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營
淺析高校美術教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中的作用
郭軍營
高校作為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場所,要能承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責任。實際上,高校美術教育十分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擦和創新。因此本文將對高校美術教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創新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高校美術教育 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和創新
我國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我國必須要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從而根據其特點展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口頭性、活太性、傳承性的特點,非物質文化屬于一種無形的遺產,因此,我國要想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就必須要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一個載體,這樣才能展現我國悠久歷史的見證。而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載體的過程中,我國正可以借助高校美術教育,不斷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創新,并且高校美術教育具有良好的藝術性,對傳承和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較強的輔助作用。所以,在傳承和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我國要能促使高校美術教育發揮實質性的價值和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的資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創新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之所以這樣說,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創新后通過物體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人們會根據自己喜好購買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后的物體,這樣就可以有效的調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首先,我國必須要明確高校美術教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存在關系。其次,我國讓高校認識到傳承和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進而承擔其傳承和創新的責任。在此過程中,高校應充分掌握不同地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性和獨特性,創造傳承非物質文化的載體。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多元化的形式,很多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消失,為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人們只能憑借老年人口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去創新。高校作為教育活動中性,在創辦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到教書育人,與此同時也應接受這刻不容緩的任務,充分發揮社會功能,這樣就可以建立良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體現。不可否認,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在美術教育中傳承和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要展開相關的實踐活動。而且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價值和思想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素養的人。
(一)高校美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基地
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析,可以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非靜止的,它屬于一種無形的動態遺產,如果人們想將其傳承下去,則需要對其進行創造。而從實踐的角度去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世代相傳的特性,其主要傳承形式是以小家族產業為主。在實踐研究中可以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數來自民間,在傳承中存在很多禁忌。根據調查顯示,當前有很多非物質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面臨后繼無人局面。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能著重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人,高校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創新的重要基地,筆者認為,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創新,既需要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而且也要結合美術教育的方式。例如:高校可以開展相關的講座,聘請民間藝術為學生講授非物質文化遺產。美術教師要能對學生加強指導和教育,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這樣學生就會具有較強美術繪畫功底和創造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能采用合理的方法提升學生美術隨素養,在課堂上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深入到課堂教育中,掌握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因此,高校要能對美術教師加強培訓,提升美術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和文化素養,只有美術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才能很好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美術教育中,進而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創新,并為我國培育出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讓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得以傳承。
(二)通過美術藝術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我國人們開始對文化產生需求,也正因為人們對文化的需求,非物質文化遺產凸顯出來。在新形勢下,如果只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本的形態展現出來,將很難吸引到人們注意力,而且也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活力。因此,在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我國可以借助高校美術教育,通過美術藝術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所創新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既具有生命力,而且也具有藝術性。研究顯示,通過美術藝術創作出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加具有活力和親和力,這樣也就真正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創新。
總而言之,我國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特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文化遺產重要的一部分,我國必須要能對其進行傳承和創新,這樣才能體現我國的民族文化,因此,我國在傳承非物質文化的遺產時,要能有效的將其融入到高校美術教育中,在美術教育中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創新。
(作者單位:平頂山教育學院)
郭軍營(1976-),河南平頂山人,碩士研究生,平頂山教育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油畫創作及高校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