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緒順 曾 增
就業導向下的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探討
殷緒順1曾 增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高職院校教學也隨之繁榮發展起來。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教學應該緊緊地跟隨社會大眾的發展潮流,從根本上滿足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相關的高職院校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以就業為導向,制定科學合理的藝術設計教學計劃,積極推進藝術設計教學工作的進行。本文筆者以高職學校和藝術設計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就業導向下的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
就業導向 藝術設計 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我人口的不斷增加,最近幾年我國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比較突出,應屆大學生畢業的就業問題,如今已經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密切關注。當今社會對設計藝術類的人才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多,最近幾年高數的藝術設計教學發展得比較好,高職院校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計劃,積極為社會和市場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的藝術設計類人才。因此,相關的高職院校應該深入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工作,積極創新藝術設計教學模式,以便于從根本上為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畢業生提供就業保障。
根據相關數據研究顯示表明,我國諸多的高職院校設計院校學科的設置比較簡單,很多設計院校的學科大多都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和服裝藝術設計等常見專業。隨著我國社會大眾當前經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上經濟生產領域的范圍在不斷的變大,當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的學科設置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藝術設計類人才的需求,無法為社會和市場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型應用人才,會造成社會上的人才浪費。
我國現在的藝術設計起步晚,發展得比較慢,現如今,我國諸多的高職院校在進行藝術設計教學工作的時候,大多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使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教學變得循規蹈矩,不利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的個性化發展。對于藝術設計這一門學科來說,學習該學科的學生不只是要掌握充分的科學文化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專業應用能力,如果藝術設計理論與藝術設計時間長時間脫軌,是十分不利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學科的良好發展的。
相關的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加強與企業和一些用人單位之間的聯系,最大限度地做到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用人連接,積極建設高職校園外的教學基地,深入了解當前社會關于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根據藝術設計相關的課程要求,相關的藝術設計教學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幫助學生深刻了解就業市場需求,從根本上提高藝術設計教學的實踐性。
所謂的“二加一模式”,其實就是指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前兩年的時間內,是需要在學校累計一定的與專業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在學習生活的最后一年進行專業的實踐練習的。因此,相關的高職院校和教學教師應該積極做到課程之間的完美銜接和協調發展。另外,相關的藝術設計教育教師應該將教學課程內容簡化,避免重復的藝術設計知識耗費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藝術設計的教學教師應該充分地了解課程內容的綜合性,最理想的效果是能夠讓學生通過一門課程就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內容。藝術設計的交流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藝術設計不是一門死板的學科,如果要想學好這門學科,不僅要掌握充分的科學文化知識理論,同時還應該具有操作應用能力和創新創造思維,因此,藝術設計的教學教師應該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藝術設計的專業性比較強,藝術設計的學生進行專業實習的時候,需要在學校的幫助下,進入企業進行實時的練習。學生早些進入企業實習,能夠從根本上使其對藝術設計專業有著充分的認知,能夠更多的累計專業實踐經驗。相關的高職院校應該與企業或者是一些用人單位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達成良好穩定合作關系,安排設計專業的學生能夠進入企業穩定的實習,從而使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能夠充分地體驗企業的生活和企業的運營狀態,對自己的專業發展累積一定的經驗,同時也能夠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定的基礎。
對于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教學來說,在藝術設計教學工作積極推進的過程中,相關的藝術設計教學教師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還應該從根本上注重對學生專業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創新藝術設計的教學模式,改變藝術設計的教學理念,做到學校與企業進行實習就業掛鉤,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的自信,使畢業生能夠對自己未來的就業充滿信心。
[1]胡萍.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與探索[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06):15~18,23.
[2]李建強.關于校企合作拓展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J].美術大觀,2016(04):164~165.
1.長沙商貿長沙旅游職業技術學院;2.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殷緒順(1982-),男,漢族,湖南新寧人,講師(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室內裝飾設計與組織施工;曾增(1985-),女,漢族,湖南婁底人,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