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鳳
淺析雙語教學對五年制高職烹飪專業學生學習的影響因素
李金鳳
中國餐飲行業隨著國際交流日益密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餐飲行業對烹飪專業學生的雙語水平越來越重視。但實際的職業學校雙語教學對烹飪專業學生學習的影響因素制約個人及整個餐飲業的國際化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雙語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因素,總結雙語教學的改革措施。為以后的烹飪專業雙語教學發展提供借鑒和幫助。
雙語教學 烹飪專業 影響因素
當前,隨著國際交往越來越密切,餐飲文化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中國餐飲文化源遠流長,在國際大舞臺上獨占一席,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中國廚師的地位越發重要。各類餐飲行業對烹飪專業的學生扎實的技能比較滿意,但他們在喜迎八方客的同時對這些“準廚師”的外語水平較為失望。從職業院校的實際情況看,五年制高職烹飪專業的學生思維活躍,有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強,但文化課基礎薄弱,對理論課程沒有興趣,尤其是英語水平差,限制了個人及整個餐飲業的國際化發展。
餐飲行業的國際化對烹飪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烹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該根據國際化市場結構和實際需求改革課程設置,培養專業素質高和外語交流能力強的綜合性創新人才,以適應國際化人才的需要。因此,對五年制高職烹飪專業學生進行雙語教學,提高英語交流水平,很好地融入到國際餐飲行業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職業院校雙語教學現狀看,學生的英語水平、師資水平、課程設置、教材選擇、教學環境等方面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很好地進行雙語學習。雙語教學對五年制高職烹飪專業學生學習的影響因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由于政府大力支持和家長的思想轉變,職業教育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職業院校的招生形式出現了比較樂觀的局面。但是,職業學校的學生生源比較復雜是不爭的事實。職業院校的生源一般來自:一是高考統一招錄的普通高中生,這類學生往往高考分數很低,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不得不來到職業學校;二是中考統一招錄的初中畢業生,這類學生一般中考分數低或者不想繼續高中生活,選擇職業學校,能夠順利就業。多元化的生源結構使得職業學校生源基礎不一,文化基礎薄弱,尤其是英語成績更是參差不齊。據調查,70%的學生中考或者高考的英語成績都在及格線以下。而大部分學生在進入職業學校以前已經學習了六年英語,有些發達的區域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程,但大多數的學生英語成績還是薄弱。中學階段的學生很少有機會練習口語,屬于典型的“啞巴英語”。教師講解語法知識比較籠統,學生對此也是一知半解,有的連一句完整的英語句子都不能寫出來,更別提流利的說出英語了。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好,聽、說、讀、寫能力更差。據了解,很多烹飪專業英語老師都反映說,很多學生對中學階段學過的單詞沒有印象,語法結構根本沒認真學習。這些現實都阻礙了職業學校對五年制烹飪專業學生開設雙語教學。
師資隊伍的學歷和教學水平決定了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特色。職業學校培養的是高技能專業人才,因此教師應該是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隊伍。據了解,烹飪專業的英語教師學歷不高。大部分的英語教師都是本科學歷,具有碩士及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不到國家規定的師生比。一些英語教師通過在職學習提升學歷,并沒有充足的學習時間。第二,烹飪專業的英語老師教學量過于繁重。每位烹飪專業的英語教師一周的課時量達到二十節課或者更多,加之烹飪專業的學生數過多,每個班都超過40人,這種大班教學和繁重的教學量,使得教師沒有更多的精力有針對性的研究教學對象、學習新的教學模式。另外,擔任雙語教學的老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年齡大的老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他們往往傾向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滿堂灌”、“填鴨式”的中式英語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能充分體現,更不用說教師能夠主動地創設實際的雙語交流環境來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實際交往能力了。而年輕的英語教師,他們已經學習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有跟多的機會和外教交流新的教學模式,并樂意將“寓教于樂”的雙語教學模式帶到課堂中,受到學生的青睞。但不容忽視的是,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對專業知識理解不夠深入。目前,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力較強,又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雙語教師比較匱乏。因此,師資水平也是影響雙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
