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靜
(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的形成原因及其引導
王寒靜
(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互聯網時代的輿論表達變得越發的復雜和多樣化,網絡輿論中非理性表達的存在給社會的安定和諧帶來了負面影響,要想維護社會的良性運行,就需要政府了解網絡社會中不和諧因素存在的原因,并且制定相應的引導機制,創造一個和諧的網絡環境,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政府引導
互聯網絡的角色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豐富,各種社交網站,手機APP的開發和利用帶來了更加頻繁和復雜的互聯網絡交流,快速的網絡傳播可以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使得信息交流更加的便捷。但是同時網絡的特性為網民的表達提供了一層屏障,也就使得一些不負責任的非理性的表達越來越多。近年來,在網絡上“鍵盤俠”“網絡噴子”這樣的詞匯屢見不鮮,這些熱門詞匯指向的都是對網絡上非理性表達的不滿。互聯網絡作為互聯網時代公眾表達的重要渠道,要努力塑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對于這些非理性的輿論表達,就需要政府建立一定的機制進行良性引導。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的話語,網絡謠言主要體現在網民對所關注事件的情緒化的表達上,針對某項社會事件在缺乏理性思考的前提下而進行的話語表達,一些沒有事實根據以及帶有強烈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流傳速度極快并且帶有突發性,這些網絡謠言的存在會對社會的正常運行秩序帶來不良影響。例如在2015年流傳甚廣的關于“娃哈哈肉毒桿菌”流言造成當年娃哈哈集團市場銷量大幅下降,部分產品遭受高達20億元的損失。
網絡暴力主要是指在網絡上發布一些具有傷害性侮辱性的言論、圖片或者是視頻等,這種網絡暴力行為會對當事人造成名譽上的損害,更有甚者會帶來經濟或人身安全上的損害。在現代網絡環境中,網絡暴力無處不在,我們常常所說的“噴子”“鍵盤俠”等詞匯就是網絡暴力的衍生品。
人肉搜索是類比于我們常用的各種搜索引擎的一種稱呼,主要指的是一種網絡現象。在龐大的網絡世界,如果出現某一個令廣大網民群眾感到好奇或者是氣憤的事件,在氣憤或者獵奇心理的驅使下人們會去調查這個事件主角的身份,在網絡隱匿性的保護下,相關知情者會將事件主角的相關信息在網上掛出來,隨著轉發和關注的人越多,通過不同的網民挖出的信息以及隱私就會越多。這種通過網民之間不停的爆料而獲得信息或隱私的過程和現象就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不僅能夠搜索出相關人的姓名照片這種基本信息,甚至是身份證號,工作單位住址,銀行卡號等等這些隱私都能夠被搜索出來公開掛到網上。
網絡自身具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性就是隱匿性,互聯網絡為我們搭建了一個虛擬的世界,真實的自我和生活隱藏在網絡的背后不被人所發現,在虛擬世界中對自己的言語所需要承擔的風險降低,使得人們更加傾向于大膽的表達自我,釋放自己的情緒,這樣人們在網絡上的表達也就更加容易變得情緒化,缺乏冷靜分析和理性判斷。
網絡的另一個特性就是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相比于電視、報紙、雜志和廣播這些傳統媒體來說,互聯網絡作為新媒體是一個新興事物,其發展歷程也不過幾十年而已,但是就是這短短的幾十年時間,互聯網的發展是令人驚嘆的,其影響力迅速席卷全球,全球互聯網絡的搭建和暢通使得網絡事件的影響能夠在短時間內大范圍的傳播。
網絡環境的復雜性包括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客觀方面主要指的是網絡媒體的商業化運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網絡媒體要想獲得利潤就需要增加廣告的投放量,一個網站能否獲得商家廣告的投放與這個網站的點擊量密切相關,對點擊量的追求極易導致各種所謂“精華帖”的出現,通過夸大,甚至是捏造的方法來吸引網民的關注,嚴重的扭曲事實,利用有煽動性的文字或者圖片和視頻影響網民的看法和情緒。
主觀方面主要是指網民構成的復雜性所帶來的表達的復雜化。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依然以中等學歷群體為主,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占比分別為37.0%、28.2%。如果按職業劃分網民結構,學生群體占比最高,為最主要的網民群體之一。中等學歷群體以及學生群體這兩大群體對海量信息進行甄別的能力有限,特別是學生群體由于長期處于校園生活中,對復雜的社會生活接觸較少,而且學生也是一個富有理想主義的青年群體,所以在網絡輿論中很容易被打著“熱血”旗號的富有煽動性的輿論所影響。
由于網絡媒體在傳播上的特點,網絡輿論的影響范圍特別廣泛并且傳播速度非常之快,當某一個社會事件發生后,不同的人會對這一事件產生自己的看法,相同或者相似的看法通過快速的大范圍傳播會集結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輿論傾向,由于傳播速度快,所以輿論傾向的發生常常表現出突發性的特點。
突發的大規模的輿論傾向如果不能為相關部門所及時發現并且采取合理的手段進行引導的話,就很有可能會被有不良企圖的媒體或者利益方所利用,從而使得輿論成為利益集團擴散自己影響力的工具,或者是在大范圍內形成扭曲事實的網絡謠言。
輿論表達是網民將自己內心關于某件事情的看法表達出來,形成自我看法的過程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也是一個心理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周圍輿論的影響,而在網民形成自己的觀點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由于“從眾心理”的影響放棄自己原來的想法,默認或者附和主流的輿論傾向。因為這種心理的影響,部分群眾會在缺乏自身的理性分析判斷的情況下盲目跟隨輿論導向妄下定論,這是一種非理性表達的突出表現,所以“從眾心理”是非理性表達的重要心理因素。
(2)當環境溫度為恒定時,求得混凝土測點A處中心點和頂部溫度的變化規律;得出在不同厚度的監測點溫度變化,其余條件如(1)設置。
(1)實事求是原則
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指導下解決問題時,首先是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承認事物發展的規律性,針對網絡非理性表達的分析,首先要明確網絡這一新傳播媒介的發展規律,明確網絡表達的特性。針對網絡上存在的非理性表達所帶來的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事件要承認其客觀存在性,不可采取一味掩蓋的方法去應對,要承認其存在性,分析其發展規律,順應網絡發展規律特征,這樣才能有效的對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進行良性引導。
