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飛
冬奧背景下,教育提升山城人民社會素質研究
李曉飛
冬奧背景下提升山城人民社會素質是立足山城實際,對真善美的追求;教育在提升山城人民社會素質中的作用可以從教育觀念、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途徑與方法、教育保障機制等五個方面著手,協調各方面發揮合力,才能將山城人民社會素質這一軟實力提升至優秀,走向卓越,與冬奧同步精彩。
冬奧背景 教育 社會素質
作為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協辦2022年冬奧會對山城張家口來說無疑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冬奧會帶來的發展機遇不只是經濟水平的提高,更應該包含精神文明的內核。“素質”或稱之為素養,著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后天社會本質。[1]人的社會素質是人的核心素質。山城人民的社會素質是山城的形象,只有提高了山城人民的社會素質才能擁有與文明冬奧相匹配的山城形象。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冬奧背景下,提升山城人民的社會素質,教育的責任舉足輕重。
人的社會素質是指作為社會人所應具備的全部的素質,包括公民素質和職業者素質兩個方面。[2]公民素質主要體現為各種修養、知識和習慣。職業者素質主要表現為專門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每位社會人首先是公民,其次才可能是職業者。基于公民的前提條件及職業者的可能,社會素質整合起來是指組成這個社會的人群的普遍的修養程度、進步程度、文明程度、道德程度及精神狀態的總和,反映這個社會的發展程度和現代化程度。
一是思想情操和道德行為。山城人民要提高思想覺悟,加強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到文明城市的創建中。比如上下公車給老弱婦孺讓座,不隨意停放私家車,帶寵物外出時自覺清理其排泄物,待人接物禮貌交流等。意即思想上有善的認知,生活中有善的行為,提升個人品德,提高社會公德。
二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及生產技術。包括對大好河山文化,冬奧會知識的了解以及英語口語的熟練;熟悉山城地理環境、氣候特點;掌握基本的滑雪技能、剪紙、烹飪莜面技術等。也就是學習真知識,敢于真實踐,提高文化素質,加強操作能力。
三是文化修養和藝術水平。山城人民的精神面貌與其文化修養和藝術水平呈正相關。無論是自發的廣場舞還是專門組織的滑雪節、草原音樂節、民俗節等都是山城特色文化元素的生動呈現。每位公民都應該擁有熱愛美、追求美的興趣,能夠表達對家鄉的熱愛及贊美之情。
很大程度上,教育觀念會直接影響教育行為。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學習只是學生的事情,殊不知夸美紐斯早在其《大教學論》中闡述教學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上世紀60年代已有“終身教育”的提出。山城人民社會素質的提升從教育觀念上需要及時更新:應該樹立全城總動員,男女老少齊參與的意識——人人受教育,人人得提高。
社會素質的養成與發展有其階段性和連續性,滲透于各級各類教育。無論是學前、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還是普通、成人教育以及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其所面向的群體,都屬于教育對象范疇。
教育內容關注山城人民“學什么”。當前提高山城人民社會素質就是要求每位公民能真切認識城市發展現狀、趨勢及動態,與城市發展同步前進。因此,教育內容的選取首先要把握統一性,統一于為冬奧背景下提升山城人民社會素質服務。其次要體現層次性,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各級各類教育選取的內容應有層次;再次要考慮適宜性,應根據教育對象身心特點選取適宜的教育內容。
在普及社會科學知識方面,將大好河山文化及冬奧會知識等按照教育層次、類別融入教育體系中,學前階段的幼兒園教育以“我愛張家口”主題活動開展文化知識學習,北方學院、張家口學院等高校以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加深對家鄉的認識以及對冬奧會的了解,各級各類機構單位則以崗位培訓等多種形式強化對家鄉文化及冬奧會的認識。
教育可以通過家庭、學校及社會三種途徑實現對山城人民社會素質的積極影響。
家庭是社會素質養成的啟蒙之地,家長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要身教言傳給孩子直接的引導。學校是社會素質養成的主要基地,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不僅要專門開展“山城人民教育讀本”的學習,也要將山城人民社會素質包含的內容滲透于教育教學中。社會是公民道德修養的踐行之地,社會各界、各類團體及其志愿者組織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或活潑新穎或莊重素雅宣傳山城文化、贊美家鄉,提升山城人民文化素質及品德修養。
山城人民的形象是山城的軟實力,教育需充分考慮教育觀念、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途徑與方法、教育保障機制這五個方面的統一,并協調各方面發揮合力,才能將軟實力提升至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與冬奧同步精彩。
[1]肖世梅.論人的素質與人的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4(08):32~33.
[2]靖國平.教育與人的社會素質[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02):27~30.
張家口學院教育學院)
本文系張家口市科技局軟科學項目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621 1031)。
李曉飛(1980-),女,漢族,河北萬全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