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波俏
高校思政工作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的路徑探析
曹波俏
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系統的重要政治任務。本文擬從三個方面探討高校思政工作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的路徑,把握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精髓,能夠有效落實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創新和教育實踐中。
高校思政 治國理政 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深刻回答了當代中國面臨的許多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高校作為育人的重要陣地,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成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學生中開展黨史國史教育的重要資源。本文擬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的路徑作初步探討。
深入學習把握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面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在對高校教師的培訓中,應系統梳理治國理政的基本內容及內在邏輯關系。
首先,把握治國理政的主線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盵1]實際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是黨的十八大的主題,而且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所表達的核心內容。
其次,認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第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边@一論述分別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及公民層面提出了價值目標、要求和取向,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內涵,樹立起中華民族新時期的精神旗幟,高度凝練的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
第四,認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八膫€全面”戰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它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新飛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戰略抓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指引。
第五,提倡五大發展理念。面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世界科技發展醞釀新突破的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這是我們黨認識把握發展規律的再深化和新飛躍,揭示了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特點新規律,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思想指引。
綜上,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是一個系統的科學體系,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進一步創新和發展。高校教師在系統學習中,必須深入、準確把握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思想,增進共識基礎,統一思想和行動。
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作用國家治理是一項宏大的工程,當前我國在價值觀領域面臨諸多問題,在人人可以發聲的自媒體時代,許多社會熱點問題都會通過微博、微信流通甚至發酵,網友的評論中包含了各種世界觀、價值觀,當代大學生一方面善于跟進新技術,但另一方面又缺乏鑒別信息的能力,身陷對社會熱點的各色評論中,很容易迷茫甚至走偏。傳統價值體系面臨解構,而新的價值體系還沒能完全建立起來,面對紛繁復雜的新形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搶占價值制高點。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網民年齡結構中20-39歲的青年人比例已超過網民整體的一半。大學生作為主要上網群體,他們的主要信息獲取來源于網絡。因此,如何發揮網絡的優勢吸引大學生成為高校面臨的緊迫任務,高校必須積極主動的通過新興媒體,打造學生喜愛的價值觀教育主題網站,針對時政熱點有教師的專欄文章,發揮好學校微博主體、微信公眾號的積極作用。同時,將網上傳播和網下傳播相結合,通過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互聯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新聞輿論、文化藝術、網絡信息等行業不僅要方向正確,還要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積極主動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2]
當今的高校95后大學生已經成為學生主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環境發生了復雜的變化,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他們的獨立意識和主體意識增強,他們不喜歡居高臨下的教育態度,希望在教育過程中多些民主與溝通,實現教學雙方的平等交流。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隱蔽、自主與滲透,這樣就可以將優秀文化、先進人物植入課程設計,使大學生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影響。在“兩課”教學中采用隱性教育的方式,可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從而增加大學生的社會認同感。
思政教育蘊含于社會的方方面面,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依托大量的紅色資源,跟隨歷史的腳步,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說教,而是現實生活問題的展開。在教育教學的開展中,首先要了解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與實踐的出發點,這些承載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的重要資源,是產生紅色資源的源頭。不了解中國道路,就不能理解紅色資源所產生的歷史環境,也無法將其成功運用于隱性教育。其次,以體現紅色資源的深刻內涵為重點。紅色資源的載體多樣,內涵深刻,充滿著為了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無畏犧牲的感人事跡。教育者在施教時能夠根據不同載體特點進行選擇,通過展示珍貴文物、模擬歷史場景等方式,既可以將理想信念融入教育教學,也可以較好的實現知、信、行相統一。
再次,以開放交流為基本態度。隱性教育話語體系不單純是思想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的匯合,而是來源于實踐并且服務于實踐的話語體系,只有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的豐富和發展,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并廣泛傳播。
高校要更好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改革共識,充分發揮其導向、育人、激勵、保障等功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起到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作用。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
[2]宋儉,程艷.論思想政治工作在治國理政中的作用[J].思想理論教育,2017(6).
陜西科技大學思政部)
本文系2017年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課題《在大學生中宣傳治國理政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7F11)研究成果。
曹波俏(1982-),女,陜西西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