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軍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申 軍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解決有效供給,發展現代農業,迫切需要培養一大批具有較強市場意識,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本文借鑒國外模式,探究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方面的背景及內涵,意義,模式。以期加快我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路徑選擇。
新型職業農民 政策 培訓 立法 政策扶持
(1)提出背景:2004——2013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的“十連增”。但主要農產品供求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農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解決有效供給,構建農業經營體系,發展現代農業,迫切需要培養一大批具有較強市場意識,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實現農業現代化轉型才有可能。所以黨的十八大報告和2012年、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均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
(2)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生產為職業、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且達到一定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簡單點來說就是有新理念、懂技術、會經營,把農民作為職業的新型人才。
(3)新型職業農民主要類型:新型職業農民具體來說可分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種類型。
1、“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家庭生產經營為基本單元,充分依靠農村社會化服務,開展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和組織化生產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主要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等。
2、“專業技能型”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在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中,專業從事某一方面生產經營活動的骨干農業勞動力。主要包括農業工人、農業雇員等。
3、“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在經營性服務組織中或個體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主要包括跨區作業農機手、專業化防治植保員、村級動物防疫員、沼氣工、農村經紀人、農村信息員及全科農技員等。
(1)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現代農業已發展成為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產業體系。許多農民不會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生產工具,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人才青黃不接,農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培養一大批具有較強市場意識,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現代農業發展才成為可能。
(2)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業經營體系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大農業勞動力數量不斷減少、素質結構性下降的問題日益突出。以婦女和中老年為主,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過50%。60%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不愿意回鄉務農。今后“誰來種地”成為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確保農業發展“后繼有人”,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業有效供給的需要。盡管糧食生產實現了“十連增”,但未來“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問題嚴峻,全面提高務農農民的素質,讓十幾億中國人吃飽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還得依靠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民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農業問題才能得到解決,糧食安全才能有效保障。
(1)政府主導,主體多元的日本、韓國為代表東亞模式。在國家的立法之下,以政府為主導,以不同類型培訓主體為引導,多目標、多方向和多層次的農民教育培訓模式。日本二戰后,農村人口密度持續下降,日本政府把發展農業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作為解決農業生產效益低下的重要舉措。
(2)校企參與,互聯網傳播,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歐模式。培訓主體是農業培訓網,信息量大且不受時空限制。新型職業農民不僅需要具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還需“持證上崗”。即“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3)“三位一體”+信息化,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模式。以規模化經營和農業機械化耕作為主,構建完善的農業科研、農業推廣和農業教育三位一體的農業科教體系。
(1)加強農民職業教育單獨立法,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國尚未針對農民職業教育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
(2)健全培育體系,創新培育模式,實現按需施教。以新型職業農民示范市(縣)為抓手,構建“以點帶面”的培育模式,根據各類培育主體(高校學生、留守農民、返鄉農民等)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培訓內容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和當地產業特點,培訓形式由“課堂授課式”為主改為“現場指導式”為主,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師資隊伍準入制度,改變外源供給與內在需求的錯位相接的問題,提高培訓的實效。
(3)構建長效激勵機制,提高政策扶持的針對性。建議建立嚴格的職業資格準入制度,使有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真正享受到扶持政策帶來的便利和優惠,并在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方面和城鎮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只有安心才能樂業。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美麗鄉村,增強農村吸引力。農村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時一定要以促進農業生產、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原則,重點建設道路、橋梁等交通系統,不斷提升農村社區服務功能,增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吸引力。
[1]蘭澤隆.國內外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概述[J].教育學文摘,2015(5):157.
[2]農業部辦公廳.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方案[Z].農業部,2012(8).
(作者單位:望奎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