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韻怡
藏文字在現代視覺(圖形)設計中的解讀與重構
吳韻怡
文字是一種圖形符號,是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從文字出現起就是以圖形的形式存在,文字在設計中也是一種卓越的設計圖形。本文以藏文為解讀研究對象,對藏文字符號視覺特性進行剖析,發掘藏文字符號在藝術設計上的使用價值。
藏文 視覺設計 解讀 重構
藏文是藏族用于交流使用的語言文字。藏文發源于古印度梵文,與佛教文化藝術也有深厚關系。藏族文明隨著印度佛教文化的流傳變化而變化藏文化深受印度梵語文學和因明學理論的影響。藏文在文字、書籍裝幀、文學、建筑設計、雕刻設計、繪畫等方面在表現形式和方法上都汲取了古印度梵語文明的精髓,然后在根據自己原有的特色去做適當的改變,融合民族自己具備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藏文是藏族的文明藝術寶庫,是藏族傳統和民族精神所在。
(一)字形結構
藏文是由輔音字母、元音符號和標點符號組成的一種拼音文字,屬輔音文字型。藏文是世界上至今仍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的符號在使用的古老的文字符號之一。藏文字形以一個字母為核心,其它字母均在核心字母的基礎上進行前后附加和上下疊寫,組合成特別的完整的字表結構。藏文的文字結構也是由點、線構成,這種最基本的元素構成了內涵豐富、架構獨特的的藏文字形。
(二)藏文字符號形態的視覺特征
藏文的造型優美,流暢的線條給人無限的遐想,就像詩歌、音樂般像具有動態和生命力一樣。在藏文造型里,讀者可以看到以線取象以形寫神,極富裝飾的美感。藏文字經過重構后更具有動態感和生命力,視覺符號語言與現代視覺設計能更具體和完整地結合。
藏文是代表中國藏區文化的符號,是中國人情感表達、交流的語言方式,在設計領域,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藏文字不單是語言文字還是圖案,它有突出的裝飾特征,具備一定的欣賞價值和審美意義。學者現在不僅是破解藏文的文字意思, 也開始對藏文的形狀、線條、進行重構設計,探索藏文設計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中的運用。挖掘藏文字的藝術表現性對視覺設計有啟發的作用。
(一)藏文的重構及視覺符號化特征
文字有時候傳達的信息具有籠統局限性,不及圖像符號具有完整性,也不及圖像符號具有動態感,在設計中我們將之稱之為視覺圖形,在以往的設計元素和設計結構中,視覺藝術的圖形都是以幾何形組成,如點,線,面。藏文的文字結構也是由點、線、構成的圖形,這種最基本的元素構成了內涵豐富、架構獨特的藏文字形,亦具有視覺符號的特征。藏文重構后,視覺符號特征比自身的語言符號特征明顯,既體現了藏文字體風格的特征,又具有漢字的高度識別性,,重構了的“藏文”符號有全新的美感和意蘊,藏文給我們顯示了其圖形化的美。
(二)藏文的重構設計及視覺傳達功能
藏文字作為其中一種書寫和表達的符號,有著齊備的符號系統。結構藏文字增加了它的傳達方式,經過重構的藏文字呈現多樣化的形式,增加了傳達的多樣性。藏文字的重構即是取其“形”傳其“意”,藏文形態優美,通過提取“形”結構再設計后,能夠更形象的傳遞出藏文包含的“意”。
《藏地傳奇》的書籍封面字體設計融合藏文的審美特點,“藏地傳奇”四個字的設計中將漢字和藏文進行了融合,設計中取了漢字之間的“意”和藏文的“形”,在“似”與“不似”之間滲透著藏文和漢字的味道,采納當下設計方法,與中國傳統的美學思維相結合,設計出獨特的形式與美感,既由漢字的可識別性又顯現出強烈的藏文風格。讓讀者既讀懂了所表達的意思,又讀到了藏地的濃厚文化氣息。經過解構再重構后變成了視覺的符號,展現了視覺圖形的新體系,將其引向視覺傳達的新天地。
“香格里拉”意思是指“心中的日月”,從語言上分析是藏語,英語發音源于中甸藏語土方言。干紅葡萄酒(Shangarila Dry Red Wine)做的包裝設計“香格里拉”在解構藏文的基礎上,仿藏文的形態以漢字的形式出現,學者可以從仿藏文的香格里拉字體中讀到藏文化。這里,經過解構的“香格里拉”的文字的傳達功能已經脫離單一化,體現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從視覺角度使風景意境完美融合,同時引起藏漢民族的共鳴。
《藏文字母設計》的封面設計中,設計者把藏文字符號進行數字化,形成了新的視覺效果,這一變化極大地豐富了藏文的視覺設計?!恫匚淖帜冈O計》的藏文所呈現出來的形式是由點來構成,通過“點”的組合帶來了設計新的構思和思考。當藏文元素在現代視覺設計中產生了新的視覺效果,體現了當代特征,這是藏文重構與設計的最終目的。
西藏文化博大精深,是一部豐富的史詩,藏文的解讀及重構會形成新的設計風格,起到保護、傳承和傳播民族優秀文化的作用。藏文字元素經過巧妙的再設計會將視覺引到一個全新的天地,設計作品反映了所處的時代特征和大眾的審美趣味。藏文字不只是作為一種書寫和用來記錄的表達符號,而是成為一種藝術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藏文字元素在現代視覺設計中的解讀與重構還需更深入地去檢驗和探討。
[1]姚蘊華.漢字字體設計的視覺形式探索[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04).
[2]楊新忠.漢字字體的仿藏文風格設計[J].蒙飾,2014(09).
(作者單位: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