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麗
探討視覺傳達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
王佳麗
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視覺傳達專業市場對人才需求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技能人才,而是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并舉的復合型設計人才。對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特色,主體現在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體發展,從而為文化產業市場提供優良人才。
文化創意產業 創新型 復合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全球化的消費社會背景中發展起來的,是一種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推崇個人創造與創新力,強調文化藝術是經濟的一種推動力,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從本質上說,我國現階段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窘是高素質的創意人才匱乏。我們對于視覺傳達專業本復合型的人才培養,更要富有創新意識的體現。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高層次的文化素養的人才,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是順應了,快速、多樣化發展的行業需求。
視覺傳達專業是一門實用領域的設計,同時設計也是一門人類生產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其過程就是一種創新活動。文化創意產業下對多學科的交融要體現了對創新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從業者單一的知識結構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眾所周知,視覺傳達設計已經不再是局限在平面空間領域了,跨學科、綜合化、科技化是它的主要特征,它普遍的涉及到人際、環境、科技等諸多要素,對設計師的要求不但要有職業技能,還需要曉暢社會人文、傳播理論、材料學等從業相關知識。那么,在教學中,就要加強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籌集整合豐富的知識資源,以適應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我國現階段視覺傳達專業的人才培養,在某些方面受到一些傳統模式的束縛。因為我國的設計教育的產生與發展,是對早期的一些西方藝術教育理論和實踐的一種模仿。我們在借鑒吸收西方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在課程的結構上注重基本功的訓練,而忽視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及藝術生的擴招,進而致使整體學生能力和文化素養普遍降低。
現階段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文化素養,在知識結構上注重多元化、系統化,使學生成為既有專業研究能力,又有實踐操作能力的創新型應用人才。為使學生能夠成為創新與應用能力并舉的復合型人才,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式要貫穿于我們教學的始終,應確立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在教學內容上既要有思維訓練方面課程又要有真切的實踐。例如,以實際案例為課題內容的全新課程形式,模擬實際工作情境,圍繞案例展開豐富創造與想象,引導學生進入職位角色,探索創造思維方法,為踏入崗位準備。
要達到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并舉的培養,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使學生真正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用第一、第二課堂聯動的形式,即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并行,使學生理論結合實際。開闊的眼界,對推崇創造力的行業影響很大,必要的社會調查和專業考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走出課堂學習外界設計文化,參加各種設計作品比賽,設計展覽,使學生貼近專業、貼近市場、貼近社會,增強實戰能力,實現與企業的銜接對接。
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大學發揮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途徑,通過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共建創新平臺、共享技術設備資源、共建實習創新基地、吸收同行業企業的技術人才來校任教等方式,以提高教師和學生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而改變與行業標準相脫離的狀況。
現在,很多高校中,設計專業高學歷的教學團隊并不缺少,但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的教學隊伍尚是制約高校設計實踐教學的主要因素。今天,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有了重大的改變,從過去單純的知識和經驗的傳授者向信息資源的引導者轉變。在這個過程,教師的工作角色變得更多重,既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老師,又是創造思維的啟發者,既要有較好的人格魅力,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的要求有著更高的考驗。
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強融合性及高附加值的特點,市場對視覺傳達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元,創新型應用人才是競爭的必然條件。設計行業是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力之一,時代背景為我們設計教育提供了廣衰的空間,也指明了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向,作為教學工作者會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型應用人才為目標,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體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提供優良的儲備人才。
[1]谷彥彬.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裝飾,2015(11):72~74.
[2]潘志琪.試論文化創意產業化背景下的藝術設計教育發展方向[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31(6):112~114.
[3]樊華,周慶責,劉平昌.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與途徑[J].遼寧教育研究,2016(10):55~58.
[4]蘇亮.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教育模式的探討[J].科教文匯,2013(14):20.
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