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靜怡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試論網絡自制IP劇的變化特點
曹素靜怡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在IP熱潮的影響下,網絡自制IP劇成為影視界的一個新現象。經過幾年試水和發展后形成了其自身特色,它經歷了從原創IP到二次改造IP的改變,在敘事結構上也從去中心化回歸傳統,題材從同質化走向多元化。
IP;網絡自制劇
網絡自制劇發展以來,出現了不少熱門劇集,例如早期的《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匆匆那年》,以及躋身“10億俱樂部”的《盜墓筆記》、《無心法師》、《太子妃升職記》等“超級網劇”。而網絡自制劇的井噴式發展離不開“IP”這個重要的推手。網絡自制劇與IP 的結合,即“網絡自制IP劇”成為視頻網站發展中的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2014年之前的網絡自制劇大多以視頻網站原生內容為主,即獨立組件創作團隊,聘請專業的編劇寫劇本,控制自制劇的每個環節,自產自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搜狐視頻出品的《屌絲男士》。《屌絲男士》由大鵬執導,編劇由@李亞有鴨梨、@正宗好魚頭、@所長別開槍是我、@銀教授等微博段子手聯合擔任。在播放量不斷激增的同時,橫掃各大社交網站的熱門話題和話題榜,成功打響了自己的品牌。搜狐視頻主導投資延續《屌絲男士》系列IP的大電影《煎餅俠》于2015年7月17日上映,獲得不俗票房。《屌絲男士》成為名副其實的“互聯網第一現象級IP”。
2014年開始,中國影視界興起了IP熱。IP 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網絡文學、網絡游戲、動漫等都可以成為 IP 改編的資源,但目前聚焦在對網絡文學小說的改編。一個熱門IP具有自己的品牌并且擁有了一批穩固受眾群,它本身就自帶關注度,成熱門話題,這是它先天的優勢。網絡自制劇與IP都具有天然的互聯網屬性,網絡自制劇對于IP 的開發自然更加多與廣。在 “互聯網 +” 的時代下,影視行業與新媒體、金融資本深度融合,為 IP 資源的內容開發和版權運營提供了條件。2014年開始,視頻網站和傳統影視公司都開始瘋狂購買IP,尤其是幾大龍頭視頻網站如樂視、愛奇藝、優酷土豆更是對IP進行了大量囤積,市面上最好的網絡小說版權已經被搶購殆盡。雖說IP資源在近兩年內遭遇過度和無序的開發,但這股熱潮至今還未褪去,“超級IP劇”仍是各大視頻網站的戰略王牌。至此,網絡自制劇從原創IP走向二次改造IP,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網絡自制IP劇。
“任何一種電視劇的敘事模式都必須是通過合理的敘事結構連綴全劇,營造特定的社會氛圍,形成某種特定的生活傾世,敘述和展示活動于其中的人和事。”然而,網絡自制劇不同于傳統電視劇,它的特點是每集由若干個小故事片段平鋪排列,片段與片段之間沒有緊密的邏輯聯系,每集之間也沒有劇情上的粘連,獨立成片,時長10-20分鐘。這意味著平均一兩分鐘就要完成一個片段的敘述,時空轉換快速頻繁。這種混亂跳躍的時空安排從整體上削弱了故事性,打破了傳統電視劇的時空結構,解構了傳統敘事中的時空邏輯。同時,碎片化的敘事結構阻礙了故事情節的完整表達,解構了“劇”的靈魂。
段子式的網絡自制劇在一開始的幽默惡搞的確能給網民帶來一定的新鮮感,但長此以往,這類去中心化、碎片式、情節弱化的網絡自制劇自然留不住觀眾。2014年搜狐視頻面對小成本段子劇和雷劇泛濫的情況,出品劇情長劇 《匆匆那年》,此劇由青春網絡小說家九夜茴的同名小說改編,共16集,每集50分鐘左右,單集制作成本超過百萬,制作水準打破了傳統電視劇與網絡劇的界限,收視量和口碑齊飛。此劇成為優良網絡自制IP劇的開端。
現在的網絡自制IP劇主要是指對網絡小說的改編。網絡小說本身就具有著很強的敘事性和可改編性。首先,網絡小說具有很強的通俗性。網絡是誕生“俗文化”的基地,網絡小說作為網絡文化的產物,使用的是平民化的敘述語言,故事情節也較貼近當下人的生活,這使得它在轉化為影視作品之前就非常接地氣。其次,網絡小說更具戲劇性。網絡小說不同于傳統文學作品具有厚重的文學性,它更大程度上是以懸念和戲劇沖突來吸引讀者。這與電視劇創作規律大致相同,即“主要通過沖突、危機等戲劇因素和波折起伏的故事吸引觀眾”,為電視劇的情節改編提供了便利。2016年大熱的網絡自制IP劇《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最好的我們》、《余罪》等不同于以前段子喜劇的碎片化和解構性,而是通過一條故事主線,展示故事中各種人物的活動和性格。
相較電視傳播,互聯網上的傳播話語是多元而自由的,受眾的思想也更為開闊,但是中國視頻網站自制劇在發展之初卻陷入題材同質化的窠臼。尤其是2014年以前的自制劇基本是以喜劇、無厘頭為主,制作成本低廉,互相模仿痕跡嚴重。然而,據統計,在2014年上半年,網絡自制劇的喜劇比重已經降低到1/3,網絡劇制作的題材和主體思路越來越開闊,涵蓋青春偶像、都市情感、懸疑、科幻、穿越、推理等。這一現象在2015、2016年表現的更為明顯。有以《靈魂擺渡》、《探靈檔案》為代表的靈異超能力題材;《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為代表的青春偶像題材;《心理罪》、《他來了,請閉眼》為代表的懸疑破案題材;《太子妃升職記》、《拐個皇帝回現代》為代表的古裝穿越題材;《盜墓筆記》、《老九門》為代表的探險題材。內容差異化成為網絡自制IP劇的突圍之路。
首先,這與IP本身的多元化分不開。網絡小說的故事題材娛樂性高、內容多元化,多數富有時代氣息。且網絡小說寫手們不斷地在進行著新的創作和突破,網絡小說題材庫可謂海量,對網絡劇改編來說是“供大于求”。其他類型的IP資源更是多元化,有游戲、綜藝、漫畫、品牌、音樂,這為網絡自制IP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其次,這與各大視頻網站的定位有關系。經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優酷主打青春愛情搞笑劇,搜狐偏都市劇,而樂視傾向性愛穿越劇,愛奇藝選擇了大熱的懸疑推理劇情。視頻網站通過不同的定位形成網站特色,打響招牌。
[1] 藺方博.網絡自制劇發展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
[2] 盧蓉.電視劇敘事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6
G434
A
1672-5832(2017)10-0096-01
曹素靜怡(1992-),女,漢族,湖北十堰人,傳播學碩士,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方向:電視藝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