維度的教育,應用互動教學的方式。例如:利用多媒體、網絡設備,給學生觀賞一些視頻,分析一些社會的現象,使學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建立微信群、網絡平臺,促進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思想政治的教學中,確保學生的主體性,調整過去的教學方式,盡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然后進行自我管理。
(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國家的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教師要將學生的全面發展當作最終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全面的發展德、智、體、美。德育值得就是思想政治的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統帥作用,所以,高職在思想政治教育時,要避免功利化的心理,重視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學生的精神世界不斷的豐富起來,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觀。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社會的實踐。例如:組織同學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也可以去社區,給孩子們進行義務家教,讓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性的服務,通過這些服務,學生的文化素質,以及思想道德都能得到提升,還能全面發展身心素質等,從而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輸送全面型的人才。
(三)確定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
對協調發展來說,高職院校要能正確處理學生與學校的關系,在整體上,解決學生們的實際問題,協調發展學生的相關素質,長期以來,經過思想教育的實踐證明,長期的、整體的工作會比孤立的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雖然,各部門的職能不同,但是,工作重心都是圍繞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來進行的,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業務內容,明確個人的工作責任,盡到應盡的義務,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以多角度,展開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要配合默契,避免各自為政,防止造成內耗。
對于每個教學模式來說,都相對穩定,在實踐中,要不斷的修正、完善,使教學模式更科學,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實現教學目標。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根據黨的理論進行創新,自覺的將科學發展觀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這已經作為了優良的傳統,因此,高職院校應全面的運用該理念,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1]邵慶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要堅持以人為本[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4):33~35
[2]劉先進.試論核心價值體系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J].蘭州學刊,2007(12):197~199.
(作者單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王秀華(1984-),女,四川西昌人,碩士,四川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