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文 林雨菲
論高校畢業生黨員離校前的管理和教育
鄧曉文 林雨菲
高校各級黨組織應履行對畢業生黨員管理服務的職責,在黨員畢業離校前開展黨員的就業創業教育、做好就業統計,根據畢業生黨員實際采取積極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措施,積極拓展青年黨員樂于接受的網絡平臺開展教育活動,確保離校的流動黨員依然保持黨性修養,做好與流動黨員管理組織的對接工作,為畢業生流動黨員管理有序化、科學化提供基礎。
當前,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高校持續擴招,加之高校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高校畢業生黨員人數不斷增加,而“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畢業生就業制度的建立,使許多大學生黨員畢業后選擇到民企、外企就業,或者自主創業、出國留學等,由于部分用人單位黨的組織機構尚不健全,畢業生黨員缺乏應有的組織歸屬感,致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黨員畢業后游離于組織之外,形成了流動黨員。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加大黨建工作力度,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改進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因此,畢業生黨員管理和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學者和實踐管理者的關注。
近年來,高校黨員發展數量逐漸增加,由于經濟結構調整,就業渠道增多,高校畢業生黨員數量迅速上升的同時,畢業生黨員的就業類型也更加分散、就業地點也有從沿海城市省會城市向中小城鎮轉移的趨勢。由于畢業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具有學歷高,閱歷淺;思想活躍、黨組織歸屬感強烈等特點,這就使高校畢業生黨員的管理成為了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
高校畢業生黨員人數多,從事行業、分布地域分散,且流動性大,要構建覆蓋全體畢業生黨員的組織體系,實現黨組織管理的規范化系統化存在困難,基層黨組織的建立存在人員編制、經費、辦公場所等方面的限制。同時,部分畢業生黨員組織觀念淡薄,只是通過介紹信辦理了組織關系接轉,但是卻不參加黨組織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不接受黨組織管理、教育、監督,不參加組織生活會,不及時交納黨費,不主動與黨組織聯系,預備黨員轉正不定期匯報思想,不按規定遞交轉正申請等問題普遍存在,這都不利于基層黨組織的建立和發揮作用。
高校畢業生黨員多在非公有制單位、外資企業就業,這些企業都有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針對高校畢業生黨員的培養教育、開展活動難以在時間上形成統一,也不適合利用假期開展活動。因此,無法采取集中上課、統一培訓、召開民主生活會等形式的教育模式。同時,由于黨員工作中較少接觸到黨的新理論和方針政策,即使開展自學,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不利于學習活動的深入開展。另一方面,黨員管理機構針對畢業生黨員的服務也只停留在收取黨費、組織關系接轉、預備黨員轉正等事項,在關心畢業生黨員的思想、工作、生活,維護黨員權益,增強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等方面難有作為。
高校學生黨員學歷層次高,思想活躍,他們對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層次等均有較高的要求。同時,由于畢業后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后,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深層的變革,常規教育管理模式和內容難以起到切實效果,更無法觸及心靈的解決思想問題。實踐中,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等新媒體開展高校畢業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各級黨組織也要對網絡、手機等新媒體開展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對網絡學習會、民主生活會、網上提交思想匯報等黨員教育管理形式給予認可和支持。
現階段,高校畢業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多與非畢業年級黨員開展的活動相同,沒有考慮到畢業生黨員的特點和需求,缺少針對性,在價值觀上引導力度不夠,在就業實習指導、職業規劃等方面的輔導不全面,畢業生黨員自身也存在著忙于實習就業,不參加黨支部活動的情況。
畢業生黨員黨齡短,對黨認識不深,缺少對黨的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和理解,缺乏堅定的黨性修養,加之面對沉重的就業壓力,只注重職業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對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學校黨組織的聯系,部分黨員離校前忙于畢業實習,行使黨員權利和履行黨員義務的觀念不強,不能夠參加黨支部開展的畢業季活動,對于其他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更起不到帶頭作用,黨員的先進性難以體現。
在實習就業階段,學生黨員作為青年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往往承擔著比普通學生更大的就業壓力,也有部分黨員存在著強烈的攀比心理。實踐中,卻存在著畢業生所在基層黨組織對于畢業生黨員的就業動向掌握不準確、不及時;對于畢業生黨員的就業創業教育、擇業心理疏導不夠;不能根據畢業生黨員面臨的實際就業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黨員教育的情況。在工作方法上也較為單一,集體討論、開會學習等活動不能根本上幫助畢業生黨員解決實際問題,不能使黨員在求職就業和工作中樹立身份意識,立足崗位,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畢業年級黨員與普通學生不同,在大四階段主要任務除了完成畢業論文和實習實踐外,最重要的就是實現順利就業。因此,院系黨組織要做好畢業生黨員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創業指導,幫助黨員實現順利就業。同時,要做好畢業生黨員的就業統計工作,及時了解畢業生黨員的就業去向,針對畢業生黨員重點進行黨章黨史等基本理論知識和組織管理規定的教育,進一步明確黨員的權利義務、黨組織關系的接轉手續、預備黨員轉正程序等基本要求,讓畢業生黨員及時與黨組織聯系,要在畢業前通過統一培訓的方式強化黨員的組織觀念教育。
黨員教育的關鍵環節是要增強學生黨員的身份意識和增強黨性觀念,要求廣大黨員不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接受黨組織對其進行的教育與培養。對畢業生黨員開展專題黨性提升工程,目的就是為了加強畢業生黨員的組織觀念、紀律觀念、增強黨性修養和黨員身份意識,使畢業生黨員真正叫響我是共產黨員,在未來的工作學習生活中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實踐中應該結合實際、圍繞畢業生關切開展工作。
根據青年黨員的特點,畢業生黨支部建設要充分利用高校畢業生廣泛使用的網絡平臺和手機APP等形式增進黨員的聯絡,開展黨員教育。利用新媒體的功能,使網絡成為黨建工作的活動載體,創建畢業生黨員信息網。有條件的支部可以建立黨建信息網開展工作,其他支部也可以通過建立微信公共平臺等媒介開展畢業生黨員的管理,通過這些網絡平臺,不僅可以加強畢業生黨員的管理,可以使畢業生黨員在日常工作學習中經常接觸到黨的知識、明確黨的要求,增強組織歸屬感。通過回訪,在畢業后的相當長時間內這些網絡平臺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各級高校黨組織要把畢業生黨員的管理和教育作為重要工作,把好黨員出口關,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完成這項工作任務。一是要做好畢業生黨員的組織關系接轉工作。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黨員不清楚辦理組織關系的接轉程序,對于組織關系介紹信的功能和重要作用不夠了解,不能在組織關系介紹信有效期內辦理接轉組織關系,甚至出現跨年接轉現象,給黨員統計工作帶來不便;很多預備黨員對預備期概念模糊,不能按期按規定遞交轉正申請。這就要求在畢業生組織關系轉出時做好提示,可以設立組織關系接轉提示卡,將相關事項和完成日期在卡片上明示。二是建立畢業生黨員離校電子檔案,在畢業生黨員離校后及時將黨員電子檔案轉交給黨員管理黨組織。電子檔案中可以可包含畢業生黨員的個人信息、聯系方式、電子郵件、申請入黨時間、發展時間、轉正時間、工作單位、入黨介紹人和院系黨支部書記及聯系方式等信息。
遼寧省社科基金青年項目(L15CDJ002)《高校發展學生黨員數量與質量關系研究》階段性成果。
鄧曉文,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講師。
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110000;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