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富強
淺析《共產黨宣言》的歷史地位
蔣富強
《共產黨宣言》是第一部全面而系統地論述馬克思主義的巨著。《共產黨宣言》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
《共產黨宣言》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由馬克思執筆完成。
1847年,共產主義者同盟產生,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正式誕生了,恩格斯為大會起草了《共產主義信條草案》。1847年10月底,恩格斯擬出了綱領文件《共產主義原理》,1847年11月底,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至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在倫敦發行,標志著它的誕生。
《共產黨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
1.《共產黨宣言》引言說明了《宣言》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目的任務。
2.《共產黨宣言》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趨勢。
3.《共產黨宣言》第二章《無產者和共產黨人》,這一篇章,說明了無產階級政黨性質、特點、目的和任務,以及共產黨的理論和綱領。說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目的和任務以及共產黨的理論和綱領。這就成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之一。
4.《共產黨宣言》第三章《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分析了各種假社會主義流派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并揭露了它們的階級實質。
5.《共產黨宣言》第四章《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論述了共產黨人革命斗爭的思想策略,強調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
《共產黨宣言》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認為一切社會科學的結論都只能從歷史本身合乎規律的運動中引導出來,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確定無產階級政黨新世界觀的基礎,堅持以實為據,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性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在《共產黨宣言》中,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闡述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性質,當新的生產力發展了,或者經濟基礎的性質發生了質的變化,原來的生產關系或者上層建筑就必定要讓位于新的生產關系或者上層建筑。這種社會形態取代的必然性,使其對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判決,使得馬克思主義在指導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提出了經濟方面徹底革命的綱領,共產黨人的理論即消滅私有制。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革命就是要堅決打破以往傳下來的所有制,消滅私有制,適應歷史發展的規律。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個基本規律的作用下,一切所有制關系都經歷過歷史的盛衰更替。而革命就是為了解放生產力,就是用一種所有制形式代替另外一種所有制形式。《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了革命策略,認為共產黨人以消滅私有制為主要目標。此外,在《共產黨宣言》里,對于價值的理解,對于資本和勞動者交換問題的理解,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論證了共產主義革命的歷史必然性,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新經濟理論的基本觀點,研究和揭示了全部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的規律。以社會基本矛盾為指導,從一般規律上說明了一切社會形態無不帶有歷史的必然性和暫時性,它們既有歷史產生的充分依據,同時也都必不可避免的要被更新的社會制度所替代,因而,一切所有制關系都必然經歷歷史的變更。
馬克思在其中,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取代封建制度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長期發展過程的產物,肯定了資產階級在歷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無產階級手里面,在奪取政權之后,無產階級必須努力發展生產力,為徹底改造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創造物質基礎。
《共產黨宣言》對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黨的領導人物的成長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它為我黨的創立作了理論準備,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都曾深受其影響。《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傳播時間最早、影響最廣泛、最深遠的一部經典著作,最后一句話“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振奮人心。
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響了中國幾代領導人的政治方針,推動了中國的發展。
安徽西瑪科光電有限公司 2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