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重陽
說“逗比”
倪重陽
“逗比”是近幾年來流行的一個新詞,從貼吧到論壇,從虛擬世界到主流媒體,從社交網站到年輕人的日常生活用語,可以說,“逗比”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就我們搜索的語料結果來看,“逗比”最早出現于2013年,首先使用于網絡游戲中,緊接著在娛樂圈中發酵,2014年開始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并且幾年以來一直保持強勁勢頭。
我們通過人民網主站檢索一下“逗比”的使用情況,發現有以下兩種用法:
(1)近日,一位新飛飛玩家自制一部輕喜劇上傳網上,被網友們戲稱為年度巨作《逗比去哪兒》。(2014年1月28日)
(2)陸毅感嘆:“貝兒和媽媽在一起是溫柔的小公主,和爸爸在一起是分分鐘變逗比!”(2014年7月5日)
(3)看著男神變身逗比,最后關頭甚至不惜自黑,揚言要偷水喝,節目組上下歡樂無比。(2014年7月9日)
(4)從《玉觀音》到《那年花開》何潤東是暖男還是逗比(2017年9月6日)
(5)國內首款“非嚴肅”網游《神仙與妖怪》的世界,到處都充滿了“囧”的元素,隨意溜達一圈,不禁令人感嘆,他們長這么逗比,他們的家里人知道么?(2014年1月14日)
(6)“哈哈,小小的……,小小的我,這個作文題好逗比。”考生劉同學跟小伙伴一同出考場,一路歡聲笑語地點評作文題。(2014年6月13日)
(7)然而最逗比要數易烊千璽了,不僅手機殼十分討喜又富有喜感,人家還模仿手機殼做了個一模一樣的動作。(2017年9月15日)
(8)這姑娘看上去似乎總是開開心心,她的微博里,幾乎沒有做作的雞湯語錄,也不會無病呻吟、言之無物,更是從來不缺乏正能量,到處充斥著各種逗比自黑段子,在逗比段子手這條路上越走越遠。(2017年7月16日)
《現代漢語詞典》對“逗”的釋義一共有四個,第三個釋義是“動詞,逗笑兒”,第四個釋義是“形容詞,有趣,可笑”。“逗比”正是在“逗”的意義的基礎上產生的。
隨著“逗比”的使用范圍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將它用作中性詞。值得一提的是,網絡上也經常有人把“逗比”寫成“逗逼”,但該類詞顯得粗鄙、低俗,與我們所提倡的文明使用語言有距離。對于“逗比”這個網絡新詞,我們也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肯定其在豐富網絡語言、表意更準確生動方面的優點,同時,應當抵制低俗詞語,維護網絡文明空間。
“逗比”的淵源說法不一,歸納起來有以下版本:一是來自中國的傳統小故事“汗逗比武”,在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名字叫做逗,他武藝很高強,但是逗非常的愛出汗,于是大家都喜歡叫他汗逗,有一天,汗逗要去和一個人比武,但是那一天天氣很冷,刮著呼呼的北風,愛出汗的逗,非常的怕冷,于是他輸掉了比武,從此他再也不比武了,而這就是汗逗比武的故事,人們從此就簡稱逗比;一是來源于《西游記》,《西游記》在大戰紅孩兒這一回中,紅孩兒打敗了孫悟空,豬八戒前來向紅孩兒要人,紅孩兒一連問了好幾句:你是猴子搬來的救兵嗎?之后,這句話也被相聲演員曹云金用在了春晚相聲中,而慢慢的,網友也將這句話說成:你是猴子請來的逗比嗎?主要是富有樂趣和調侃味道;一是源自西游記中紅孩兒的那句: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么?《西游記》里紅孩兒不認識豬八戒,用三味真火燒了孫悟空之后,豬八戒請來觀音救師傅唐僧,紅孩兒就對著觀音說了這句話,現被網絡引申為“你是猴子請來的逗比嗎?”用于調侃別人賣萌、搞笑,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臺詞中郭德綱也曾對于謙說過此詞;另外也有人認為源自日本著名動漫作品輕音少女中的女主角平澤唯,此女生不僅迷糊冒失而且做事完全沒有章法,是一個隨時隨地都在犯傻的天然少女,也因此被動漫粉絲稱之為逗比。到底“逗比”來自哪里,尚需進一步考證。對于不少新詞語而言,要查清它確切的出生證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富有個性、特色鮮明、生動活潑的“逗比”開始異軍突起,頻頻出現,并且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