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楊
集群化管理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管理
司 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生活表現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公共圖書館管理面臨著重大挑戰。集群化管理的實施是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必然,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實施有效的集群化管理,除了需要政府的支持,還需要各領域優秀人才的支持,進而才能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健康發展。集群化既是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管理方式與組織基礎,又是實施總分館制的關鍵步驟,在現行體制下,實施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有利于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完善,服務能力的提高。在我國,實施集群化管理是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必然,不僅與我國國情、公共圖書館現實相符合,而且帶來了管理的進步。因此,本文主要就集群化管理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管理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對策。
集群化管理 公共圖書館
所謂集群化管理,是指將管理對象組建為集群,并利用集群體系提供資源,實行管理的方式。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是指在網絡環境下,選擇一個中心館及眾多成員館在相同區域內構建一個圖書館集群網絡,通過對所有成員館實行統一管理,促進集群內內容資源的有效整合,真正達成集群管理的主動化與網絡化,并利用統一的管理平臺與服務規則實現專業化管理。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涉及內容廣泛,除了涉及物理上的連接、溝通與資源共享,還涉及各個成員館間的互幫互助、互利互惠,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創新功能的提高,同時,除技術集群之外,還涉及其他方面的有效轉化,如人員與服務等方面。集群化管理作為一種新穎的管理模式,其是將總分館模式視作基礎創建一個共享資源、取長補短、互利雙贏,且具有共同進步特征的服務體系,不斷提高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水平。
公共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其實就是在相應區域內選擇綜合實力較強的圖書館,將其作為中心,以總分館制的管理模式,對區域內的中心圖書館進行有效整合,構建完備科學的布局,加強各方面的聯系,從而促進區域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圖書館存在的問題,總結區域內圖書館存在的共性問題,并將這些共性問題的解決視作基礎,其涉及館內資源不足、人才欠缺等傳統問題。除了要對管理、技術進行集群化,還要對人才、服務進行集群化,這樣才能使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體系更好地滿足所有成員館正常發展的實際需求。就現實情況而言,我國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不少是將單個圖書館視作管理對象,對各圖書館行政隸屬關系不同而引發的文獻等并不能實施有效管理。
在我國,實施集群化管理是公共圖書發展的正確方向,它帶來的是服務、管理的進步,且與我國國情及公共圖書館現實相符合。
(一)技術成熟
集群化管理體系涉及較多技術,如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等,它們不僅十分成熟,而且已經廣泛應用于圖書館界,所以沒有技術障礙,隨著集群化管理體系產品的快速開發,我們的選擇空間日益擴大。
(二)資金利用率高
區域內集群中心圖書館負擔著眾多任務,如網絡管理與技術保障等,為此大批設備與資金也集中于此,而區域內的其他成員館將演變成此集群的遠程工作前端,僅需配之終端設備通過ADSL寬帶連接互聯網即可,所以,其他成員館無需大量的資金投入。
(三)基層圖書館館發展需求
當前,部分基層公共圖書館仍然存在資金不足、技術落后、人才欠缺與管理落后的現象,即便如此,他們還堅守自己的崗位,渴望借助現代技術轉變自身落后狀況,增強自身社會形象,提高自身服務水平,這也是公共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的現實需求。
公共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硬件資源與軟件資源。就硬件資源來說,相比于之前,我國省市級的硬件資源發生了巨大變化,公共圖書館館舍與館內基本設施的效應基本可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且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內部的網絡日益強大,館藏日益豐富,為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鋪墊了基礎,已經可以適應集群化發展的實際需求。公共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之后,所有成員館可以依據自身實際情況統一規劃、有效配置資源建設,避免發生資源浪費的現象,在提升資源開發質量的同時適應了資源建設的目的性及合理性需求,對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優勢的發揮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就軟件資源來說,其主要涉及政策、資金、人力三方面。首先政策,國家對集群化管理實施給予了政策支持,即依據文化建設實際情況頒布了相關優惠政策,為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比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就明確指出:“主動開展文化事業產業,強化政府投資,逐漸形成全方位的公關文化服務體系。”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公共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提供了便利,且隨著社會的進步,省、市各級領導干部對公共圖書館發展更加重視,并加大了人力、物力等的投入力度,不少圖書館開始進行獨立建制,為圖書館集群化管理的有效進行提供了良好條件。
其次資金,國家對集群化管理實施給予了資金支持,要想快速有效的實現圖書館集群化管理,除了需要先進的設施設備、良好的館舍,還需要優秀的管理人員,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隨著資金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公共圖書館創新了網絡建設,管理服務實現了網絡化。國家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關注與重視,使其提升了對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為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集群化管理的實施提供了更多助力。
