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春霞
試論語言能力與思維的創新意識
鄒春霞
本文主要針對聽說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以及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與思維的創新意識之間的關系展開探討,對于如何在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從而有計劃的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快速提高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語言能力 創新意識 思維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提出了《聽說讀寫的重要作用》,在這篇文章中明確指出了聽說讀寫四個項目缺一不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應該牢牢掌握好,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意識。這里所指的學生學習語言類科目的時候所應該掌握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正是我們所指的語言能力。
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訓練工作與思維的創新意識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也正是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與訓練的重要內在規律。但是往往這樣一個重要的規律卻被忽視。在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過程中,往往教師都只是抓住了讀和寫而忽視了學生的聽和說的重要性。對于學生讀和寫的能力培養往往都是從學生進入到校園以后才開始的,起步較晚,這樣也就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與精力對學生進行培養。能夠在學生群體中找到聽課幾分鐘就能夠將整篇課文的大概內容完整的敘述出來的十分罕見。特別是現在許多大學生嚴重缺乏一邊聽課一邊做好筆記的能力,在對課文進行發言與總結的時候能力也比較差,這樣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按著接受與表達進行區別,學生的接受能力往往就是聽和讀,學生的表達能力則就是說和寫。如果按照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來進行區分,表現在口頭語言上的就是學生的聽與說,如果用書面進行表達就是讀和寫。
往往我們都會說一個人如果擅長言談都會說這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口若懸河。很少有人會說,這個人擅長言談,聽的很好。但是,一個人善于言談往往都是建立在會聽的基礎上的。講究語言技巧的說就是在不斷的聽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說話能力的鍛煉與培養也正是在不斷聽別人說的時候鍛煉出來的。我們都知道在辯論比賽中,如果作為一個辯手只會聽而不會表達那么必然會導致他的失敗。所以說,說與聽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聽和寫、聽和讀之間也有著與聽和說類似的關系,首先就是能夠聽清楚別人說的是什么才能夠作好記錄,才能夠聽得正確寫的正確。寫和讀的過程中反過來也能夠檢驗一個人聽的能力,能夠促進學生聽的能力的發展。這樣也正說明了聽和讀之間的相輔相成的關系。
總而言之,聽說讀寫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聽說讀寫的重要作用都反映了提高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時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之間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必然聯系。
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屬于學生語言能力培養過程中相對重要的環節。語言往往都存在著一定的規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語法,語法就是語言的法則。思維能力則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反應能力,思維能力往往都是在一定的邏輯前提下有規律的進行培養的。思維的創新能力更是建立在語言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雖然思維創新能力與語言能力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但是二者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必然聯系。現代科學表明,人們往往都是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來體現思維的,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思維又決定著語言所表達的內容。所以說語言能力的發展能夠推動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又能夠反作用于語言能力的發展,所以,在語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能夠將思維創新能力的訓練相結合起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大多數情況下,兒童時期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都比他們的邏輯思維的發展更快,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小孩首先學會的就是說話,在沒有任何邏輯思維的前提下他們就能夠知道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是因為語言有著模仿的作用,然而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往往都是主觀的也就是無法進行模仿的。我們在學校經常會發現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在進行課文閱讀的時候,能夠明確的劃分好段落,能夠掌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都能夠做到文字通順,但是缺乏一定的創新性。這樣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在學習經典美文的時候提不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他們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學習理化這些理工科的時候,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比較差。這樣學生的邏輯思維往往都嚴重落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當然也有一些學生他們的邏輯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非常好,但是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卻很差,用詞不當,錯別字很多。種種跡象都表明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將二者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思維創新能力以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讓學生的說話與寫作都具有自己的思維意識,能夠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他們的思維創新意識相結合,能夠得到最好的鍛煉與提高。
總而言之,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他們的思維創新意識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教師需要牢牢抓住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做好訓練的工作,能夠在有計劃的促使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得到快速提高的同時,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
[1]章家誼.基于觀念結構分析的中國初中語文教科書批評語言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
[2]劉國棟,劉勇.淺談期刊編輯的創新意識能力與思維[J].新聞傳播,2010(07):41.
[3]蔣龍余.意識·思維·信心·意志——試論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交通職業教育,2004(03):30~32.
(作者單位:重慶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