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新課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李娟娟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教學也掀起了改革的熱潮。然而,文言文作為語文課程的重點內容,其教學改革卻進展緩慢,實際教學中“少、慢、差、費”的低效狀態依然存在。本文簡要介紹了當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因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新課標教學理念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文言文教學策略。
新課標 初中語文 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漢語中的主要書面語言,凝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文言文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新課標文言文教學的總目標則是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然而,受長期應試教育影響,目前,初中語文教師們普遍缺乏對文言文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在實際教學中,為數不少的教師還在沿用“朗讀-釋詞-翻譯-背誦”的傳統文言文教學模式,課堂上“滿堂灌”,課后大搞“題海戰術”。被動、無自主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們喪失了學習文言文的激情和興趣,致使初中文言文教學呈現出教師不愿意教、學生不愿意學的現象,成為語文基礎教學中的“重災區”。
(一)教師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首先,教師們在文言文教學目標的設定上存在著偏差,許多教師以學生能掌握考試重點內容為教學的首要目的,忽視文言文教學對學生思想品格和人文修養的熏陶作用,課堂教學時對考點知識講解占用大量時間,使得新課標的“三維目標”難以落實。其次,大多數教師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自己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放在字詞的解釋和句子的翻譯上,奉行“字字過關、句句落實”的八字真經,沿用傳統的“滿堂灌”模式。此外,部分教師對古代文化知識的了解相對匱乏,其文言修養無法滿足新課標下文言文教學的需要。
(二)學生學習存在問題分析
其一,初中生對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缺乏明確認識,他們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僅僅將學習文言文當成了升學考試的內容之一,并沒有認識到其對傳承古代歷史文化,培養自身語文素養及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意義。其二,初中生文言知識積累較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普遍較低,積極性不足,這一方面是由于文言文成文背景與當前社會環境有差異,詞義語法也和現代漢語存在差別,學生不易學習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課堂上“滿堂灌”,課后強制要求背誦,進而使學生產生了畏難心理和抵觸情緒。此外,當前社會上缺少學習文言文的外在環境,不利于學生們對文言知識的鞏固,也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教師教學對策
首先,教師們應該改變應試教學觀念,在文言文教學目標的設定上,要緊緊圍繞新課標要求的“三維目標”,對文言文所包含的人文價值進行深挖和延展,并要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其次,教師們應該結合新課標理念和要求重新審視傳統文言文教學模式,革新文言文教學的方法:①要重視“誦讀”教學的作用,教師應該發揮示范作用,通過自己有感情地誦讀來影響感染學生,鼓勵學生跟讀、一起讀,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文言文的語境之中,增進他們對文言文課文內容的理解,如《記承天寺夜游》文中“庭下如……,蓋竹拜影也”學生較難理解,教師誦讀時讀為:“咦,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哦!蓋竹拜影也”,通過加入這兩個感嘆詞,學生理解句意容易了許多;②要注重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的應用,通過設置問題和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如《傷仲永》教學中可以設置幾個問題:“傷仲永”的“傷”為何意?誰在“傷”?“傷”什么?為什么“傷”?上述系列問題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引領他們讀文品詞,也通過問題將文章的主線串聯起來,便于學生領悟主旨,再如《出師表》教學中用多媒體播放《三顧茅廬》、《白帝托孤》等視頻片段來導入新課,創設情境,通過生動形象的圖像資料來吸引學生,可以把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出來;③要加強“作畫”、“仿寫”等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如《刻舟記》教學中,教師可先讓根據課文內容作畫或擺模型,然后課后再要求學生結合生活中類似的精美藝術品進行仿寫,使他們對文言知識的“死學”轉變為“活用”。此外,語文教師們還應利用課余時間博覽群書,專研新課標教學要求,關注文言文教學改革動向,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人文素養。
(二)學校管理建議
首先,學校應該提高對文言文教學的重視程度,增加校圖書館中的古典名著圖書數目,加強語文教師的培養工作,多組織教師開展文言文教研活動,并結合實際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如利用家鄉歷史名人故事開發校本課程來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其次,學校要多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與展示自我的機會,如開展文言文仿寫、課本劇表演、知識競賽等容易舉辦且學生參與度高的課外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此外,學校還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在校園內張貼歷史典故圖片、古典詩詞,組織師生誦讀經典文言篇目等來營造良好的文言文學習氛圍。
[1]趙欣.中學文言文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4.
[2]段云.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問題與出路[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6(10):45.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