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論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哲學底蘊
李 杰
信仰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精神產物,信仰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一些虛無縹緲,并不是實際存在的事物,美好的信仰可以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而腐朽的信仰會導致社會的退步,造成許多不良影響。本文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哲學底蘊進行了簡單的探討,確定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完善的、美好的信仰。
馬克思主義 信仰 哲學底蘊
信仰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各個人群之間由于各種不同的原因而產生的一種精神產物,信仰的產生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受到個人或群體的信仰的影響。馬克思主義作為世界上最先進共產主義的基本思想,其代表的信仰就是廣大工人階級這一群體的信仰,馬克思主義當中對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作用當中的作用是這樣描述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作者;革命的發起者等等。由此可見,代表著工人階級這一群體信仰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有著源遠流長的哲學底蘊。
馬克思,全名為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國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主義起源于歐洲,當時的歐洲正處于大資本主義時代,各個資本家通過壟斷來提高自身的利益,即使最后將過剩的產品統統扔掉,也不肯降低產品的價格,工人階級遭受到了嚴重的剝削,且當時正處于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馬克思開創了共產主義先河,創立了馬克思主義。
(一)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信仰
馬克思主義信仰,即人們為了實現馬克思主義,相信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終將實現的一種信仰,這是廣大工人階級在長期的資本剝削下共同產生的一種信仰,代表著工人階級的希望和理想。自古以來,人民的信仰不單單只有馬克思主義信仰這一種,但是馬克思主義一定是最美好,最科學的一種信仰,馬克思主義提出,資本主義必定會出現經濟危機,而且經濟危機會周期性的出現,并指出了資本主義是一種外表繁華,內部腐朽的一種社會制度,資本主義帶來的各種不公平現象對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壞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在指出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的同時,也對社會主義進行了簡單的探討,最終的結論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形態就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勞分配;社會關系高度和諧,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實現向自由王國的飛躍”。馬克之主義是社會主義的開端,是共產階級實現“大同社會”的基礎,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先進思想。馬克思主義信仰亦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信仰。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科學的信仰
馬克思主義思想經過近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這段時間里,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對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強的積極作用。馬克思主義起源于歐洲,但是在當時大資本主義勢力的壓迫下,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歐洲僅僅是剛剛燃起星星之火,便被澆滅了,其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法國的“巴黎公社”運動。而后馬克思主義在亞洲發展,首先是俄國的“十月革命”列寧同志成功的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對全世界的社會主義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大多作用。而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這六十多年里,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一躍成為了亞洲太平洋經濟區的領袖。在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百多年里,馬克思主義對全世界的發展帶來了及其積極的影響,對社會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馬克思主義由于廣大工人階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而發展,并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科學的信仰。
(三)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全體工人階級最崇高的理想
馬克思主義信仰與其他的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大多都是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由各種靈異事件或者先民的想象而產生的一種并不存在的信仰,譬如歐洲國家當中的上帝,伊斯蘭教當中的安拉,中國道教當中的三清,其都是并不是實際存在的一種信仰。人類信仰上帝或者三清等事物,各個一心向善,希望能夠在死后,靈魂升入天堂,宗教信仰實質上就是規范人類平常的行為規范的一種事物,是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一種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與宗教信仰不同,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代表著廣大工人階級希冀社會能夠實現真正的公平、公正,使人人能夠路不拾遺,家家能夠夜不閉戶的高尚理想,宗教信仰只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并不能從本質上實現人類從必然王國項自由王國的飛躍。馬克思主義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揭示世界的真正面目,使人們能夠從本質上實現對世界的理解,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本質上市完全超越宗教信仰的,是全體工人階級為社會實現最崇高理想的信仰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的起源
