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潔
新時期家校合作教育芻議
于 潔
文章對新時期家校合作展開了討論,了解家校合作教學模式所應該進行的改革,實現駕校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的提升,為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條件。
新時期 家校合作 分析
就目前而言,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應用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及時的解決必然影響家校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為此,需要加強家校合作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得家校合作教學模式更符合新時期的教學要求,同時能夠讓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當代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是社會教育專業機構的重要一部分,需要承擔起推進和指導家庭教育的責任意識,而作為家庭,在學生的成長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校需要和家庭密切的配合。尤其是經濟還不夠發達的農村學校,不能期望著家長能夠在一瞬間提升自己的覺悟,和學校加強彼此之間的協作,但是還是可以創造條件,積極主動的和家庭配合。在過程中,可以從家長學校的想法入手,建立健全完善的運行機制,盡可能的讓家長學校成為學校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家長的學校生活應該成為學校工作的一部分,要保證能系統性、規律性的運行,家長你能夠顧參與到學校教育計劃的制定中,能夠了解學校教育的目的,能夠有效的推進學校教育的運行;同時不符合學校計劃的一部分也能夠實時的調整,讓教育和生活更貼近,盡量減少肯定學校教育,否定家庭教育的情況,如何做好家校之前的合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家庭在學校的成長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學校需要和家庭緊密的聯系。但是還是要認識到,一些教育尚不完善的農村學校,不能指望家長的覺悟能夠很快的提升,但是我們需要創造條件,加強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比如說可以組織家長會,有時間可以去學生家里做家訪,鼓勵家長能夠來學校和老師交流等,甚至可以請家長來學校交流心得。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這個時候就需要學校想辦法,在能力范圍內,給家長相應的幫助,調動關心子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其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幫助子女,也是學校的責任和義務。
一方面,學校可以創造實踐機會,學校在教育過程中起到主體地位,實踐活動在學校教育中無法順利開展的主要原因是單一的形式和家庭的渴求度不夠。這個時候就要求開展活動時,重視創新,努力的獲得更多家庭的支持,將學生的培養工作落實下去。
另一方面,家庭需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勞動是關榮的,作為家庭的重要成員,孩子是有勞動義務的,家庭活動也應該分給孩子。孩子在活動中也會收獲快樂和知識。所以作為父母不能單純的為了孩子的成績提高,忽視了他們的勞動能力的培養,這也會給他們未來的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傳統的教學中,家長基本屬于旁觀者,認為教育孩子屬于學校的事情。需要加強這種實現的轉變,多多參與到學生的教育活動中來,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自己的小孩樹立健康的形象。對于孩子要求的事情,家長更應該要做到,為他們樹立榜樣的作用,這樣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的快樂。孩子們在認識事物、人情等方面,需要一些例子作為參照,而家長無疑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基本上家長的為人處世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孩子。就當下而言,學生的教育需要加強重視,使得學生的自覺能力得到提升,能夠自主的學生,不再依靠別人,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學校能夠陪伴的時間是非常少的,更多的時間是學生與父母的相處,為此,需要加強父母的教育作用。但是對于非常多學生的父母而言,基本上都非常的忙碌,沒有太多時間跟孩子交流,致使家庭教育出現空白。為了有效彌補部分學生家庭教育的空缺,學校組織建立放心班,將父母比較忙的學生組織起來,通過老師的輔導分擔家庭教育的責任,使得沒人看管的學生能夠在老師的監督下健康的成長。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評價都會通過考核來完成,那么學生在家庭教育中的學習情況,可以通過考核家長來實現。通過考核家長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約束父母的言行舉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在學生的身上。為此,提高父母自身素質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
總的來講,家校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學校對于學生而言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多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世都需要通過家庭教育的方式來完成。而且,每個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學校的教學都是統一節奏的,但是家庭教育可以實現一對一的教學,能夠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糾正,從而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1]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2]王家祥.班級家庭教育指導[M].北京:知識出版社,2000.
黑龍江教育學院)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小學品德教師與家長開展德育合作的策略研究”(項目編號:J J B 1214 009)。
于潔(1979-),女,漢族,哲學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哲學、法律、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