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華
高校校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實現路徑探究
蔡崇華
高校校史是其在辦學實踐中沉淀的一種重要資源,是其歷史實踐中創造的物質與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校史文化是構成優秀校園傳統的重要成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優秀文化教育的核心層次和特色標簽。優秀校史文化的傳承,具有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歷史育人、傳播育人、實踐育人的價值。實現這些價值,不僅需要通過在校內建設校史展館和校史景觀,更應設置科學的校史教育課程,充分利用校史教育第一堂課、第二課堂以豐富教育形式。
校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歷史育人 實踐育人
高校的校史是其從籌辦、成立、發展、成熟以來辦學精神的承載和校園文化的沉淀。校史文化是一所學校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育人價值的優秀文化,弘揚校史文化有助于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以及實現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校史文化傳播及運用的普遍方式僅限于建設校史館、筑建校史文化景觀,以及通過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組織參觀校史館的形式,受到校園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影響,以上幾項活動的實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與此相比,通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工作的細致開展,讓校史進課堂、進生活,將文化融于實踐,對于增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有效的推動作用。
開展校史文化教育,務必以校史匯編為首要任務。科學地編寫校史可以真實地記錄學校建立、發展、壯大的歷史軌跡,改變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愛校教育、信念教育針對性不強,教育的方式單調和內容缺乏代入感等。
在校史匯編中針對歷經時代變遷的高校校史文化,應從建校背景、校址變遷、校訓內涵以及歷史人物幾個方面分模塊進行匯編,結合紅色文化精髓,濃縮學校建設前期籌備及辦學各方面工作的成就,通過“大紀事”的形式記錄其發展,整理科學數據等,為校史研究提供資料依據與研究分析參考。同時,建立校友檔案庫,有助于構筑起學校與校友、社會各界交往和交流的精神通道。
通過掌握大量翔實的校史資料,包括建校以來的管理制度、信函、圖片等資料,研究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管理思想和規則、學校的歷史文化傳統、校長及教師群體特別是代表性人物的作用、學生發展狀況及歷屆學生反饋情況、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的特色、學校的聲譽及影響力、學校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進一步整理并編輯成系統、完整的校史圖冊及授課資料,為校史文化轉化為實際課程提供教學材料。匯編過程中,應突出校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功能,加強建校歷史背景模塊當中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結合時代背景與建校同期著名歷史事件講述辦學經歷、育人理念,闡明校訓內涵,理順相關歷史英才、先賢的標桿事跡,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信念教育和素質教育,使學生深刻理解校園優良傳統文化底蘊,引導其立志成為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的人才。
開設校史文化課,同校史展覽館、校史匯編文獻互補,實現對校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潛在功能和價值的深入挖掘和有效運用。學生通過較為全面和系統的校史課程學習和領悟,深刻認識到知校、愛校的實際意義,產生對母校精神與理念產生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這是高校提煉學校精神文化、提高文化軟實力,發揮傳播育人價值的一項重要措施。
基于校園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社會實踐開展課外第二課堂系列活動,例如舉辦“歷史的豐碑”系列紀念活動等,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校史的精髓,分模塊地在實踐中接受本校優秀傳統的熏陶,踐行校史文化內涵,以實現其實踐育人的價值。經過實踐及調查研究,第二課堂系列活動可以以下形式開展。
(一)舉辦“歷史的豐碑”系列講座
除了把校史文化作為課程開設外,還可采用講座的形式,每月設不同專題,邀請本校的知名老教授、老教職工、老校友等參與教學,結合學習經歷,講述對學校歷史的感悟。同時,把邀請知名校友回校講學作為校史課程教學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環節,錄制視頻,作為校史匯編材料。
(二)重走創校之路
依托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舉行 “重走創校之路”主題活動,尋找老校址遷址路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舊校址及周邊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培養學生延續前輩奉獻精神的情懷。同時,在“創校之路”主題的基礎上,開展系列攝影、微電影、征文比賽。
通過校史文化教育形式的多樣化,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真正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水平。重點利用校史文化中的紅色文化作為教育素材,使課程及活動內容鮮活,具有獨特的優勢。依托校史課堂教育與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創新模式,不僅有助于厘清了高校特別是具有悠久歷史的高校發展的脈絡,更凝練出了一所高等院校薪火傳承的工匠精神,實現了以校史鼓舞人、凝聚人,為人文管理奠定了文化基礎,使全體師生在非制度約束的軌道上自覺投入到學校的建設發展事業當中。
高校應充分發揮校史這一重要資源作為歷史實踐中創造的物質與非物質產品的力量,保證以校史文化為載體的一系列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得以開展。只有通過系統的調查和科學的設計,才能使校史文化最有效地運用在引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在弘揚校史文化的基礎上,能夠幫助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將優秀校園文化內化為思想道德指航標和外化為行為指南。
(作者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蔡崇華(1990- ),女,漢族,廣東廣州人,碩士學歷,就職于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