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超 郭 霞 史葉婷 寧 峰 陳春蕾 李華周
高校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能力培養探究
許 超 郭 霞 史葉婷 寧 峰 陳春蕾 李華周
學術論文是對研究成果的科學記錄,其中英文摘要更是對全文內容的高度總結。目前,高校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仍存在著諸多問題,這極大地影響了論文的質量。本項目將就此現象進行科學研究,從詞法、句法語法、思維三個層面對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技巧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和途徑,提高英文摘要的寫作能力。
學術論文 英文摘要 翻譯辦法
摘要旨在為文獻內容提供梗概,是站在客觀角度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原則上講,英文摘要的撰寫與中文摘要有諸多相似之處,但由于英語獨特的行文結構、語言背景,所以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特別予以注意。本文將對英文摘要中的常見錯誤加以分析歸類、探究出英文摘要的寫作技巧,進而培養學生的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能力。
作為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應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英語的語體特征,特別注意中英文在詞匯、句式、語態上的不同。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在語體風格上概括地表現為詞匯上的單義性、專門性、書卷性;語句上的復雜性、被動性;語篇上的邏輯性、客觀性[1]。筆者通過收集一定數量的英文摘要,歸納分析出作者在編寫中常見的三方面錯誤:
(一)詞法不準確
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撰寫,相比于普通的英文摘要有著較大差異:在詞匯層面主要表現為用詞簡潔正式、使用專業術語。比如,想要表達“比較”的意思時,學生思維模式比較固定,常用“compare with”來進行表達。然而,此舉卻增加了句子長度,違背了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簡潔性的原則。相較于前者,“over”的使用不僅縮短了句子長度,而且省去了非謂語形式的變形,是文句顯得簡單明了。
(二)句法、語法不準確
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撰寫在句法和語法層面的主要特征有兩個:被動語態和穩定性結構的使用。但目前,高校學生在此方面的表達還仍有欠缺。被動語態的使用可以增加文章的客觀性,使表述更嚴謹正式。需要指出的是在進行學術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應學會運用-ing非謂語形式、各類短語、獨立主格結構等穩定性結構來代替定語從句。因為這些句型在表達語義近似的情況下,會使得句子顯得更加緊湊。但上述提到的句子結構在摘要中使用的還不頻繁,這表明學生還沒有真正掌握表達科學概念的正確語句形式,沒有形成良好的表達習慣。
(三)思維習慣差異[2]
英漢兩種語言,分別屬于印歐語系和漢藏語系,這就導致兩者除了在文本層面存在較大差異,在思維層面也有很大的不同。中文是一種螺旋式思維,形式上注重意合,而英文屬于直線型思維,在語篇上注重邏輯推理,形式上注重形合。因此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注意使用恰當的邏輯連接詞、代詞來增加句子的邏輯性。目前,由于思維習慣差異,學生寫出現類似于“Using this circuit diagram , short circuit can be avoided.”這樣的含有垂懸現象的句子。
英文摘要在寫作的過程中,除應符合一般文摘所具有的規定外,還必須考慮到其特殊要求與需要。這就要求作者掌握扎實的知識與寫作技巧,從而撰寫出符合國際學術交流、文獻檢索的寫作規范的摘要。根據筆者對英文摘要的寫作技巧探究,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辦法和建設性的建議。
(一)加強學生學術英語基本能力的培養
1、運用準確正式的詞匯
在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中,詞匯的要求是簡潔、正式、準確、避免冗繁,因此在撰寫摘要時要注意使用正式的動詞(terminate)代替短語動詞(end up);要避免使用生活用語和縮略語,以增強科學性和嚴謹性;用名詞或弱勢動詞代替強勢動詞,以此來穩定句子結構。
