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明菲
淺談職中語文教學
鈕明菲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的學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以及社會對職中學生的新要求,語文的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方案的指定,更是重要。科學的教學,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更全面的人才,適應(yīng)社會的要求。
語文 教學方法 高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不斷深化,終身學習的觀念也隨之不斷深入人心,我們都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的去充實自己,而作為中專單招班學生,他們作為中考的失意者,他們的基礎(chǔ),并不比普高學生差太多,而且他們的各方面素質(zhì)也比普通職中學生好很多,因而作為職中的尖子班,就他們的語文教學,提出我的一些個人看法。
(一)沒有學習動力
當今職中單招班的學生,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是中考失意的學生,他們的基礎(chǔ)不算是太差,但肯定不是那種特別好的,肯定是還有缺乏的,他們來職中的原因很大是迫于家長的安排,準備高考,但自我感覺職中和高中是有差距的。難免會有自卑的心,時間久了也許會喪失學習的動力與樂趣。
(二)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語文從小伴隨我們長大,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但正因為如此,大部分學生,反而認為語文沒什么必要去學習,這樣的觀念就導(dǎo)致,大部分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更別說學習方法了。眾所周知,語言類的科目,如語文,英語等,是需要日常積累的,這樣的科目,不僅僅需要的是課上的認真聽講,更多的是需要日常的積累。對于語文,連最基本的興趣都快沒了,學習方法更是沒有,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語文課,也許快成為學習生活中的,“放松課”了。
(三)家庭社會觀念的影響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教育,這是很可喜可賀的,但大部分人對職中的偏見還是很重的。不僅僅認為職中只是教學生專業(yè)技能,語文是可有可無的,更多人也對職中不是那么看好。對于現(xiàn)在的中專單招班,更是不抱多大希望。而且在如今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少會有人在意學生語文素養(yǎng),更多的在意他們的成績好不好。而語文,作為母語,我們不僅僅要有好的分數(shù),更要培養(yǎng)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才是王道。
(一)改革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1)明確學習觀念。大部分的學生的普遍認知都是語文是可有可無的,認為目前語文僅僅是為了考試,僅僅是為了高考的一個好分數(shù),我們基本上都不怎么會用到。因而在教學中,作為老師,首先得讓學生明白,語文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在我們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職中單招班的學生,我們應(yīng)該明白,我們是為了高考,是需要全面發(fā)展的,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當今的社會不僅僅要的是專業(yè)的人才,很多的是掌握著專業(yè)技能的復(fù)合型人才,多掌握一門知識,以后的工作機會不是更多么?
(2)采用新穎教學方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也不僅僅滿足簡單的,老師在講桌上講,學生簡單聽的教學模式,而當今信息科學化的發(fā)展,也給了我們老師更多的教學改革方向。例如利用多媒體教學,他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學生在圖像,音樂等的刺激下,讓他們對知識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在教授古詩的時候,可以播放專業(yè)的朗誦音樂,不僅有音樂的伴奏,而且朗誦者聲情并茂的朗誦,也更能帶動學生的情感,引起共鳴,加深他們對其的理解與興趣。而且利用多媒體,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師的壓力,讓老師不再花費時間寫板書,而是可以利用電腦,直接投影出來,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帶動課堂氛圍。
(二)鍛煉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我們都知道,語言類的學習,不僅僅是課堂上45分鐘的學習。更多的是我們?nèi)粘5姆e累,所以作為老師,首先要讓學生有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每周盡量讀一本短篇小說,當然,讀完以后要寫簡短的讀后感,每周要舉行讀后感的演講比賽,老師在比賽后分析,當然也可以補充一些名家的讀后感,讓大家更深的理解小說的內(nèi)涵。每周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風格自擬,當然最后要全班評比,分析分析,優(yōu)劣所在。有好的語句,可以摘抄下來。最重要的是有了好的方案、方法,我們需要的是努力的不懈堅持下去。
(三)多方聯(lián)合教學
教學,不單單是老師教,學生學,它需要的更多是環(huán)境。人們常說榜樣是最好的老師,學好語文,不僅僅是課堂上的教學,更需要家長對子女的引導(dǎo),培養(yǎng)他們閱讀,寫作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而學校就是教授學生簡單快捷的學習方法,分析方法。磨刀不誤砍柴工,有好的方法,有好的思路,學習就會事半功倍。當然了,學校老師更多的是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影響。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而社會的各方面需要營造一個人人學習語文的氛圍,讓學生們懂得,語文的學習是很重要的,當然了,這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種制度的出臺,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斷的深入人心。只有真正的大環(huán)境形成了,語文的教學,就會更加的事半功倍。
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不僅僅是作為我們?nèi)粘=涣鞯恼Z言而已,她是我們歷史的積淀,是文化的承載品,她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民族精神的代表與寄托。她的豐富內(nèi)涵,是我們不應(yīng)該忽略的。學好語文,教好語文,那是偉大的責任。
[1]夏長國.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提高語文閱讀能力[J].教育藝術(shù),2008(11):67~68.
[2]李學勇.試論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論壇,2008(15):98~100.
(作者單位:昆山第二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