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江
“彈性受罰”使處罰變得人性化
李昱江
今日,杭州所新制定的:若是外賣小哥因“趕時間送餐”而違章,則允許送餐人員在一周時間內自行選擇時間“彈性受罰”,這一措施引發了熱議。在我看來,這一措施的施行,正是交通法律人性化的體現。
有的人或許認為,法律法規是嚴明的,不論因為何種情況的交通違章都應該接受現場的處理,所謂“依法必嚴”。誠然,法律法規的確需要嚴格遵守才能確保每個人的利益。但是,換一種更加人性化的處罰方式又未嘗不可呢?
“彈性受罰”并非不遵守法規,而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體現出法規的人性化,送餐員在通過專項考試后所獲得的(外賣小哥交通安全手冊)中加強了對外賣小哥的交通安全意識的教育,那么在工作需要,情況緊急的條件下,自行選擇處罰時間的彈性受罰也就變得無可厚非。
更何況,“人非草木,孰能無過?”,外賣小哥會有交通違章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每一次的交通違章都必須接受選在處理的話,不僅影響了外賣小哥的工作,也會影響到客戶用餐的時間,然而“彈性受罰”不僅沒有影響到客戶何外賣小哥雙方的利益,而且也沒有缺乏對外賣小哥應有的處罰和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如此,“人性化”的措施或許能改變著一現狀,這一措施能改變人們心里對法律法規“冷冰冰”的認識,能讓我們的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志留有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這一措施,讓我們不禁聯想到了當今的一些現狀。
如今,外賣行業遍發普遍,人們定外賣也每發頻繁,因外賣小哥遲到一分鐘而拒收,致使外賣小哥在門口下跪的新聞層出不窮。這難道不是人心缺失的體現嗎?外賣小哥遲到多數是因為交通違章的問題耽誤了時間。試想。若是“彈性受罰”這一措施要是大面積的被實行的話,這樣的新聞是否會減少甚至消失呢?這樣人性化的體驗是不是可以換用人性的溫情呢?
因此,我十分贊同施行“彈性受罰”這一措施,這一措施不僅最大程度的體現了法律法規的人性化,而且沒有違背法律法規“違法必要懲”的原則,這樣人性化的法規,正是在如今這樣溫情缺失的社會中所必須的。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 2018屆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