(2)主動出擊原則
作為新興傳播媒體的網絡其一大特點就是傳播速度非常快,在網絡上流言的傳播速度總是比真相的傳播速度要快得多,在很短的時間內,網絡流言就能夠產生大范圍的影響,鑒于網絡流言傳播的特性,政府的引導要遵循主動出擊的原則,不能坐以待斃,等到流言已經在大范圍內產生不良影響的時候才采取引導或控制措施,這時候很有可能為時已晚,所以要采取主動出擊的原則。
(3)平等交流原則
網絡是一個人們進行交流的平臺,在網絡上不管是處于什么社會階層的人都擁有相同的進行意見表達的權利,這是網絡這個平臺的一大優點,在這個環境中每個人也都非常重視自己進行表達的權利,在這個表達環境中可以不用顧及職業、年齡、性別等給自己帶來的社會性色彩去自由的進行自我表達,所以在對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進行引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到這一特點,要遵循平等交流的原則,不能以一種政府高高在上的姿態去進行強硬的控制,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1)“疏而不漏”的監管體系建設
建立一個完善的監管體系首先要從法律法規的建設開始,健全的網絡輿論法律法規體系是一個完善的監管體系的最基本保障。針對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的引導,不管政府采取什么樣的行為都至少要有法可依,這樣才能在監管活動中做到有法必依。當前我國在網絡謠言甚至網絡暴力帶來的傷害中仍然有很多人不能從法律的角度維護自己的合理權益,很多的網絡案件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會不了了之,這些都體現了相關法律法規的空白。只有健全了法律法規體系才能夠一方面抑制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一方面保護網絡輿論受害者的合理權益。
隨著手機網民的增多,對于網絡運營商的監管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有線寬帶,同時也要重視手機網絡的發展,移動設備的增加帶來的不僅僅是網民的增加,同時也有網絡傳播影響范圍的擴大。從源頭上控制和約束網絡不良輿論的擴散就需要各網絡運營商的支持和協助,加強網絡硬件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網絡輿論追蹤建設,讓散播不良輿論引發重大社會影響的違法行為無處可逃。
(2)信息透明公開,重視政府主流網絡媒體建設
不論任何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都會面臨著失真的風險,在網絡傳播中,由于網絡的匿名性和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會經過不同的加工,而且在獵奇心理以及從眾心理的影響下,越是經過戲劇加工的信息越容易吸引人們的眼球,這樣就會導致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事件進一步升級,流言止于公開,要想有效制止網絡謠言就需要進行信息透明化公開化,信息透明公開并不僅僅是指政府的政務公開,對于有可能引起社會恐慌的社會事件,也要有權威的政府部門進行信息公開,防止網民過度揣測,傳播謠言,最后釀成無法控制的后果。
信息的透明公開要有一個合理有效的網絡平臺,這就要求政府加強主流網絡媒體的建設。要增強政府部門在網絡世界中的話語權不僅要進行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注重網頁的布局設計還要注重硬件上服務器的建設,減少網民點擊時的網站反應時間。同時,還要加強對一些主流新聞網站的監管,比如人民網、新華網等,通過利用綜合性的新聞門戶網站的影響力,加強政府話語權。隨著移動設備的增加以及微博、微信用戶的增長,政府部門還要注重官微、官博的建設,在信息公開的同時塑造一個親民活潑的官微、官博形象。
(3)凈化網絡商業環境
對于網絡媒體來說,其獲利的基本模式就是增加自己網站的點擊量從而可以獲得商家廣告的投放,在現代的網絡環境中,網站的質量是良莠不齊,對于新興搭建起的網站來說要想獲得龐大的點擊量就不得不利用“眼球經濟”來獲取網絡暴利,這在現在的網絡商業環境中屢見不鮮。通過一些跟正文一點關系都沒有標題或者是煽動性的文字和圖片吸引網民的閱讀和轉發來增加自己網站的點擊量,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低素質的文字圖片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網絡謠言也隨之出現。
網絡的運營離不開商業化的運作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對于一個公開的網絡環境來說,政府要對低素質的網站進行監管和改造,對不同的網站采取分級制度,同時網站的運營者也要加強社會責任意識,凈化青少年眼中的網絡世界。
(4)重視宣傳,培養理性公民
政府對于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的引導還要注重宣傳的作用,在我國網民的構成中,學生群體的占比非常之高,是我國網民群體的主要組成之一,要加強學校的宣傳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網絡輿論非理性表達會帶來的重要后果,不要讓心智發展不成熟的學生成為網絡暴力事件中主要群體。針對其他網民群體要注重理性公民的培養,理性公民的培養是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管是針對什么學歷水平的群體都要通過宣傳教育加強網民的思想教育,貫徹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只有學會了辯證的分析方法,網民群體在面對網絡上沸沸揚揚的社會事件時才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理性分析,這樣也就減少了在網絡上情緒化的非理性表達。
[1] 郭晶.網絡非理性輿論中的網民心里探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42-45
[2] 關文波.政府應對網絡輿論的問題及其策略[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6:10-11
[3]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160 803367337470363.pdf 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研究報告
G206.2
A
1672-5832(2017)10-0097-02
王寒靜,女,漢族,湖北孝感人,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