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莉 陳文靜
文學視覺下的藝術設計研究
夏 莉 陳文靜
藝術設計在當代中國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層次、素材、涉及領域等方面都展現出了別樣的風采。中國文學從本質上來講也講究藝術美,藝術設計的素材以及設計靈感很多來源于中國文學,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共同發展。藝術設計主要是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展示出物體的美感,而文學則主要是在靜態方面。藝術設計有著一定的原則,文學同樣也是如此。在文學的視覺下研究藝術設計,開拓藝術設計的發展方向以及設計靈感十分重要。本文將從文學的視覺下來談談藝術設計的發展以及借鑒方向。
文學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詩詞歌賦等等都屬于文學的類別,不同類別的表現形式有著差異,但是其主要目標就是通過相應的文學手法體現出作者的情懷以及反映時代內涵,并讓人們接受。藝術設計究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藝術的表現手法來讓物品更好地展示在人們面前,為人們所接受,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例如文學當中經常用到一些修辭手法、排列布局與藝術設計的空間構造在某些方面可以進行更好的融合。從文學的角度出發,利用文學的相關表現手法,促進藝術設計的發展,提升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以及厚重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與方法。
在讀書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強調抑揚頓挫、跌宕起伏,興文過程也需要層次分明,結構合理,例如語氣上的輕重緩急變化,文章結構不同章節側重點以及框架的變化等等。文學上采用這樣一些手法就是為了讓作品“活起來”,讓作品擁有韻律感以及靈動性,引起讀者的共鳴。相比較而言,藝術設計并不僅僅是通過單一的靜態或者平面形式來展示標的物,還可以通過立體的形式,但是結構與文章的結構同樣重要。文學作品當中都會疏密結合、輕重結合,所以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例如平面圖畫的設計,也需要把握空間的合理布局,突出重點部分,表現主題部分,而不是平均化。并且跟文字一樣,如果一篇文章某個段落的篇幅比較長,很容易造成疲勞,同樣如果在藝術設計當中某一種色彩使用比例過重,也會造成視覺疲勞,讓受眾覺得枯燥無味。總而言之,疏密結合,粗細結合,點面結合是藝術設計可以從文學當中借鑒的部分。
文學作品能夠廣為流傳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深層次的意蘊以及內涵,無論是針砭時弊還是觀點表達等方面都是如此。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文學作品在彰顯其內涵以及寓意時并不是直白表現出來,而是通過相應的詞匯以及故事情節來體現,需要讀者去領悟,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意到而言不到,不用最直白的語言變現文章的內涵能夠引人入勝,回味悠長。在藝術設計中,我們也可以借鑒該類方式,意的表達,注重“神”似。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設計人員在藝術設計中對于藝術品外觀吹毛求疵,忽視了作品本身的“味道”,讓受眾感覺藝術作品缺少內涵,當然比較好的作品還是能夠展現出其內涵的。例如在產品形象設計方面,福娃等就是典型代表,盡管外形看起來并不十分生動形象,但是其寓意明顯。書法作品作為文學作品的一個種類,其中的虛實結合、黑白相間就是對于“意”的生動表現。運用到藝術設計當中,其實就是色彩的協調搭配,黑白紅綠相輔相成,共同表現藝術作品的內涵。
文學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以及時代背景影響下形成的,流傳廣泛的作品更是如此,例如曹雪芹的《紅樓夢》、蒲松齡的《聊齋》等,文學作品反映社會的現狀,就如郭沫若對《聊齋》的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一樣。在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和文學作品一樣,將時代的主題融入到作品中,通過作品反映時代風貌。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藝術設計作品都應該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才能夠體現出社會效益與價值。當前,中國社會在不斷發展中,盡管很多體系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和平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很多設計人員可能存在較偏激的理解,喜歡刻畫社會的黑暗面,甚至大為傳播,這對于藝術設計來說也是致命的。另外,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審美觀念、生活理念以及文化層次發生巨大改變,藝術設計的作品切合時代主題才能夠獲得更多人的認同,提升其流傳度以及廣度。任何一幅作品,無論是文學的還是藝術設計的都需要靈魂,而時代主題就是最好的靈魂源泉。
藝術設計與文學是貫通的,良好的文學作品能夠世代流傳肯定有其可取之處,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有著多樣的表現手法以及豐富的內涵。為了讓標的物更好地展示在人們面前,展現作者的心理狀態,藝術設計同樣可以從文學作品的創作當中獲得靈感,借用文學作品創作的方式方法,讓藝術設計作品更加完美??偠灾?,藝術設計并不是孤立的學科門類,從文學的視覺下去開拓藝術設計別樣的風采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夏莉,女,講師,藝術設計方向。陳文靜,女,助教,藝術設計方向。
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33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