課程的設置是教學的基礎。高職烹飪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公共文化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和素質教育課。目前五年制高職專業的課程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設置比較合理,但是雙語教學課程卻存在很多問題。據調查,70%的雙語課程都是依據外語教師的英語水平開設的,哪些老師能夠進行英語教學就將此課程設置為雙語課程。但實際上,很多老師都是用中文進行授課。另一方面,很多職業學校只將公共文化課程中的英語課程設置為雙語課程,雖然英語課的講不僅重視學生聽、讀、寫能力,還重視學生的口語訓練,但都沒結合烹飪英語、廚房英語、酒店口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國際化氛圍,讓學生在樂中練,在練中學。在專業課程上,沒有開設關于西餐西點,專業英語,餐飲英語口語,西方飲食文化,餐飲發展趨勢,廚房管理,國外禮儀和法規等課程的雙語教學,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得學生無法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合適自己的課程,各展所長。因此,公共基礎課的英語課程結合專業雙語課程,是影響雙語教學的重要因素。
正確選擇教材是衡量學生能否學以致用的重要標準。
雙語教學選用的教材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國內翻印的原版教材。書本中的知識點沒有更新,選擇的語境過于陳舊,不能適應如今的國際化趨勢。另外,職業學校培養的是高技能實用性人才,原版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烹飪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不盡一致,只有部分章節能夠使用,利用率低。為了教給學生更多的實用性知識,教師不得不額外增加或細化一些章節的知識點。二是國內經驗豐富的作者編寫的教材,內容雖然和烹飪專業教學大綱接近,但這類教材更傾向于閱讀理解和語法知識,弱化了聽、說等方面的培養,教學結構單一,與學生畢業之后從事的崗位沒有直接的關聯,很多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開發以烹飪專業學生就業環境為導向的專業雙語教材勢在必行。
歷史上,“孟母三遷”的例子足以證明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很大。適宜的教學環境對烹飪專業的學生進行雙語教學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語言環境。現在烹飪專業理論和實習教室都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和投影,在物質上基本具備了雙語教學的環境。雖然學院組織很多次關于先進教學設備使用培訓,但大多沒有得到教師們的重視。老師們依舊單一的使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忽略了多媒體的強大功能。另外,烹飪專業教室并沒有適合進行雙語交流的語言環境。一些老師認為學生還沒有弄懂英文句型的中文意思,不能適應雙語交流的環境。他們忽略了雙語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用外國人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用刻意翻譯成中文意思。更重要的是,大學校園里都設英語角或者外教老師進行教學來彌補英語專業老師不能進行的實際雙語語言環境,而職業學校烹飪專業沒有本專業的外教老師,這使得雙語交流越發困難。
五年制高職烹飪專業雙語教學對學生學習有很多影響因素。烹飪專業要根據實際情況,從學生英語水平、師資隊伍、課程設置、教材選擇、教學環境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雙語教學,在探索中總結經驗,將各種影響因素降到最低,最終培養出順應時代潮流,緊跟逐步國際化的餐飲行業的發展的高技能烹飪專業人才。
[1]孫超平,等.制約雙語教學的主要因素及對策探討[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7(2):95~98.
[2]李瑞玲.高職英語教學導入環節調查與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過建春,等.高校雙語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以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為例[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5,11(4):96~101.
[4]周榮輝,樊習英.大學英語改革與雙語教學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7,24(1):111~113.
[5]張斯騰,等.影響雙語教學效果因素的實證分析[J].物理與工程,2013,23(4):54~57.
[6]王今朝,劉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2):213~216.
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
李金鳳(1987-),女,江蘇徐州人,本科,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商貿旅游學院,研究方向:餐飲行業中外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