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林
高校信息管理平臺中的育人功能研究
冉 林
信息管理平臺是當前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工具,是線下管理向線上管理轉變的有效載體,在實現高校管理目標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平臺有著良好的育人功能,文章從此出發,首先分析了其具體的育人功能,如提升育人工作的趣味性、改變育人工作的條塊性、突破育人工作的時空性等,進而就如何更好地實現高校信息管理平臺中的育人功能提出了幾點策略,包括以全校統籌管理平臺的建設為前提、以拓展平臺生活服務的功能為重點、以完善立德樹人的思政教育為關鍵、以增強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標等。
高等教育 信息管理平臺 育人功能
高等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明珠,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主要目標,在人才輸送與經濟發展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育人功能是高校的核心功能。盡管所有高校在日常工作開展中,都以育人為主導,但在育人模式的選擇上以及育人手段的豐富上卻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特別是在信息時代忽略了信息管理平臺的育人功能,使教育工作未來得到有效的開展。信息管理平臺是高校信息化建設中的重點項目,是高校依托于信息技術對學生實施線上管理的綜合性平臺,是當前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重要載體,涵蓋在校學生學習、生活等各個層面的管理工作,具有便捷性、綜合性、高效性等多項特征,是完善高校育人功能的有效工具。文章從此出發,就高校信息管理平臺中的育人功能做了簡要的探究。
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工作,從學生的專業教育、思政教育到體育、德育、美育等都屬于高校育人的內容。但無論何種教育內容,在教育實踐中都存在枯燥、僵化的現象,特別是思政教育更是如此,嚴重影響了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也使得高校育人工作難以有效的貫徹執行。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能夠彌補此點不足,從提升趣味性的角度出發,使高校育人工作更好地契合學生的需要。就以思政教育為例,信息管理平臺的教育方式既不同于思政課堂中的理論講解,也與一般社會活動中的實踐教育有別,它主要利用的是各項時政新聞與社會案例作為教育資源,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主感知的環節中實現自我教育。目前的高校信息管理平臺都有新聞版塊,是學生了解校園信息乃至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典型的有媒體華農、媒體中大等,在信息管理平臺的育人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育人是高校的天職,高校內部不同職能部門均肩負著相應的育人功能,比如專業院系承擔著學生課程學習,文化育人的職能,思政教師乃至輔導員承擔著學生學生思政理論學習,政治育人的職能等,只有綜合發揮好不同部門的育人功能,才能更好地實現高校預期的育人目標。但在具體的育人實踐中,卻存在著嚴重的條塊性,不同職能部門“個人自掃門前雪”的現象比較突出,使得育人的整體效果欠佳。高校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與發展很好地改變了此一現象,信息管理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平臺,不同的職能部門都被納入到信息管理平臺之中,這就為它們在育人實踐中開展深入細致的合作提供了前提與基礎。不僅如此,信息管理平臺不同于傳統的管理,其以數據為中心,而數據間的共享與利用則是整合學生管理,優化育人效果的有效手段,這為職能部門間的深度合作提供了保障。
信息管理平臺有著良好的育人功能,是信息時代高校育人功能實現的重要保障,高校需要從平臺的建設乃至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采取好針對性的措施。
高校信息管理平臺育人功能的實現以信息管理平臺自身的建設為前提,換言之,只有在具備了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的基礎上,高校育人功能才從線下轉到線上。信息管理平臺是綜合性平臺,設計到學校工作的各個層面,學生、教務、招就、團委、保衛、后勤等都是信息管理平臺建設中所需要注意的,因此,最佳的方式則是全校統籌,在信息平臺的建設中,融合各個職能部門所產生的數據,做到不同部門間數據資源的共享,建立相應的大數據庫,且模塊之間數據對接、導出,為平臺育人功能的實現奠定基礎。其次,在數據錄入環節,學校各職能部門要盡可能保持數據的權威性與一致性,當數據已經錄入后,不得再次錄入數據,且在數據與外部對接時,要以校方數據格式要求為準。同時,在信息系統的設計中,當數據自動更新時,數據自動記載,定期自動保存存檔,以備核查。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是實現育人功能的前提,而數據的錄入與完善又是實現信息管理平臺建設的前提,因而,在完善高校信息管理平臺的育人功能中,要充分重視數據的基礎性作用。
