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輝
藝術借鑒
漢字之美于現代設計的應用
王若輝
字體設計是非常有歷程的設計樣式,漢字作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每一個文字都是一個故事,不僅承載的是歷史文化,也承載著每個時代的印記。自從我們開始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西方設計的一些潮流涌入中國,甚至有人認為西方的字體設計便可運用到漢字設計當中。這必然是不完全可取,僅從漢字從字形結構,以及所蘊含的內涵來說,便不可一味效仿西方的字體設計,如若那樣,也只能是東施效顰罷了。漢字有很長的歷史和深厚的內涵,漢字能起到的作用還有很多未知的洞穴等著我們去探索。
漢字 當代設計 文化
漢字有千年歷史,它既有表意作用,也當有裝飾之意。以當下熱潮的電影海報為例分析,亦可稱它為電影招貼,這可謂是我國二十世紀海報發展里程的一個新起點。跟隨電影的腳步隨之而來,如此之海報,反映著正當時的社會文化、社會氣息。也能夠顯示出當代人文社會的氣息,更可能體現著政治、社會結構、商業經濟等。自然,影片的內容以及它所表達的深刻含義,便是海報所要承載的傳達職責,而作為海報的一部分——文字,它的字形、結構、裝飾,等等因素和所展示出的傳達效果,都是直接影響海報的因素,定會影響影片傳情達意的效果。
按照字體設計不同的類型,分析它的存在因素和影響之后,在排版關系上、字體字形等方面發生了怎樣的關系。這樣的理解和分析可以成為海報中字體的參考。例如,我們在做一個戰爭史詩題材的影片海報,給它加以柔情似水、細長圓潤、顏色柔和的文字,這樣看起來,似乎牛頭不對馬嘴的。若給它以方正、且顏色凝重或者嚴肅莊重的顏色,或許更能切合主題。對影片其中的角色、動作、衣著等進行分析和比對,尋找他們的趣味和內涵。
對海報上字體的設計,位置,大小等也要進行比對,分析他們潛在存在的關系。而且,排版也需有規律可循,這并不是墨守成規,規矩是讓我們在一個應該遵循的圓圈里,進行新的創意尋找,并非誤作非為,亂改亂排。并且好的排版也會讓字體成為海報中的重要元素,和海報存在一定的聯系,而非是一味的放上字體,說明主題而已。也要按照是印刷字體,還是美術字體,或者是書法字體等三類來進行分析對比。
漢字之美,美于傳情達意。
在琳瑯滿目的電腦字體中,字體設計被人們認為已經沒有什么發展,那些已有的字體已足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屏幕上的文字在滿足內容需求同時,也要更簡潔易懂,主要是滿足人們短時間的閱讀,而非是長時間的欣賞。在網頁設計當中,字體設計要符合網頁的主題,符合網頁的整體風格,要和網頁中的圖片相得益彰,做到完美的配合,使網頁更加完美,起到一個美化的作用。當代新媒體的成長,在社會的帶動之下,也得有了快速成長。新媒體的成長,也帶動了多樣化的字體設計,電腦上我們所能應用的,或是下載到的字體,一般都是公司經過多次改良,進行細微的細節調整,而達到的一種“新”的字體,但也都是在已有的漢字字體上進行修改調整,以更適合現代化的各種場合和角度的應用。
漢字有很長的歷史和深厚的內涵,曾經漢字的載體如今也不再適用,只能當做是文化遺產,亦或是歷史研究了。在這個一直前進的社會中,以印刷為載體的設計當中,漢字字體設計不僅起著裝飾的作用和傳達內容的作用,而且在不同的領域出現更多未知的可能,我們也不可知。我們對漢字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作為一名探索人員,還相差甚遠,漢字能起到的作用還有很多未知的洞穴等著我們去探索。如今的字體設計不僅是美化作用,還通過美化的作用傳遞出一種信息,追尋著文字的更多種可能。
漢字之美,美于探尋而不忘本。
在書籍設計的構成中,漢字是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文字在排版和設計當中也需要注意很多問題,有一個總體的設計基調,有整體的設計風格,和圖片等形成相呼應,確定整本書的設計風格。一本書最能給人整體感覺的是封面,書的封面給人第一印象,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印象,能夠給人情感上的感受和體驗。在封面的設計中,排版組合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文字能夠讓整本書精確的傳達出自己的情感態度。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也根據不同的書籍內容表達不同的設計風格,結合現代的設計元素和設計理念,讓整本書脫穎而出。
當今的書籍形式千姿百態,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字體設計的顏色,字體,字號等都是要求。能夠把文字巧妙的和圖形等結合起來,突出體現書籍的內容和情感。
一本書,一份情,首當其沖是封面,如之前所說電影海報,海報所呈現內容便是傳達影片情感之態度,而文字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本書,同樣如此,能否吸引讀者,準確且豐富的傳達作者情意,封面如何設計,如何排版,則成為重中之重,如一張海報那般,文字的“形象”和“內在”也牽制著作者的情感能否說出。
漢字之美,美于與書為伴。
以上以三種形式為例,分析了漢字字體設計之美,它的美遠不止這些,還有更多需要我們無探索。身為每天手寫中國漢字的年輕人,更應該去了解漢字,或許它的美會深深吸引住我們。現在的海報或者視覺信息更多提倡以圖形為主。圖文交加,或文字作圖,嘗試把漢字探尋出更有趣的發展,也未嘗不是具有中國獨特韻味的設計。
[1]劉小羊.中國平面設計師論稿[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王若輝(1994-),女,漢族,河北邯鄲人,碩士研究生在讀,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