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梓源
淺談在我國服裝表演專業的發展狀況及分析
潘梓源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大院校的服裝表演與設計專業正在悄然改變與進步。在現代中國蓬勃發展的服裝市場中,高校的服裝表演專業就成了炙手可熱、最具有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的專業。本文通過對目前服裝表演專業的形式分析,結合其未來發展方向,對該專業今后教育改革提出建議。
服裝表演 目前形勢 未來發展 教育改革
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如今正處在市場濟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為適應社會發展與市場需求,中國近百所高校相繼開設服裝表演與設計專業,并通過人物造型、鏡前展示、服裝表演編導、動態表情訓練等課程完善及提升每名學生的專業素養,提高專業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但在實踐中,如何使學生參與國際競爭是一項嚴肅的課題,四年大學后學生們是否真的“畢業即失業”?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人們對時裝表演的不斷認識,各高校也紛紛將自身的教學特色與服裝表演專業相結合,創辦出了各具自身特色的服裝表演專業。長期以來,服裝表演專業與其他專業一樣,將專業知識以“填鴨式”灌輸給學生,但大學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提供綜合性人才,所以現代人才除了要有理論知識,豐富的社會實踐與動手能力更為重要。在專業課程學習中,由于學生是作為特殊人才招入校內。雖然得天獨厚的條件令人艷羨,但在文化知識方面卻都有所欠缺,對于理論類課程難以消化吸收,像服裝設計研究、管理等課程的學習都具有一定難度,這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形成了一定阻礙,并沒有達到學校開設多樣化課程的初衷。服裝表演專業本身是一個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這樣就容易出現課外實踐與教學時間相沖突的情況。如果只一味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忽略實戰型的訓練,就會出現紙上談兵,眼高手低的情況,反之,只強調實踐則會出現肚子里缺少墨水的學生。所以二者怎樣相結合成了專家教授面臨的實質性問題。
目前各大院校都會為服表專業學生開設人物造型與服裝設計類課程,為學生奠定手工操作基礎和基本上機能力,加之其外出表演的經驗,學生對服裝的審美有了自己的理解與感覺,可以逐步轉型為服裝設計師或時尚造型師。對時尚和市場的敏感程度決定著設計師的作品是否被大眾所接受。節目主持人是歷屆服表專業學生的選擇,他們具有上鏡的漂亮的樣貌和姣好身材,優于常人的表現力,對時尚獨特的見地都是讓學生成功轉型的條件。對于服表專業學生來說,像編導、導演這樣的幕后也是一種選擇。他們更能了解觀眾與客戶的需求、舞臺的搭建與結構、服裝的選擇以及妝容的設計。模特經紀對于積累了一定模特資源的學生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良好的性格、善于溝通、善于處理突發狀況、能夠奔波都是經紀必備的條件。如果你有創意,有聰慧靈活的頭腦,喜歡創新和與眾不同,會讓你在這個行業具備更強的競爭能力。
首先,學校應從自身所在地及所在地文化出發,招收適宜在本地發展的專業性學生。學生入校后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所在城市及周邊工作,所以增強此城市的模特質量與模特競爭力,促進本地模特事業發展是學校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在專業課教授中,應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理論與課堂表演實踐相穿插,播放國內外精彩模特走秀表演視頻,才能使知識更大程度的被學生所接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除了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外實踐也是教育培養中的重頭戲學校應當創造各種利于學生實踐的機會。在現在時尚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大時裝發布會、職業模特比賽也一場接著一場,學校應盡力推薦學生參與其中。采風也是各個院校應加強和完善的一項環節,走出校門,看看我國的服裝特色、工藝品特色,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也開闊了學生們的眼界。
時尚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流行什么,所以創新對于服裝表演專業學生尤為重要。就目前時裝行業發展的勢頭來看,服裝表演將成為一門吃香的專業。所以學校要根據市場發展的要求,隨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更多的培養和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更容易的融入進社會。
服裝表演與設計專業的發展不會永遠一成不變,它是服裝市場的附屬品,隨著服裝市場的改變而改變。所以學校的教育和學生的實踐都應以市場的要求為前提,為適應服裝市場的發展而努力。
[1]徐元.論服裝表演實踐教學與市場的對接研究[J].大舞臺,2013(08).
[2]賈楠.探析服裝表演專業教學現狀與改革[J].才智,2013(19):100.
[3]包銘新.時裝表演藝術[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5.
[4]亓凌.服裝表演中的審美追求[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5]俞雷.1980年:首次時裝表演和品牌討論[J].21世紀商業評論,2007(5):146~147.
沈陽師范大學戲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