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
公共圖書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探討
劉 杰
公共圖書館作為我國文化傳播基地,其豐富的人文歷史與民族文化、現代科學技術等綜合資料無疑不是我國公共圖書館寶貴資源。因此,如何發展公共圖書館文化創意產業,發揚我國文化精髓,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做好相關對策與分析,進一步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創意發展。
公共圖書館 文化創意產業 發展與研究
可以說,文化創業產業是在全球經濟發展得到共同進步的背景下,凝聚創造力與創新型理念為核心的一種新型產業,在這種創造環境中強調文化因素和主體文化依靠團隊或是個人完成的一種新型工作,開展此項工作需要具備專業的技術經驗、富有色彩化的創意和商業化的開發方式,市場營銷方式與知識產權都有足夠的了解,進而支撐文化創業產業的可行性。
文化創業產業在形成初期是沒有形態的,以人類豐富的想象力為主,注重視覺差異與感官差異,張揚個性解放,慢慢接受社會的多元化與多樣化結構,在此種社會環境下有利于發揮團隊與個人創造力氛圍。在國外許多國家支持個人與企業創新成果,我國有關部門出臺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此項綱要明確提出了我國對文化創業產業的主要任務。在歐洲國家中,美國文化創意發展比較完善,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全球無線電視和基礎有限電視收入的75%依靠美國電視節目,美國圖書市場份額占全球圖書市場份額的35%,文化創意產業不僅給美國帶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同時也在將美國文化價值體系向世界推廣宣傳,相比我國圖書市場極少份額來看相差甚遠,中國文化價值推廣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中國作為千年文明古國,不僅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更有著樸質人文氣息,其中包括了文字、語言、思想以及六藝,在到后來的書法、武術、曲藝、棋類以及民俗等,在國家與社會發展中并非缺乏文化元素,為此我們應盡快發展文化創業產業,把中國傳承文化發揚光大是現今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
早在十九世紀末,我國維新派倡導的公共藏書樓與學會參數了尊定了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基礎,十九世紀后期我國陸續對外開放與建設公共圖書館,經過了十年建設圖書館規模不斷擴大,到了1914年全國共有省級圖書館達十八所,在新中國成立后期公共圖書館從十八所發展到2440所,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國公共圖書事業更是得到了飛躍發展。國務院有關部門最新頒布的《關于印發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文化方面文件要求,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重,促進文化發展需要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此項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發展公共圖書事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請審議的公共圖書館法草案。(2)為了促進全民閱讀,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制定全民閱讀促進條例。(3)加強和改進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修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由此可見,我國在注重經濟發展建設的同時還在注重國民文化教育發展和規劃方向,明確提升綜合國力的同時提升全民精神文明建設,這不僅符合我國千年文明大國的發展方向,更是傳承我國文化發展建設的一項措施,為此公共圖書館應響應國家號召,加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使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成為利國利民的一項舉措。
公共圖書館作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產物,有地方政府負責管理、自助和支持的,向社會各方人士提供免費借閱圖書的一種公共場所。它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是“博大精深的知識庫”,通過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專業等級、不同精神文化以及科學、經濟等領域有著較廣闊的知識界面,在社會中承擔著科學研究與服務大眾的雙重任務,滿足的各行業專題研究與學術交流的同時為中小企業提供經驗與理論輔導。公共圖書館服務核心及未來發展方向:(1)從小培養和強化兒童閱讀習慣,閱讀資料豐富且積極向上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2)能夠支援各種專業等級的正規教育和自我進修需要的各種輔助資料;(3)提供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創業發展機會;(4)對科學發明尊重、文化遺產的重視以及對藝術的欣賞;(5)刺激兒童及青少年想象力以及創造力;(6)品鑒各種文化,欣賞差異之中的美;(7)對地方企業以及協會提供成長所需的咨詢服務;(8)贊助及參與各種年齡掃盲活動,必要時可以組織宣傳這類活動。
公共圖書館在開放上面對社會各界人士,不因年齡、種族、性別、信仰、國籍及社會地位而存在差距,都可以在公共圖書館里參考借閱,對于與需求的特殊人員如:身心障礙人士、住院病患、行動不便以及大齡人員、在監人士等可根據借閱需要提供上門服務,進而滿足特殊人員因某種障礙而無法獲得閱讀權利的需求。同時利用互聯網信息,加大網絡公共圖書建設,可采用會員制度方式管理公共網絡圖書建設,通過信息網絡管理與建設擴大公共閱讀層面,使我國公共圖書做到利用臺式電腦、平面電腦、移動手機等隨時隨地閱讀、隨時隨地借閱。加大宣傳公共圖書館對外公益活動,可利用網絡、報紙、廣播、板報、微博等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積極性,以全民閱讀為目標的新理念。
[1]王關義.文化創意產業中社會化媒體營銷的運行模式[J].經濟管理與研究,2014(03).
[2]馬駿.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反戰模式與演變[J].學術交流,2016(06).
[3]周光毅.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J].藝術百家,2015(03).
重慶市涪陵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