最后人力,國家對集群化管理實施給予了人力支持,圖書館建設與管理既需要政策、資金支持,又需要人力支持,先進的設施設備、良好的館舍、網絡化管理系統都離不開專業人才支持。在我國發達地區,不少公共圖書館創建了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圖書館集群化管理的實現提供了眾多幫助,不僅健全了集群化管理管理體系,而且完善了服務體系,推動了圖書館健康發展,可見,人才是影響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公共圖書館應大力加強人才的培養工作。
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體系結構松散、資源不集中、管理分而治之。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環境越來越復雜,此種形勢下,公共圖書館發展對資源整合、網絡技術運用、服務體系創新的依賴性越來越高,這已經成為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公共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可以有效調整服務體系結構,改進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
(一)優化圖書館服務體系
滿足廣大人群多樣化需求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作用,為了促進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的實現,需要加強資源、管理與服務體系的有效聯系,在此基礎上建立協同網絡,促進公共圖書館管理自主化的實現,促進公共圖書館整體服務能力、管理質量的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優化,需要依據時代發展要求與網絡技術,建立網絡化服務。除此之外,還需充分發揮中心圖書館的作用,即加強與各成員管的合作交流,工人分析研究集群化服務體系,保障可以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滿足廣大人群需求,從而促進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實效的提高。
(二)創建信息資源管理平臺
在信息資源網絡發展環境下,所有成員館都應創建信息資源管理平臺,即在充分了解與掌握信息管理技能與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創建信息資源管理平臺,通過科學技術方式實現基層公共圖書館技術轉型,使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逐漸網絡化與技術化,提升技術水平,吸引更多讀者,進而提升經濟效益。信息資源管理平臺的創建,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便利,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也就是說廣大人群掌握著主動權,這在很大程度上為集群化管理帶來了挑戰,對我國公共圖書館健康發展的實現有著重要意義。
(三)加大館內資源整合力度
館內資源是公共圖書館健康發展的基礎,在網絡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可以從多個途徑獲取自己所學的信息資料,面對此種形勢,傳統觀念的公共圖書館要想保持自身特長,實施資源集群化管理,就需要加大館內資源整合力度,即各成員館應在充分了解與掌握高科技技術的基礎上利用其整合、拓展、共享公共圖書館集群資源,并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集群資源整合影響力,真正推進信息共享。此外,還需以聯合目錄、館藏等方式對館內資源進行宣布,從而提升館內資源整合質量,真正促進信息資源共享的實現。館內資源的有效整合,可以豐富公共圖書館的資源信息庫,為廣大人民群眾查閱文獻資料提供便利,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不斷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活,從而推動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的實現。
(四)強化專業指導及行業管理
公共圖書館要想順利實施集群化管理,就需要創建健全的集群化管理平臺,并利用該平臺有效管理各成員館,包括配置信息資源、培養優秀人才、指導專業業務等,促使各成員館不斷進步,并促進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健康。專業指導及行業管理的實行,需加強所有成員館的合作交流,且所有成員館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應依據集群化管理進行創建,并依據當地區域實況進行制定。在各成員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的過程中,對其中不足之處,其他成員圖書館應提供相應的指導意見,每個成員館都可以學習其他成員館的優秀管理經驗,促進一個有效合理、共同進步的管理模式。此外,政府也應在充分了解與掌握各區域公共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實況的基礎上為其配備一定的指導部門,有效考核、管理整個公共圖書館集群化管理體系,以便及時指正偏差之處,保障公共圖書館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五)注重專業人才培養
在我國,公共圖書館要想快速實現集群化管理,就需要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所以,為了保障公共圖書館管理的有效進行,還需要創建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不斷為圖書館培養優秀人才,為圖書館集群化管理的順利實施提供助力。第一,當地政府應給予高度支持,加大公共圖書館專業人才培養力度,主動學習、借鑒其他地區的優秀經驗,積極改善現存人才培訓機制,不斷開闊人才視野,提高人才質量;第二,公共圖書館應提升培養集群化人才的意識,依據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學習、吸收區域之外的圖書館培養人才的優秀案列,以業內培訓與人才招納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圖書館;第三,公共圖書館應在充分了解與掌握集群化管理實際需求的基礎上訓練館內人員,以培訓、講座等方式提升館內人員的工作質量與專業水平,為公共圖書館實施集群化管理提供助力。
總而言之,公共圖書館實行集群化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既可以優化服務體系,整合信息資源,提高服務水平,又可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推動圖書館健康可持續發展。但集群化管理的實施是一個循序漸漸地過程,需要在充分了解與掌握集群化管理概念的基礎上依據公共圖書館發展實況制定合理科學的實施策略,充分發揮集群化管理的積極作用,為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健康發展鋪墊基礎。
[1]譚舒.基層社區圖書館的總分館制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刊,2009(09).
(作者單位:鄭州圖書館)
司楊(1987-),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鄭州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