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玲
論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構建
黃夢玲
網絡技術迅速發展下,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大量存在且屢出不窮,與現實經濟相同,網絡經濟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來源于多種方面,有可能是由于網絡技術所造成的,亦或是網絡經營者所造成的,不可忽視的是,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已經嚴重擾亂網絡經濟秩序,網絡經營者及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面對這些問題,有關專家指出,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廣泛存在的原因為競爭法的立法現狀與網絡經濟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因此,網絡經濟反不正當競爭法構建與完善成為網絡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文章就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構建做研究。
網絡 反不正當競爭法 構建
反不正當競爭法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在調整市場經濟中主要強調公平競爭,反對不誠信的競爭行為。從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發展歷史來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最初的立法宗旨是保護經營者的利益,但是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下,人們的維權意識增強,消費者利益保護逐漸成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宗旨。“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網絡經濟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也逐漸出現,如何構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避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成為網絡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筆者就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立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構建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發表自己的觀點,期對解決網絡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良現狀有現實作用。
網絡反不正當競爭行為屢出不窮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類:傳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與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存在關聯以及網絡發展環境下不正當競爭行為大量出現。在傳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中,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至第十五條明確規定了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并將不正當競爭行為延伸至網絡行為中。例如,網絡交易中,一些經營者為牟取不正當利益,在經營時假冒知名網站網頁設計,更甚至一些經營者使用虛假交易廣告貶低其他經營者產品或者是服務,使用病毒或者是不正當手段獲取其他經營者商業秘密、散布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等等,使得其他經營者經營成本上升,對網絡經濟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面,網絡技術發展速度日新月異,在新鮮事物不斷出現的同時,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也層出不窮。例如魅族手機上市炒作事件以及蒙牛被陷害事件等,從調查結果看這些事件的真相無疑是網絡水軍利用網絡進行炒作,混淆視聽。這一行為在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中表現在域名搶注方面。這主要是因為,域名是網絡時代經濟利益的重要保證,其不僅是企業的商業標識,更是企業的商業信譽。企業往往會將自己的名稱或者是商標作為域名進行注冊,但是由于域名注冊網絡采取制度為先注冊先審查的形式,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將企業商標或者是馳名商標搶先注冊,又以高價出售。造成網絡經濟不良現象。
反不正當競爭法在調整范圍方面具有廣泛性,深化法律責任,但是近十年以來,我國并沒有針對網絡經濟不正當競爭行為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因此在層出不窮的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面前傳統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更顯得余力不足。例如,在傳統的網絡經濟中,買賣關系只涉及到兩方主體,即賣方與買方,但是在網絡環境迅速發展的現今,網絡經濟涉及的主體是多樣化的,其中包括買方、賣方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網絡服務提供商等等,這些主體之間的關系以及各自的權利義務都需要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與保護。在這一現實情況下,網絡經濟立法現狀與網絡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制定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網絡經濟有序發展成為網絡經濟重點內容。
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主要包括采用欺騙性標志從事交易行為、商業賄賂行為、虛假宣傳行為、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壓價排擠競爭對手行為以及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詆毀商譽行為等七種行為。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一條規定,改法立法宗旨是“會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網絡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部分,因此適用本法。本法自施行起對維護網絡競爭關系發揮重要作用,保證網絡交易安全進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與發展提供重要動力。但對于現今網絡交易安全以及不正當競爭行為而言,修改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顯得尤為必要。例如,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增設一些原則性條款,明確網絡經濟不正當競爭行為調整方向及調整原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還可以出臺相關更高層次的行政法規,以保證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順利施行,例如,相關部門已經出臺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以及《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行政法規雖然對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有一定作用,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是這些法規在效力層次以及管轄范圍方面都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為保證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構建,我國應以本國經濟實際發展情況為準則,制定更高層次的法規,建立健全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
