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耀天
大學體育教學現狀與多元化模式建構
聶耀天
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讓人們越來越重視對體能素質的提高,而大學生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心,卻存在著體能方面的問題。所以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提高大學生體能素質,就一定要進行多元化模式的建構,結合大學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以便更好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實踐活動的加強。
大學體育 教學現狀 多元化模式
目前我國很多大學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都比較重視對學生進行實踐性質的體能訓練和技巧性練習,教學場地也會比較過多的選擇在足球場、籃球場以及田徑場等地方進行體育教學,教學內容基本以戶外活動為主,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卻沒有對學生進行具有指導性、基礎性理論知識的講解。所以,學生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學到了體育運動技能大多數都是以模仿教師的示范動作為主,對其中的要領和細節性的規范動作都沒有得到真正的掌握,這樣會導致學生比較盲目的完成整個體育訓練,降低訓練效果的同時也無法讓學生的體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基礎性理論知識可以有效的啟發學生,讓他們更好的對體育技能進行掌握,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先讓學生對基礎性理論知識進行掌握,然后在進行技能要領和動作規范上的學習,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們的體能,實現教學質量上的提高。
大學生都已經到了成年的年紀,所以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時候,不會對基礎教育有太高的要求,而是對體育教學設施有很高的要求,對教學場地、體育器材以及環境建設上都比較傾向于專業化。例如:學生在進行跨欄訓練的時候,需要在課程設計之前就將場地的準備工作做好,在每條跑道上都放上跨欄裝置;學生在進行籃球訓練的時候,需要有一個專業的籃球場地進行訓練,這樣有利于學生完成的籃球比賽都是正規的;學生在進行游泳訓練的時候,需要有一個衛生質量合格的泳池進行訓練,并且泳池邊還配備專業的救生員和救生器材等等,這樣可以在學生發生危險的時候進行及時的營救。但是目前很多大學由于資金問題無法做到在體育教學中擁有完整的體育設施,而且場地、器材方面也不能達到規定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教學目的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很多大學還依然使用著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要么是對學生進行整堂的理論知識講解,忽視對學生進行規范性動作的實際練習,要么是對學生過度的進行競技性質的教學項目,以學生的競技成績來對學生進行最終的能力評定。教師在沒有完全參透新課改的素質教育理念下就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會導致學生不能完全對各項體育運動的操作要領以及體制培養意義進行體會,而且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也沒有對課程進行很好的規劃和安排,導致學生的潛力無法完全的挖掘出來。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考核的時候,通常會以學生的一次成績進行定論,而沒有對學生平時的測試和表現進行合理的統計和考察,這種考核標準對學生來說是非常不科學和不公平的,并且考核機制缺乏靈活性,使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
體育教學課程設置除了在專業的體育學院和體育專業以外,其位置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體育課在進行項目選修上面,可以選擇的種類會比較的少,與現代競技體育項目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且也不能滿足現代大學生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的個性。大學體育教育理念不夠新穎主要體現在沒有給于體育運動足夠的重視,對相關的運動項目也沒有進行合理科學的設置,同時也沒有對體育課程進行合理的統籌安排。在對學生進行體育運動項目成績驗收以及授課效果驗收上面處理的比較隨意,缺少具有針對性和客觀性的體育運動項目考核標準,所以需要從教學理念上進行重新改革,突出體育教學的地位,讓學校領導層和教師們認識到體育鍛煉對現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性,并積極的對多元化的教學理念進行建立,以此來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建立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對體育課程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把終身體育和健康的運動精神重點的突顯出來,并且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運動可以讓他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缺乏運動或是不適當運動會給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其次,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充分的掌握運動技能的要領,更好的進行體育練習;再次,合理的對體育競技項目進行擴展,讓學生可以有很多的選擇性,這對學生興趣、能力、特長上的培養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最后,教師要積極對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創新,找到適合現代年輕人性情的組織形式來實現教學效果上的優化。
想要提高大學生的體能與體制,就需要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進行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建構,讓教學理念、方式不再過于單一,同時還需要加強體育設施和教學目標設置上的建立,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對學生體能素質的提高。
[1]王海宇.試論教學研究型大學實踐教學多元化模式的建構[J].中國高教研究,2016(08).
[2]劉建文.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1).
西安翻譯學院)
聶耀天(1995-),男,漢族,西安翻譯學院,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