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榮井
人格心理學:人性及其差異的研究
班榮井
所謂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學科的一個分支,他的研究核心是人性及其差異,研究對象是完整的人。人格心理學起源于西方,迄今為止已經經過了上百年的發(fā)展歷史。特別是在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格心理學也獲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各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完善。與此同時,我國的心理學工作者們也開始研究我國人民的人格問題。本文通過簡析人格心理學研究的作用以及我國的人格心理學研究的一些成果,提出了今后研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人格心理學 人性及其差異 社會作用
在人格心理學進入我國心理學者的研究范疇之前,也有很多社會學科在研究人。但是它們研究的大多只是人的某個發(fā)展階段,如人的兒童時期、少年時期、成年時期及老年時期而人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跨越所有階段完整的人,所以人格心理學在我國的發(fā)展也填補了我國心理學研究在這方面的不足。研究人格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的行為,并給其做出合理的、精確地解釋,甚至做出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預防及控制。這不僅對研究人的行為的獨特性具有重要意義,還具有不可忽視的社會現實意義,可以指導人們社會生活中各個行業(yè)的前進與發(fā)展。
(一)人格與創(chuàng)造力
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強大動力。若從人格上來分析,多數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些人大多都比較勤奮、有事業(yè)責任心、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強烈的求知欲和堅強的意志。通過這點特征,我們在發(fā)現創(chuàng)造性人才方面就有了理論指導,可以為我們今后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多做貢獻。
(二)人格與人員選拔及安置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面試的經歷,有的企業(yè)在給求職者面試的時候,會要求他們做一些人格測驗題。通過人格測驗題的結果,可以檢測出在這些求職者中哪些適合這個企業(yè),或者是哪些人適合哪些崗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格心理學在人事招聘方面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甚至在國企和政府單位都在不斷的運用。大力發(fā)展人格心理學可以更快的提高人事任免時的決策效率,幫助用人單位挑選出更加合適的人才。
(三)人格心理學與暴力犯罪
根據國家有關數據表明,現階段我國的暴力犯罪現象越來越嚴重。在這些暴力犯罪的案件的實施者中,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數占比每年都在呈上升趨勢。通過對反社會人群的人格研究,我們發(fā)現這些人身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情緒易沖動,性格孤僻,法律知識淡薄等等。但是,這些人身上的反社會人格是因為什么形成的或者說形成犯罪的根源到底是什么還需我們針對每一個犯罪者具體問題具體研究。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可以深入的了解犯人群體,幫助其改造,從而減少國家犯罪率。
(四)人格與疾病
現代社會研究表明:人的人格可以影響其身心健康。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人格就會有得什么疾病的風險。比如:經常發(fā)怒的人容易情緒不穩(wěn)定;經常悲傷的人容易抑郁;經常失望的人容易產生絕望。而這些不良情緒都與心臟病或癌癥有關。所以,在這一方面我們又可以將人格心理學的研究與醫(yī)學聯系起來,從而減少許多疾病的發(fā)病率。
(一)人格心理學的研究應該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
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經濟的高速發(fā)展雖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從哲學上來講,經濟的發(fā)展必然會引起上層建筑的發(fā)展。然而,人格一旦形成再想改變是比較困難的。許多傳統的人格雖然現在還可以勉強適應社會發(fā)展,但是如果不及時改變或者更新還是很快會阻礙社會發(fā)展。
(二)人格心理學的研究要講究方法的多元化
人格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比如問卷調查法、實驗法、臨床法等等。然而,每一種方法都有其本身的側重點,也就是說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缺點和優(yōu)點。另外,由于不同的人的人格也是不同的,都有著其特殊性。因此,我們在人格研究的實踐中要講究方法的多元化,不要只拘泥于一種研究方法,那樣研究出的結果有可能是不科學的,片面的。只有針對不同的人格多加嘗試,找出合適的研究方法,才能對所要研究的人格問題有一個深入而全面的了解與把握。
雖然我國的人格心理學發(fā)展時間較短,但是其已經與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息息相關的聯系,并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充分的利用其作用可以對我們的生活及工作產生很大的幫助,還可以促進我們社會的現代化發(fā)展。我國現代人格心理研究學者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從自身出發(fā),根據我們社會發(fā)展需求研究出對我們社會發(fā)展有著促進作用的研究成果來,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學習西方發(fā)達國家先進的研究方法和其理論成果來彌補自身方面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推動我國人格心理學的發(fā)展,并將其發(fā)展成一門對我們現代化社會發(fā)展有利的學科。
[1]郭永玉.人格心理學:人性及其差異的研究[M].北京:中古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2]張興貴,鄭雪.人格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與問題[J].心理科學,2002,25(6):774~775.
(作者單位:貴州紫云縣民族高級中學)
班榮井(1982-),男,布依族,貴州安順人,本科,貴州紫云縣民族高級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