管理即服務,對高校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而言,其主要目標不僅僅是在信息時代加強學生的管理而已,它同時也是全面提升學生服務質量的必然舉措。發揮好信息管理平臺的育人功能,其實也就是發揮好學校服務平臺的育人功能,因此,在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中,學校還需要以拓展平臺生活服務的功能為重點。比如,在信息管理系統各模塊功能的設計中,需要深入調查研究各職能部門,如后勤部門、教務部門的管理需求,設計科學合理的模塊功能,便于職能部門與學生的方便實用。同時,要考慮到各職能部門工作實際,使職能部門對信息管理平臺方便用、愿意用,有效避免形象系統、僵尸系統。目前,在移動網絡與大屏智能手機高度普及的今天,移動APP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學校在強化網站信息平臺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開發相應的學校管理APP,憑借APP,學生可以獲得多個部門的多種服務,比如后勤部門的報修服務、電費收取,又如教務部門的課程安排與講座活動等,對校園管理能力的提升,服務水平的提高都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在當前的高校育人體系中,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最為重要的兩項教育,但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思政教育多處于被忽略的一方,存在著低效性,嚴重影響了教育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此,完善思政教育內容,提升信息平臺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就成為學校當前信息化建設的主要職責之一。信息管理平臺的思政教育不同于線下思政教育受時間限制嚴格的特性,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學生在有網絡的基礎上,可以隨時隨地接受思政教育,對全天候思政教育環境的建設大有裨益。不僅如此,信息管理平臺中的思政教育在教育資源上也與傳統的教材有著很大的差異性,不僅極大地利用了現實生活中鮮活的新聞案例,也充分拓展了網絡資源中有助于學生思政學習的內容,極大地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當然,在思政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與深入交流是教師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的基礎工作,線下教育的僵化氛圍無助于教師深刻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信息平臺為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提供了有效的載體與工具,學生可以借助留言或互動版塊向教師提出疑問,教師予以解答。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以及高等教育實踐的日益深化,高校教育目標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傳統的以知識為主的教育目標向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目標轉變,增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成為當前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標。綜合素養不同于專業素養,它涵蓋學生的學習能力、道德層次等多個層面的內容,在培養與發展中具有相當的復雜性,對此,最為有效的措施莫過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而信息管理平臺則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工具。學校可以從以下兩點出發,發揮好信息管理平臺的校園文化建設作用。首先,落實好管理平臺中的模塊建設。校園網站是信息管理平臺的主要形式,校園網站通常含有多個模塊,每個模塊內部又有相應的二級模塊,學校要加強模塊內容的建設,將校史、校訓、校歌、學校講座、學校活動等融入到相應的模塊中,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校園文化平臺;其次,發揮好管理平臺的信息推送功能。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普及,為學校根據學生的差異性提供差別化的教育內容奠定了技術基礎,學校可以發揮好信息管理平臺在信息推送中的作用,向學生推送文化育人的內容。特別是新媒體的誕生與發展,更為學校育人內容的推送提供了幫助。
信息管理平臺作為當前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重要載體,不僅具有基本的管理與服務功能,在高校學生的育人中同樣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是提升當前高校育人效果的有效工具。對此,高校在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中要逐步調整傳統的管理理念,從平臺建設、功能拓展、思政教育等多個層面出發,采取好切實有效的手段,提升高校育人工作的實效性。
[1]蒙麗.淺論高校校園網的育人功能[J].新聞世界,2011(08):266~267.
[2]莊一民.高等學校APP手機平臺的育人功能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02):165~167.
[3]黃小蘭.高校校園新媒體的育人功能及其實現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張繼生.淺析高校學生公寓信息化管理育人功能拓展[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27(03):62~64.
四川文理學院)
本文系四川文理學院2015年度科研項目《新形勢下高校學生信息化管理中育人功能拓展探究》(項目編號:2015SZ005Y)。
冉林(1981-),男,漢族,四川達州人,中共黨員,工程碩士,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