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弄娥
高職院校畢業典禮探析
胡弄娥
目前,本科學校已有成熟的畢業典禮儀式,而高職專科學校的畢業典禮儀式卻還在發展中。本文就高職專科學校畢業典禮的意義、現狀與不足、改進的方向進行了探究。
高職院校 畢業典禮 思政教育
近年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受認可,畢業典禮作為一種隆重的畢業儀式深受各學校的重視,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在舉行著各種各樣的畢業典禮,每個階段的學習都試圖用畢業典禮來為之劃上完美的句號。目前,我國本科院校的畢業典禮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比較完整的體系,但高職院校的畢業典禮卻囿于種種原因沒能成為一種盛典,這也成了很多高職畢業生的一大憾事。所以,高職院校的畢業典禮有什么意義,現狀如何,該怎么樣去改進?這些問題值得每個教師去思考。
(一)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師生普遍行為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判斷,浸潤于整個校園,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環境塑造人、氛圍感染人,畢業季到來時,每個學校都會在全校制造氛圍,形成一種良好的“畢業文化”,這種文化形成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著畢業生,也深深影響著其它年級的學生。畢業典禮是“畢業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也是促進校園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國內所有的本科學校都有隆重的畢業典禮,但高職院校卻鮮有舉辦(或較簡單)。近幾年,各高職院校的貼吧里學生對舉辦畢業典禮的呼聲日趨漸高,希望一場隆重的畢業典禮為自己的大學生涯劃上完美的句號。學生身為儀式的主角,他們展示自己并享受著被重視的感覺。師長的一句話、一個微笑,校長親自為其頒發的畢業證并合影等,都是對畢業生們完成學業取得成績的肯定,這不僅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更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心,為他們邁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幫助畢業生進行身份轉換
高校畢業典禮,從字面上看,意味著學生時代的結束,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將步入社會。大學畢業典禮標志著學生生涯的結束和正式工作生涯的開始,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和分水嶺。畢業典禮上既有對作為莘莘學子含辛茹苦的學習總結,也有對即將到來的社會生活的展望與設想,畢業生的身份在畢業典禮上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四)為思政教育提供新平臺
教育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場隆重而又富有特殊意義的畢業典禮,它不僅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更是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再次塑造。隆重的典禮會讓學生有神圣感,而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吸收了外國優秀文化的畢業典禮也會讓學生有歷史感、責任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大學的價值理念、大學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整個典禮過程也是一堂很好的禮儀教育課,更包含有感恩教育、勵志教育、抗挫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責任教育等。而且,這些教育都隱含在離別的話語中,不但不會讓學生反感,反而會讓學生倍感溫暖。
(五)提升教職員工的責任感
教師平日的用心指導方能讓學生學有所成,輔導員的諄諄教誨循循善誘讓學生沒有偏離正軌,其他行政人員的默默付出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學生成長成才。在莊嚴、隆重的典禮過程中,全體教職員工也會生出別樣的感覺,看到學生接過校長頒發的畢業證,既為學生感到由衷的高興,同時也有對自己工作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更能增強教職員工的責任意識。
(六)促進家校的溝通交流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家庭關注的焦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特別期待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參加隆重的畢業典禮,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可以讓家長有極大的滿足感和欣慰感。對家長的熱情接待可以提高家長對學校的好感和認同感,同時家長也可以為學校的建設提出意見,以促進學校的發展。