馬克思主義起源于歐洲,在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在工人階級由于資產主義社會制度的不公平而不斷抗爭的過程當中產生的一種代表著工人階級利益的一種思想——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從西方的土地當中誕生,其文化底蘊與西方的哲學較為緊密,馬克思在創作馬克思主義之前,是一名圖書管理員,在其擔任圖書管理員期間,有機會去接觸大量的關于哲學的書籍,故馬克思主義當中的思想理論體系受西方哲學的影響最深,通過參考有關書籍,我發現從古希臘的各種哲學思想,到距離馬克思時代最近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都有馬克思主義的影子。與其稱其為有馬克思主義的影子,倒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受到西方古典哲學的思想最深,馬克思主義具有源遠流長的哲學底蘊,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經過時代考驗的一種信仰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經得過時代的考驗的一種信仰,馬克思主義在其發展過程當中,不僅沒有被磨滅,當其作為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基礎的情況下,各個國家的領導人在使用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也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思想之一,馬克思主義信仰永不磨滅。馬克思主義作為俄國十月革命的思想基礎的時候,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第一代領導人列寧同志,在十月革命過程當中,合理運用馬克思主義,在革命時期實行“戰時共產主義”,這一制度對迅速取得革命勝利,穩定了國內的經濟和政治狀況,戰后結合馬克思主義實行“新經濟政策”和“計劃經濟”,這兩項制度對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富國強民有重要作用,直到如今,我國仍然在實行計劃經濟。在我新中國建立之前,我國共產主義革命人士在早期的革命當中,結合當時國內的情況,決定以群眾為黨的基本路線,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偉大戰略部署,使馬克思主義迅速在中國站穩腳跟;在建立新中國之后,我國亦采用計劃經濟,是我國經濟水平高速發展,在之后的發展過程當中,偉大的鄧小平同志采取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路線,對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使我國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之一。具有豐富的哲學底蘊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必定能夠經得過時代的考驗
(三)馬克思主義信仰在哲學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馬克思主義信仰代表著工人階級的共同理想,來源于工人階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任和對馬克思主義必將實現社會共產主義的認同,馬克思主義是唯物主義哲學當中的代表,馬克思主義開創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先河,在西方哲學發展史,乃至世界哲學發展史當中有重要地位。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世界的物質性,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新事物必將從舊事物當中產生;新事物必定會繼承和發展舊事物當中的精華,摒棄舊事物當中的糟粕。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以及矛盾的普遍存在性和特殊性之間的關系,并指出和諧是矛盾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是兩個矛盾個體之間共同發展,共同促進的一種形態。馬克思主義通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社會勞動時間之間的關系,闡述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性質,對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當中存在的弊端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指出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馬克思主義信仰在世界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劃時代的創舉,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一)弘揚馬克思主義
未來的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需要靠共產主義的接班人——祖國的優秀青年來發展和弘揚馬克思主義,弘揚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生來就有的義務,弘揚馬克思主義我們則為旁貸。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度是發展和繼承馬克思主義,不要單純的學習馬克思主義,時代在發展,馬克思主義也會隨之發展。
(二)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共和國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追求社會全體人民共同發展,讓我們人類社會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實現一個質的飛躍的崇高思想,一個高尚的思想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組織或國家實現對這個思想的發展和繼承,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同努力,將其發展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繼承并發展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能夠永恒的流傳下去。
研究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哲學底蘊,有助于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幫助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對建設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重要影響。將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政治、文化強國,是我們身為一名中國人應有的覺悟,我們應加強自身,為我國成為世界上富強,民主共和國做好鋪墊。
[1]楊昳婧,趙繼倫.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哲學沉思[J].理論月刊,2013(11).
[2]康玉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哲學底蘊探析[J].人民論壇,2012(36).
[3]楊峰,高國金,陳小志.論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哲學底蘊[J].學習月刊,2011(12).
[4]姬海濤.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人學底蘊[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5]趙志勇,劉增明.論哲學與信仰的確立——兼論堅定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07).
[6]趙楠,蒲清平,朱麗萍,王會麗.馬克思主義信仰困境與境界超越——對20所高校輔導員的實證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2).
[7]曾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本問題[J].理論與改革,2014(05).
[8]楊明玉,王永貴.馬克思主義信仰確證的致思路徑[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
(作者單位: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李杰,男,山西武鄉人,碩士,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