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巖巖 李金娜 張 雨
現代城市交通問題與對策研究
左巖巖1李金娜1張 雨2
現代城市的交通面臨著嚴峻的問題,本文就城市的交通問題從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幾方面作了簡單的介紹,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城市交通 問題 對策
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和城鄉交通一體化的和諧發展[1],汽車業也在迅猛的發展著,車也成了人們家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是也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煩惱。例如:市區停車難、交通擁堵、大量的汽車尾氣造成的空氣污染等等。城市交通是一個社會問題,城市交通的安全、有序、暢通,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利益。
城市道路的承載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汽車數量的增加,造成了道路的擁堵,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人們上下班的高峰時間是交通最擁堵的時段,交通擁堵耽誤了很多人的時間,間接影響了城市的經濟效率。
隨著人們生活收入的不斷增加,私家車的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多,城市規劃建設的速度遠比不上車輛的增加速度,導致私家車的數量與城市現有的停車位數量失衡[2]。特別是在車位相對較少的城市中心地段,人多車多建筑物密集,停車非常的困難。
私家車是大多數人在出行時首選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汽車排出的有害氣體卻是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根據相關的調查資料可以看到,在汽車排出的尾氣中,有大約有150到200種不同的化合物還有有害的顆粒物,在這些化合物中,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鉛的化合物和懸浮顆粒物等等對人體危害是非常大的。這些有害的氣體散發到周圍的環境里就會形成大氣的污染。特別是某些有害的物質在陽光作用下,還會發生光化學反應,造成臭氧、醛類等二次污染物。在一定的條件下這些有害物質還會和大氣中的水蒸氣混合在一起,形成刺激性的光化學煙霧,形成霧霾,影響植物的生長,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3]。
城市交通問題只是我們生活的城市里諸多問題的一種,它和城市存在的其它問題也有一定的關聯,僅僅采取局部治理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我們需要根據國家的政策和規劃,并結合當地的特點,讓設計部門、建設部門等多個部門相互協作,綜合治理,才能讓城中居民的流動和貨物的運輸在時間和空間上合理有效,才能更安全、更快捷的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合理設置公共建筑物。在城市中人員較多的的集散點、樞紐點,比如體育場、影院、兒童游樂場、商場,以及火車站、汽車站、工廠等,都會發生交通問題。因此,在進行城市的總體布局時盡量避免將這些人流密集的公共建筑物群建,同時避免將這些建筑物直接設置在交通干道上,造成后期交通運輸和管理困難。
(2)合理規劃城市交通的路線和時間。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可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①在道路較窄而且車流量較大的路段可以實行單向交通。國內外已經有很多的實例證明,設置單向交通線,能夠更加合理的利用城市現有的道路資源,將城市內的交通進行分流,提高車輛的通行能力,減少交通擁堵,同時還可以降低由于交通擁堵而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②汽車和自行車分道行駛。據統計,中國的大中城市有一半以上的交通事故都與自行車有關。如果我們在干道的兩側或單側留出一定的空間,設置自行車道,讓汽車和自行車分道行駛,這樣就可以提高汽車的行車速度并減少因為人車搶道而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
(l)區分道路的功能。現代城市交通的特點是:人多車多,車流和人流復雜,但是有自己特殊的運動規律。只要根據這些規律將城市道路的功能將路面進行劃分,城市交通就會更加有效地運轉起來。所以,按照人車的不同,客流和貨流的交通工具也不相同的特性,分別設置人行車道和公交車道;利用平行的、路面寬度不足的道路,設置單向行車道等,在改善城市道路方面還是比較非常有效的。
(2)形成城市內地上和地下多種交通相互結合的立體交通。隨著現代交通的快速發展,可以修建不同地層空間的交通所組成的立體交通體系[4]。這個體系可以包括輕軌、地面交通、地鐵等等。
調整城市土地開發的密度和交通基礎性設施兩者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國內的市場規律,提高現代城市的交通運載能力,以滿足交通由于地價升高而造成的高密度需求;合理規劃城市的商業中心,降低商業中心的密度,增加土地利用的空間均質性,從而使整個城市交通流的空間更加有序。
(1)通過國家的政策法規,限制路面停車,使部分車主愿意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機動車對停車場的需求。
(2)在分配城市的道路資源時,適當的向公共交通傾斜,可以把城市內有限的道路資源優先分配給公共交通,之后再考慮私家車的出行,特別是在車流量比較大的高峰時段和機動車較擁堵的路段。
[1]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關于穩步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指導意見[Z].2016-12.
[2]閆慶軍.基于外部性的交通擁堵成因分析與緩解策略[J].經濟論壇,2005(5):57.
[3]張莉娜.淺談解決中國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主要思路[J].現代企業文化,2009(5):119.
[4]于妍霞.城市交通擁擠的動態組合疏導策略研究[J].山東交通學院學報,2009,6(4):23~27.
1.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2.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張家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