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悅
明星版話劇為何持續火爆
齊 悅
明星版話劇的持續火爆引發筆者的眾多思考,筆者從明星版話劇還能火多久;沒有舞臺功底的露臉只能是“打臉”;明星與舞臺應當相互滋養,三個方面論述了明星參演對話劇市場的影響。
明星版話劇 舞臺
近年來,國內話劇市場呈現出一個持續、突出的現象:同一內容,不同演出陣容,從票價到觀演反饋均差別巨大。例如,由開心麻花當家花旦、小生(馬麗、沈騰)出演的話劇《烏龍山伯爵》的演出票價就高出其他演出陣容多倍。不僅如此,開票伊始原價票就被搶購一空,許多的忠實粉絲只能翹首祈盼或者割肉購買高價票。再如,黃磊版的《暗戀桃花源》、胡歌版的《如夢之夢》還未開票,代購票價已經漲至三到四倍,使那些只是想看場話劇的觀眾感到驚嘆:“為何一場話劇演出竟要如此高價”。明星版話劇與近年來興起的小劇場話劇在票價上形成強烈的對比。顯而易見,舞臺演出就是“角”的藝術,我們已經習慣了戲曲中“角”在一場演出中的核心作用,而對于話劇這一看起來更需要文本、導演、舞臺、演員等多方面配合的藝術形式來說,“角”似乎已經成為票價和上座率的保證。
細細品味明星版話劇火爆于市場的現象,我們不難發現一些蛛絲馬跡:觀眾看的是演出還是明星?話劇市場的粉絲經濟還能發酵多久?明星版話劇是不是助陣話劇市場發展的一劑良藥?有業界人士認為:“明星回歸話劇舞臺,明星版話劇會引發產業升級。”但是隨著明星版話劇火爆現象的持續發酵,亦有許多業內人士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明星制’話劇火爆話劇舞臺折射文化產業浮躁心態”,諸如“話劇舞臺過分熱衷‘明星牌’離死不遠”的觀點也層出不窮。或許,由明星版話劇的火爆現象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思考。
不可否認,明星版話劇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引領了一種消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為話劇市場帶來了大量票房。這種明星自帶的粉絲效應刺激了話劇市場的繁榮,加快了劇目宣傳的節奏,明星出演吸引眼球的同時,把很多對話劇隔岸觀望,又有一定消費能力的觀眾帶進劇場。伴隨著話劇舞臺魅力的發揮、演員出色的演出、觀眾情感的注入,很多觀眾由此成為“話劇”的忠實粉絲。
以近年來非常火的明星版話劇《戲臺》為例,主演陳佩斯、楊立新都是資深老戲骨,僅僅看到宣傳觀眾已經躍躍欲試,均提早購買演出票,演出當天更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就已經掌聲雷動,再加上臺上酣暢的表演,幾位主演將戲曲演出的臺前幕后一一展現,也將藝人的辛酸苦辣與大時代相結合,不同以往的帶有地方特色的對白,京劇表演的加入,演出高潮迭起,掌聲此起彼伏,觀眾驚呼:“原來知道陳佩斯會演小品,現在才了解原來陳佩斯的話劇這么好看!”這樣的明星版話劇不僅吸引觀眾走進劇場,更使觀眾對戲劇乃至戲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筆者認為明星版話劇仍會持續火爆。那么被稱作業內人士的戲劇工作者、話劇制造者的大咖們,如何運用好明星效應以提高劇目水平和傳播力,如何借勢而為、精準選角、突出賣點以更好地發揮明星的產業價值,便成為問題的焦點,
話劇市場的蓬勃,也吸引了大批明星的眼光。舞臺演出因其現場表演的特殊性相較于影視演出更具挑戰,需要演員具有更深厚的舞臺功底和表現力,若想將劇本內化于心,將角色充分演繹,這就要求表演者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劇組排練和演出中。明星版話劇負面聲音的產生和明星們對待話劇的態度息息相關,不是任何一個演員均能完美詮釋角色,也不是參與幾次彩排就能和其他演員配合,更不是抱著“玩票”的心態在話劇臺上“露把臉”就能紅的。如果參加話劇演出的明星本身不適合角色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參與排練,不僅不能充實舞臺,反而會對演出效果造成更大的傷害,一些劇目慘淡的票房和消極的評價恰恰印證了這一點。一些影視明星的出演不僅沒有蹭到話劇的熱度,還影響了話劇的質量,使觀眾不愿再走進劇場,所以此刻要給劇組和明星提個醒:選角需謹慎,請認真對待排練和演出。
眾所周知,很多明星早先也是由各個話劇院團培養出來的,明星選擇重返話劇舞臺,劇作內容、演出班底、演出前景都是他們參演的因素,但是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舞臺演出帶給他們的那種表演的酣暢、那種個人魅力的充分發揮。與觀眾距離如此之近的舞臺為演員提供了更大的表演空間,也是話劇的舞臺鑄就了一大批明星,今天他們帶回來的不應該只是名氣和光環,他們帶給舞臺的應該是真誠與經驗。明星版話劇除帶動演出市場,增加票房外,還應帶動青年話劇演員的成長,以明星身體力行的演繹將更多的養分留在舞臺,將自己多年的經驗和感悟傳遞給新生代演員,更好地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同時也需要給青年演員更多與明星合作的機會,從而能夠被更多的觀眾記住。
總而言之,明星版只是話劇普及大眾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用來炒作的噱頭,話劇藝術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是一代又一代戲劇人在傾注自己的血液,是否有明星加盟并不是話劇藝術的核心,更重要的是能夠發揮話劇的藝術魅力,讓藝術滋養人們的生活。
(作者單位: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齊悅(1986-),史學碩士,天津師范大學,現就職于天津市藝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