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焱
中國動漫之拙見
劉 焱
社會發(fā)展,人們注重享受生活,動漫成為主流文化。我國要在學習美、日、韓等國優(yōu)秀動漫經(jīng)驗的同時,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動漫發(fā)展道路,走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的道路。
主題 體裁 技術 劇情設計 幽默感 配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代人開始越來越注重娛樂自己和享受生活。動漫文化作為一種大眾性的視覺文化。在給人們帶來美的視覺享受的同時,還有著超越國籍、超越種族的巨大力量。在我國,動漫文化還處于亞文化狀態(tài),在大眾中認可度不高,沒有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所以,讓動漫文化成為我國的主流文化還有一條很漫長的路要走。
2009年是國產動漫發(fā)展最重要的一年,動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以千萬的投資撬動了億元票房。從商業(yè)角度上來看,中國的動漫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改變了往年境外動畫充斥國內市場的局面。雖然中國動漫取的了重大的突破,但依然存在諸多的弊端:
首先是在主題、題材的選擇上不夠新疑。動漫形象普遍都是以人物為主角,而且是一個小孩子,比如《大耳朵圖圖》《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種低幼的人物形象不具備任何的吸引力。既不生動也不形象!題材普遍低幼化,說教多,感動少,道理太過浮于表面:其實很多日本動漫,歐美動漫也是有教育意義的,但為什么我們選擇外國的而不看好中國的?中國的動漫將所有的道理都很明白的給你擺出來,就像快餐一樣,而外國的動漫都會將道理蘊含在故事當中,在享受美麗動漫帶給我們娛樂性的同時,又具備教育性。大部分很通俗的道理誰都明了,誰都不希望這樣的說教,誰又會去選擇呢?
中國有著悠久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并不缺少動漫的題材,比如,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發(fā)的動畫 電影《花木蘭》, 題材是中國的傳統(tǒng)題材,卻能風靡世界 ,人物傳奇故事日本的《三國志》系列動漫游戲產品熱銷北美市場。《功夫熊貓》絕對是中國武俠文化的動物版,以及《龜兔賽跑》。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shù), 可見 中國并不缺乏發(fā)展原創(chuàng)動漫的文化資源。缺的是在這些題材上進行創(chuàng)新。
其次,從技術上看,動畫的形象設計不可愛,不幽默,沒有代表性;畫面呆板,沒有美感,動畫里面人物的表情不生動。所有看動畫的人都喜歡看精雕細琢的造型、妙趣橫生的情節(jié),從而接受潛移默化的思想。誰都不喜歡和一個面無表情的人交流,看一個表情生硬的人說話。最近出的《秦時明月》,技術上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進步,人物形象的設計也進步了很多。增加了很多特效,但是認為的動作跟皮影似的,一點也不連貫。
最新熱播的《喜洋洋與灰太狼》在動畫的形象設計上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人物都賦予了時代的特征,比如灰太狼,就是一個現(xiàn)代家居生活“妻管嚴”的代表。沸羊羊則是一個喜歡充當英雄角色卻又往往失敗的角色,想當英雄卻又總是意外的變成了狗熊,這樣的形象很滑稽,但又很可愛。現(xiàn)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物形象。這種賦予時代特征的動畫形象往往容易使人產生共鳴。
第三,劇情設計沒有高潮,沒有跌宕起伏。沒有伏筆,劇情一條線,是人都知道結局是什么,人物沒有轉變。
中國大部分的動漫題材都是根據(jù)中國的歷史改編而成。比如《西游記》、《寶蓮燈》等等,這些歷史題材很多電視劇都有真人版的,如果動畫在劇情上跟真人版的相差不遠,更多的人都會選擇看真人表演的,動畫是一門幻想藝術,更容易直觀表現(xiàn)和抒發(fā)人們的感情,可以把現(xiàn)實不可能看到的轉為現(xiàn)實,擴展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表達現(xiàn)代人無法實現(xiàn)的一種夢想,表現(xiàn)一種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達到的意境,如果現(xiàn)實中都能實現(xiàn)的,誰還會選擇動畫呢?
第四,過于注重教育性,忽視娛樂性,沒有幽默感。中國的動漫總是要求具備民族特色,要求民族文化與漫畫產業(yè)結合,既要把握民族文化精魂,又要具備教育性,所以中國的動漫更多的時候就是說教,動漫作為一種“視覺文化”,更多的時候應該是給人以娛樂性的。
動漫產品能否讓人滿意,最根本的還是在于其內容。作品必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思想性,讓人輕松的享受快樂的同時,又輕松的體會到劇里蘊含的深刻的思想內涵。
日本和歐美的動漫都很注重其教育性。上世紀80年代,經(jīng)典的日本動漫《圣斗士星矢》,從頭至尾都蘊含著一種必勝的信念,堅持到底的決心,很多日系動漫都帶有這種風格,日本民族不服輸?shù)男愿窬瓦@樣通過動畫片潛移默化地滲透到青少年的心里。歐美動漫同樣如此。《獅子王》、《怪物史萊克》等動畫獲得成功,不僅因其制作水平是頂尖的,同時還向我們展現(xiàn)了親情、友情、愛情、勇氣、甚至反戰(zhàn)、環(huán)保等思想,我們樂在其中,又受益匪淺,視覺的愉悅后留給我們的是更深的思考。
寓教于樂本身并沒有錯,但是中國的很多動漫作品沒有注意到的是,寓教于樂的核心在于“樂”,如果“教”的成分明顯大于“樂”,那就會喧賓奪主。因此,如何把“教”的成分蘊含到“樂”中,而又以“樂”為主,不讓人看出明顯的說教味。這是中國動漫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第五,配音生硬,聲音矯情做作,和角色都不能融合在一起,本來一部很好的外國動畫,配成國語味道就全變了,很優(yōu)美的動畫場景,聲音卻矯情做作,讓聽的人備受煎熬。背景音樂像兒歌,一聽這樣的背景音樂,感覺這些片就是小朋友的專屬,不能帶給人身心娛樂。
時代在變,人的價值觀也在變化著,社會在進步。動畫的題材也應該不斷的創(chuàng)新,中國有很多優(yōu)秀的神話故事題材。動漫的主角可以不變,但是應該賦予它們新的時代特征,新的對白,新的性格特征等。采用故事新篇來反應現(xiàn)代社會存在的問題。
因此,動漫工作者就需要認真學習動漫發(fā)達國家成功的經(jīng)驗,取長補短。這不是抄襲,是學習。就像剛學畫的人一樣,開始都是臨摹大師的作品,學習大師的技法,待時機成熟了,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
國內動漫產業(yè)還應致力于吸引盡可能多的觀眾,應該把動漫當成一種不分年齡段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多創(chuàng)作一些適合各年齡段觀眾觀看的作品。
激情四射的創(chuàng)意,豐富多彩的題材,天真無邪的童趣,輕松愉悅的幽默,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美輪美奐的畫面,親切動人的音樂等等,這些都是精品動漫最強而有力的法寶,這樣的作品才是容易受歡迎的。我們的動漫作品都應該按照這樣的精品路線發(fā)展下去。
中國的動漫還是充滿希望的!
[1]張俊竹.基于產教融合的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5(11):88~91.
武昌工學院)
劉焱,男,漢族,湖北公安人,研究生,武昌工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當代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