2、注意語法與句法的嚴謹表達
學術論文主要用來闡述客觀現象和學術真理,英文中被動句使用得較為普遍。而漢語中則較多使用無人稱句或以“人們”、“大家”為主語的句子,在翻譯時要改為被動句或以it為形式主語的句子。同時,在寫作時要注意時態的選擇。學術論文中常使用的時態為一般現在時或一般將來時,而其他時態較少使用。學術論文要求句法完整而嚴謹,因此經常出現多個分句并列、復合句中從句套從句的現象,祈使句、it句型、動詞非謂語也頻繁出現。為使句子嚴密、緊湊,可以使用各類短語,如with短語、形容詞短語、分詞短語等;使用獨立主格結構;使用各種從句,尤其是定語從句。
3、培養學術英語的思維習慣
培養學術英語的思維習慣第一步必須要記憶。大量的記憶、背誦純英文的文章對于培養語感有很大的幫助。第二步就是在翻譯時要用英文列提綱、翻譯,不要逐字逐句對應中文,同時保證中心意思表達無誤。總的來說,想要合理規避一定要為自己創造英語氛圍。具體到學術論文摘要的翻譯時,可將翻譯分為兩步,第一步為句子翻譯,先將中文句式按照英文的語序做調整,然后進行翻譯。例如:原文:防擴散的出口控制體系。調整句式為:出口控制體系,防擴散(分析:“體系”是中心詞,“防擴散”與“出口控制”均為修飾詞,但前者與中心詞的修飾關系較遠,在英文中應后置,故作如上調整。)翻譯:export control system of non-proliferation.第二步為段落翻譯,即在句子翻譯基礎上,根據代詞,邏輯關系等整合句子,省略重復表達,使文章更簡潔。學術英語思維的培養除了要刻苦研讀英文文本還要掌握以上技巧。
(二)拓展學術英語寫作課程的學習與實踐
1、加強學術英語寫作課程的系統性
學術論文的寫作要求論文作者注意到漢英兩種語言在詞匯、語法、修辭以及科技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區別,還應考慮到國際學術交流、文獻檢索的通用寫作規范。[3]須具有扎實深厚的英文表達功底,熟練掌握英文的措辭遣句特點,詞語搭配標準句式規范,按據科技英文的行文規范靈活地進行翻譯。[4]為此,高校應開設與科技論文寫作相對應的英語課程。在提高大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而且擴展學生的檢索范圍。高校學生大多數沒有經過專門的學術論文寫作訓練,因此有很多學生對論文摘要的作用、目的、功能缺乏正確的認識。而學術論文英文摘要不僅要表達準確,而且其中必然有大量的專業詞匯,利用電腦翻譯或者非本專業的人士翻譯,容易產生望文生義的錯誤,很難完全傳達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2、培養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
文獻檢索是科技論文寫作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英文摘要翻譯過程中,同樣可以通過中國知網的檢索網站,找到相同或者類似的英文翻譯進行參考。借鑒外文文獻中的語言表達、語法規范和思維模式[5],加強學生相關的科學思維訓練,增強對學術論文的文體特征的了解。例如,學生可登錄Springer Link,IEEE, Engineering Village,ProQuest,EBSCO數據庫ASP等網站查詢權威學術論文,學習其行文結構,邏輯連接;積累典型表達并背誦。積少成多的學習對日后的學術論文寫作一定大有裨益。
作為論文寫作的核心部分,提高英語摘要的寫作水平勢在必行。高校學生應從多方面入手提高英文寫作水平,努力培養英語思維模式。只要堅持不懈,勇于實踐,大膽創新,勤于鉆研,善于總結,就必然會有所收獲。希望本文的論述會對高校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有所幫助。
[1]趙秀鳳.語體研究與體裁性寫作教學[J].外語教學,2004(5):75~78.
[2]沈育英.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特點及寫作[J].中國科技翻譯,2001(5).
[3]呂劍琴.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特點[J].中州大學學報,2003(7).
[4]郭雪珍.科技論文英文摘要語言應用常見問題[J].編輯之友,2011(8) .
[5]楊秀麗.從“中式英語”翻譯看漢語思維的干擾[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9(4).
(作者單位:太原科技大學)
本文系山西省大學生創新項目“高校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技巧探究及小型語料庫建設”(2016285 )資助;指導教師: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