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威
探究式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運用
趙振威
本文筆者根據自身實際教學經驗結合新課程的理念,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進行研究,總結探究式學習模式的相關實施策略。
高中語文教學 探究式學習方式 實施方法
(一)探究式學習模式具有問題性
探究式學習模式是以問題為核心的,把問題作為探究的起點和線索。首先,教師要提出探究的問題,使學生對此感到好奇,激發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進行研究,想辦法解決問題。其次,教師也要控制好探究問題的難度,不能因為難度過高而讓學生產生自卑心理,也不能因為難度過低而讓學生失去興趣,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式學習模式具有動態性
探究式學習模式與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模式相比,兩者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模式中,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很少。而在探究式學習模式則更加注重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不再僅僅追求問題的答案,它具有動態性的學習過程和評價方式。探究式學習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1]。
(三)探究式學習模式具有過程性
探究式學習十分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不同,學生學習知識不再停留于老師的講課,而是通過自身努力探索知識,并認真體驗這個過程。探究式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實踐方式、生活方式,它讓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使學生學習語文更加用心。
(一)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探究
高中語文學習與數理化學習有著明顯的區別,語文學習中的文學知識沒有確切的答案,每個人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肆無忌憚地解讀文學作品,因此需要教師作適當的引導,幫學生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就行問題的探究,防止學生沿著錯誤的方向進行思考。教師要注意把握學生發現問題的關鍵點,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探究。
1、以矛盾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究
這里的“矛盾”是指文章的內容、形勢、語言之間產生的矛盾現象。有些矛盾使作者自身的錯誤觀點,有些是作者故意制造的,以這些矛盾為切入點進行探究,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比如在《讀<伊索寓言>》這本書中,錢鐘書先生在前面說“大可看得”,在后面又說“不宜做現代兒童讀物”,產生了前后矛盾。教師恰好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伊索寓言》到底應不應該看的問題。這樣就會使學生對作品產生好奇,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為后面的課堂討論奠定了心理基礎[2]。
2、以尋常問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究
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在學習中,要善于發現探究的切入點,這也是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關鍵。教師要教會學生以尋常問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究。比如在魯迅的《祝福》中,祥林嫂嫁給了賀老六之后,為什么大家仍稱呼她為“祥林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以這些尋常的問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思考,展開討論,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保持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狀態。
3、以反常內容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究
當然,在文章中也經常會出現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內容和寫法,這些內容通常是文章的重點所在,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以這些反常內容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究,可以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豐富的文化內涵,提高語文素養。比如魯迅在《藥》中,把秋瑾就義的“古軒亭口”寫成“古□亭口”,其中的意義耐人尋味。
(二)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探究
無論做什么事,掌握正確的方法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經常會提出許多設計精妙的探究性問題,學生卻無從下手,找不到正確的思路,通常都是稍加嘗試就放棄了。因此,老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為學生指點迷津。
1、對文章內容進行替換比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語言文字可以用意思相近的文字、詞語進行替換,再與原文進行比較,就會使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思想更加清晰明了。比如在講解杜甫的《詠懷古跡》(三)時,可以對第一句詩中“赴”的含義進行分析,把“赴”用于“千山萬壑”,其實是一種擬人化,主要是為了表現山川的連綿不絕,以此襯托昭君的“窈窕紅顏”。說明在作者的心中,昭君的形象就有如大山。如果在這里把“赴”換成其它詞語,必然無法營造出壯闊的情感氛圍。
2、對文章細節進行反復推敲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文章的細節進行反復推敲,深入思考問題,可以有效解決問題。比如人們對“祥林嫂”的稱呼為什么不是“她”?經過反復推敲可以發現,文中沒有人知道祥林嫂的姓名,也從來沒有人問過,從始至終,祥林嫂就是祥林嫂。祥林嫂這個稱呼之所以被多次重復,一方面是為了體現舊社會女子的地位低下,另一方面也是反映了舊社會封建的道德觀念,祥林嫂只是一個受害者。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高中語文教學運用探究式學習模式具有現實意義。教師要充分了解探究式學習模式的特點,教會學生選擇合適的切入點、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問題的探究,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教育的發展。
[1]吳志紅.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課外語文,2016(1):39.
[2]王巍娜.探究式學習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2013(5):46~47.
(作者單位:河北定興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