(七)提升學校的知名度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學校的知名度受到每個領導者的重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畢業典禮也可以提升學校的知名度。盛大隆重的儀式可以吸引媒體的報道,參與儀式的家長、校友等嘉賓也成為一個很好的傳播者,學校的知名度由此可得到提升。
(一)舉行畢業典禮的高職院校數量少
以湖南省為例,該省所有本科院校在畢業季都會舉行畢業典禮,但高職高專學校舉行大型、隆重的畢業典禮的卻不到45%。
(二)畢業典禮內容單一
高職院校的畢業典禮主要有學院統一舉行和各系院分別舉行兩種形式。由于高職院校并不重視畢業典禮,所以一般都是各系院舉行。畢業典禮的內容主要有講話、表彰、校領導頒發證書并合影、文藝表演等。這些固化的內容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滿足現代大學生個性化的思想追求。
(三)畢業典禮儀式不夠隆重
在英美等國,大學生畢業典禮被認為是重大節日,學生家長甚至親朋好友都會參加,他們會為這個特別的日子精心準備,典禮當天著盛裝出席,學校會裝扮好整個校園,典禮現場更是莊嚴隆重。相對來說,國內高職院校的畢業典禮在會場的布置上就遠不如他們了,當然這既有人為的不重視的原因,也有限于經費的原因。參加典禮的學生、嘉賓在裝扮上也較隨意。所以,整個現場的莊嚴隆重的氛圍就有所欠缺。
(一)普及高職院校畢業典禮儀式
大學畢業標志著學業生涯的結束、工作生涯的開始,一個隆重的畢業典禮既是對學生努力學習取得成績的祝賀,同時也是對他們步入社會搏擊風浪的鼓勵,會讓他們終身難忘。本科學校的畢業典禮帶來的社會影響已受到全民認可,高職院校也理當重視。應把畢業典禮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內容進行重點建設,全國普及高職院校畢業典禮儀式。
(二)營造良好的畢業氛圍
畢業典禮是一所大學最盛大、最隆重的校園文化活動之一,也是學生最后一次系統的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良好的畢業氛圍有助于畢業生的順利離校。全校教職員工都應做好全體學生的各項工作,相關服務部門要提供優質的服務,輔導員要了解學習困難、經濟困難、就業困難、戀愛困難等學生的情況,并密切關注其動態,及時處理各類突發事件,保證學生安全順利的畢業。學校應通過宣傳欄、展板、電子宣傳屏、橫幅、公眾微信號、校園網、校園廣播等渠道和途徑做好宣傳工作,激發學生熱愛學校、尊重師長、珍惜友誼、服務社會的熱情。典禮現場布置要莊嚴隆重,讓學生一進會場就感覺到異于平常活動的氛圍,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責任感、儀式感和使命感。
(三)創新并豐富典禮內容
畢業典禮是校園大事,雖然每年都有,對于承辦的部門來說可能喜歡按部就班的走熟路,但對于學生個體來說卻是唯一的、專屬的,是他們生命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經歷。儀式的莊嚴隆重,典禮的豐富、熱烈,都將深深印在他們的腦海中,成為終生難忘的回憶。因此各位工作人員應該認真對待、精心策劃、周密安排。
在本科院校,不僅有頒發畢業證、學位證,還有撥穗儀,而在高職院校只有一本畢業證,所以,高職院校更要精心策劃典禮內容。高職院校可結合時代的發展設計增加有深刻寓意的項目,也可以結合學生專業或學校情況設計富有特色的項目。增加的項目盡量做到能讓每個畢業生參加并獲得教育,但這種教育最好是“潤物細無聲”的。
(四)設計制作畢業典禮服裝
在中國古代,重要的典禮儀式都要齋戒沐浴并著指定服裝。今天,我們雖然不齋戒,但要求全體參與人員“潔”“正”。在英美等國有學士服、宴會禮服等服裝出席畢業典禮,在韓國和日本有韓服、和服出席重要的典禮,我國本科院校的也采用了學士服。即將走出校門的高職學生也渴望穿上寓意深刻的、整齊的服裝參加畢業典禮以祭奠青春。設計制作富有中國特色的畢業典禮服裝可以規范畢業典禮服飾著裝制度,展現文明禮儀形象,彰顯校園新風貌,也可以傳承與創新我國傳統服飾文化。所以,各高職院校在全國沒有統一的高職畢業禮儀服裝的情況下可以自行設計并制作富有特色的畢業禮儀服裝。
(五)擴大參與者范圍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舉行畢業典禮,但出席典禮的主要是學校領導、教師和畢業生(部分學校的畢業典禮只選畢業生代表參加)。其實,應進一步擴大參與范圍,不僅所有畢業生要參加,還要邀請部分大一大二學生、校友、社會人士、家長參加,讓更多的人見證他們的成長,而且這樣還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凝聚更多力量促進學校的發展。畢業典禮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儀式,大一大二學生的參與可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風建設。
[1]劉艷華.淺析畢業典禮對大學生的教育意義[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9(06).
[2]余清臣.學校文化的載體:儀式建設[J].教育科學研究,2005(8).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