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勝
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提問藝術
謝立勝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注重課堂提問,充分發揮其作用。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充分了解學生基本情況,明確提問目的,注重提問的層次和教學重難點的區分,同時,提問時要著眼于文眼和細節,通過難易適中、方式靈活的方式促進提問效果。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提問藝術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較為注重教師的引導,在長期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話題,針對其開展的研究亦較為豐富,且獲得了較多實踐性成果,但細究各項研究,仍舊存在諸多不足,如對案例關注不夠等。本研究結合這一主題,嘗試在分析相關案例的基礎上,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藝術策略。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所有的教學設計和組織,需要圍繞學生展開,課堂提問也不例外。在進行課堂提問的問題設計和具體開展時,需要全面、詳細了解學生的基本學情,基于對其的明確認知,有針對性的、高效的進行問題設計,同時,教師在開展相關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已有語文知識儲備的差異。另外,必須摒棄漫無目的的提問,讓課堂提問必須明確目的,讓提問帶有針對性,否則提問很難獲得理想效果。
例如,在《司馬光》教學中,可從這一方面著手,進行課堂教學提問。在正式教學開展之前,我先對學生的學習、身心發展情況進行了了解:這一時期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課堂教學基本熟悉,能夠做到遵守,但仍舊活潑好動,并對語文字詞的理解力有所欠缺,感知能力更是有缺失。通過學生基本情況的分析,我進一步明確了這一節課的提問目的,即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小學語文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規整學生的學習行為。
小學語文教學對象,相對特殊,學生身心發展尚不成熟,因此其教學方式必須吻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課堂提問更要注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需要具備一定的層次性,通過不斷深化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一步步加深對問題的深入了解。教師在提問中,要注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提問內容或方式,保證提問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區分,在這兩者處進行提問,將會有助于學生對重難點的明晰、學習和掌握,進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藝術水平。
本部分以《兩只鳥蛋》為例,進行簡要說明。這一課文,緊密圍繞“保護自然”主題,進行設計,用一種講故事般的方式闡釋了主人公小朋友對生命的珍愛、對自然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我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了分層教學:一是提問的問題設計上,依次設計了層層深入的三個不同問題,逐漸讓學生明白了“小朋友從取下鳥蛋到送還鳥蛋的情感變化”。二是提問的具體方式上,我依據不同學生的知識儲備差異,進行了個性化提問,讓每個學生均有所得。同時,問題的設計和具體提問,我都圍繞課文的重難點開展,有效突出了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小學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顯著的不同,其文質兼美,很多細節之處都能彰顯不同的蘊意,如不同的標點符號,在文中不同的地方,都能體現出不同的含義,給人帶來完全差異化的體驗。教師在課堂提問中,必須重視這些細節,并且學會從細節著眼、著手,讓學生深入了解作者的用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在提問過程中,必須緊扣課文的文眼,并緊密圍繞文眼進行提問,不可隨性提問、任意提問。其實,這種提問方式,能夠較高地提升效率,促進教學。
例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就需要著眼于細節,緊扣文眼。在教學提問的設計環節,我先是對課文的細節進行了梳理,發現課文重在闡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過程,這點需要在提問過程中進行重點關注。同時,我從這一部分選取了不少關鍵句,作為文眼,進行問題設計,有效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這一方面,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并且,在提問過程中,我也關注到了重點字詞的教學,如“膽大妄為”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提問,必須注重提問的難度,教師對此要做好掌控。教師在提問過程中,要注重問題的難易程度:問題不可太簡單,否則無法有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問題也不可太難,這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學習效果、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教師要進行靈活提問,可采用靈活多樣的提問形式,也可創新提問內容,用學生較為喜聞樂見的方式,有效提升課堂提問的水平和效果,同時促進教學。
例如,《桂林山水》的教學,可鮮明踐行這一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需要講授的知識點主要分為三個:桂林山水的美、課文結構、課文表達的情感。并依據這三個問題,進行了教學問題的設計。在此基礎上,課堂提問環節,分別進行了三個提問:哪些句子體現桂林山水的美?課文是什么結構?你能體會到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具體提問過程中,并未局限于這三種表述方式,而是更加靈活的表述同一含義。通過提問,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并且進一步踐行了課堂提問藝術的革新。
總體而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可考慮以上四點。同時,我們必須明白這樣一個問題:課堂提問的重點在于通過引導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因此必須克服“為了問題而提問”、“形式主義”等傾向,要真正將課堂提問落實到位,充分、切實發揮其作用。
[1]張新宇.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2]溫志紅.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26):68.
(作者單位:湖南省耒陽市仁義鎮中心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