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紅
(山東大學 山東 威海 264209)
廢墟中開出的花朵:坊茨小鎮
張振紅
(山東大學 山東 威海 264209)
2008年政府控股成立了華德城投公司,開發有著文化遺址但已經沒落的坊子區工業小鎮,取名“坊茨小鎮”。2013 年包括坊茨小鎮在內的坊子德日建筑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篇著重介紹坊茨小鎮的布局及發展現狀。
坊子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鎮;布局
坊子德日建筑群中的坊茨小鎮。坊子德日建筑群在 2013 年已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遺產普遍是在 1898 年至 1945 年間的德日占領期間由德國和日本在此主持建造的一系列建(構)筑物。在 20 世紀80 年代的建設過程中,德國風格的車站大部分被拆毀,坊子火車站、南北礦區及周邊區域得以幸存。目前,文化遺產的保護逐漸受到重視,但目前這些建筑的保護狀況不容樂觀。
坊茨小鎮的概念先于坊子德日建筑群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先發展起來的坊茨小鎮因被初步開發有了一定知名度成為其中之重,從小鎮中可以窺見坊子德日建筑群保護性開發的現狀及進展。
(1)德軍別墅區。主要位于坊茨小鎮西側和南側。德軍別墅區在坊茨小鎮中建筑面積最大,是在原建筑的基礎上進行維護,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德國建筑物的特色,為保護建筑物,平時別墅區內部不對外開放,游客僅可從外部欣賞。
(2)中國坊茨美術館。位于坊茨小鎮東側。2010年開館的坊茨美術館,展廳面積3000 平方米,由一座老食堂改建而成。高大的空間內沒什么裝飾和美化,凸凹不平的磚墻被涂成白色,與高高的梁柱和生銹的鐵條相映襯的,是四周墻壁上懸掛著的當代油畫作品,兩相輝映使得建筑與藝術品形成了罕見的和諧。而一面墻壁上的“藝術為人民服務”幾個字,無形中透露出了美術館的藝術理念和定位。自2010 年以來,舉辦了如中國第二屆小幅油畫展等多場畫展,靳尚誼、聞立鵬、楊飛云、王仲等諸多藝術家和藝術評論家齊聚坊茨小鎮。參與坊茨小鎮建設的坊茨美術館館長王明江曾告訴筆者,要融合多種文化元素,力圖將坊茨小鎮打造為膠東的文化中心,“吸引山東、北京、上海,乃至全國的游客,拉動相關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但美術館利用率較低,若無畫展,平時皆為關閉狀態。
(3)藝術工作室。在坊茨小鎮 1.97 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內,有一棟 1904 年興建的德國軍官別墅,現已改建成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云的藝術工作室,每年中國油畫院的師生都要來此生活一段時間,進行寫生和創作。像楊飛云一樣,許多藝術家青睞于坊茨小鎮獨特的異域風情和滄桑的歷史遺跡,決定將藝術工作室搬到這里,逐漸聚集成一片藝術創作基地。根據筆者實地考察,工作室內僅有幾張桌椅,布置較為簡略。平時工作室關閉,不對外開放,觀賞性和旅游價值較低。
(4)坊茨小鎮雕塑展館。山東華藝雕塑設計公司投資建設的坊茨小鎮雕塑展館也于 2011年 4 月正式開放。坊茨小鎮還正在與中國雕塑院接洽,預計將在此舉辦雕塑雙年展。2016年坊茨小鎮雕塑展館瀕臨凋敝,雕塑被擺在小鎮角落無人問津。2017年筆者再次前往坊茨小鎮時,雕塑展館已關閉,凌亂的雕塑也不知所蹤。
(5)教學點。山東是藝術教育大省,有多座藝術高校,不僅山東籍藝術家多,每年藝考生也非常多,其中濰坊就是山東藝考生非常集中的城市,對藝術教育的需求很大,坊茨小鎮看到了這一機會,整合國內外藝術教育資源,建設藝術教育區。坊茨小鎮現已與中央美院、山東工藝美院、濰坊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這些高校均有教學點開設于此,其中濰坊學院藝術系就在這里。樓內窗明幾凈,教學設備很新,其中教學樓三樓是坊茨小鎮工作人員的辦公區,包括坊子文物局在內的工作人員在此為小鎮的發展默默奉獻著。
(6)1898 啤酒吧。1898啤酒吧由院內的日本小學改造成,2016年因資金問題現已停業,2017年仍未恢復營業,現為一閑置建筑物。
(7)德軍醫院。建于上世紀初的德軍醫院,是坊子最大的德式建筑之一,二層磚木結構,布局功能合理,風格獨特。醫院舊址位于三馬路西段路北,建于 1904 年前后,建筑面積 998 平方米。整體建筑坐北朝南,一字排列,分西中東三部分,分別為病房、手術室、門診樓和廚房。為保護建筑,德軍醫院不對外開放,游客盡可從外觀賞.自2016年5月,政府開始修繕德軍醫院,預計2017年6月份完工。
(8)坊子區紅色博物館。博物館原味盈利性店鋪莎士比亞書店。自2016年年底,開始改造為紅色博物館,博物館于2016年9月份開始運營,不收取門票,是非營利性的愛國教育地點。由政府提供場地,扶持民間資本出資建設。博物館內主要展示了毛澤東時期的文物。目前正在試運營階段,設備較為簡陋,但館長表示,后續會慢慢配齊聲光電設備,旅游旺季也會配備講解員。據對比,雖原莎士比亞書店已經改造成紅色博物館,但原書店內的格局并沒被打破,場地局限性較大。
[1] 郭旗.異域風情小鎮免費也不靈?[N].中國旅游報,2014-2-17(8).
[2] 李婧.山東坊茨小鎮:復活古老建筑[N].中國文化報,2013-1-12(5).
[3] 劉楠.坊子歷史地段及其德日建筑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
張振紅(1996-),女,漢族,山東濰坊人,本科生,山東大學(威海)翻譯學院。
I106
A
1672-5832(2017)08-02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