不正當競爭行為侵犯的客體往往并非單一,它在侵害合法經營者利益的同時,從實質上侵害或最終可能侵害消費者利益,且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秩序。不正當競爭行為具有違法性以及危害性,因此成為影響網絡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素。由于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網絡經濟不正當競爭行為并沒有特殊規定,因此政府監督顯得極其重要。但是現實發展情況下政府并沒有盡到監管作用,以至于網絡經濟發展受阻。著名科學家比爾蓋茨曾經說過:“網絡上的強制性法治行為主要是通過自封的監察官來執行,或者說是通過技術性的加密手段來實現的。但是,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已經超出了其自身能夠監管的范圍,政府介入成為必然。”例如,著名的電商大戰事件,其最后之所以能夠得到解決,更多歸功于發改委的介入,此次事件才得以妥善處理。這一例子有力證明,在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政府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構建也與政府監督管理息息相關。例如,由于網絡涉及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政府各個行政部門應該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加強監督管理職責,正視自己公職人員地位,將職責范圍內監管作為一種義務,保證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構建順利實施。
反不正當競爭法在網絡經濟中之所以難以實施,主要原因在于網絡具有虛擬性,因此在網絡主體確定方面存在較大難度。例如,在一個法律關系中,只有明確法律主體,問題才能得以解決。因此,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構建重要途徑還在于網絡實名制的施行。這一制度施行主要形式為網絡用戶想要享受網絡資源,成為網絡資源管理的受體,必須以真實姓名注冊。這一制度最早在韓國實施,主要應用于網絡犯罪方面,但在我國主要應用于網絡經濟中,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絡經濟中主要參與主體即網絡商品經營者以及網絡商品服務者想要從事相關經營活動,必須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網絡實名制被納入法律保護范圍。但就網絡實名制現實發展情況而言,有效管理制度還有待完善,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網絡實名制實施保障力度。例如,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加強對違反實名制度處罰來實現網絡實名制施行,防止網絡經濟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當然,網絡實名制不等于一切網絡領域實名制,一定領域內仍然允許非實名制制度存在,以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行業自律是行業發展的保障,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構建與行業自律相互聯系,這要求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在立法時,必須將不正當競爭行為處罰條例作為一項重要立法內容。例如,網絡行業可以從政府層面或者是立法層面鼓勵網絡經濟行業建立不正當競爭保證金,將保證金的收取情況進行公示,使得消費者或者是其他網絡經營者能夠對該經營者的經營信譽進行查看,在該經營者發生不正當經營行為時,對消費者或者是其他經營者造成的損害由該經營者交納的保證金優先償還,在沒有造成其他損失時保證金由行業協會沒收,在這一懲罰制度下,經營者為減小自己的經營損失,提高自己的經營信譽,必然會遵循行業不正當競爭法相關管理條例,從而保證網絡市場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現行網絡經濟不正當競爭行為處罰條例過輕,一些經營者為牟取更多利益鋌而走險,這種現狀的存在使得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層出不窮,針對這一現象,網絡《不正當競爭法》在構建時應該加大對網絡不正當行為的懲罰力度。例如,可以將不正當競爭經營者列入網絡市場“黑名單”或者是違規者不得進入相關市場以及違規者必須支付高額賠償金等處罰方式,規范經營者的經營行為,保證網絡市場經濟安全運行。
綜上所述,網絡技術迅速發展,“互聯網+”經濟模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動力,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也不斷出現且形式新穎,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網絡市場經濟發展的直接保證,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針對當前我國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構建中存在的阻礙。筆者認為,解決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存在問題應該建立健全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制度,在沒有相關法律法規領域政府應該加強監督管理作用,在網絡市場運行中還應該落實網絡實名制,加強對網絡不正當行為的處罰力度,全面構建安全、穩定的網絡市場,推動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全面發展。
[1]楊華權,鄭創新.論網絡經濟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消費者利益的獨立保護[J].知識產權,2016(03):52~60.
[2]劉勛.網絡環境下《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的適用[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6,37(04):15~18.
[3]龔冬梅.論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構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02):23~25.
[4]王嫣.論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網絡干擾行為的規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6.
[5]楊華權.論一般消費者標準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構建與適用[J].知識產權,2017(01):46~53,62.
[6]趙王睿喆.網絡環境中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適用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
[7]薛妮.網絡交易中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適用與完善[J].知識經濟,2015(22).
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