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梅
“五大發展理念”的人學意義
韓 梅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是狹隘的民粹主義學說,也不會對任何種族有任何歧視,是真正的為全人類謀福利的政治經濟學學說。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我國積極探索一種揚棄資本主義社會“異化”的特性,打破階級社會當中的階級壁壘,符合人的本質的制度創新,通過這種新制度建立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政治經濟學,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個性。
馬克思主義 政治經濟學 “五大發展理念” 人學意義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新成果,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人學意義在新時期的體現。“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無論是出發點還是落腳點都歸結到對“人”的關懷上,對“人”的意義的追問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靈魂歸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在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運行當中,“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人學意義在新時期的重大發展,其中牢牢把握住“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并把這種思想貫徹到每項經濟政策制定中,奠定了人學發展的基礎,同時也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最可靠的前提,在共產主義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全過程的重大問題的完美詮釋。
作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創新關乎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沒有創新就意味著沒有變革,意味著因循守舊,也就意味著落后和淘汰。《周易·系辭下》中就指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特別是在科學技術是社會生產力發展要素的今天,創新更是成為了社會發展問題的重中之重,只有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才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動力,為實現共產主義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下,人脫離了自己的本心,受到商品的奴役,成為了被客體控制的“客體”,這是被馬克思指出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詬病。而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思想當中,人和物之間的關系的協調主要是在承認并掌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類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合理改變人與物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物質財富和對生產資料的占有不再是使人和人類社會‘異化’的物質力量,而成為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現實條件。”[2]協調發展不僅僅說明的是人與物關系的協調,還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
倡導“綠色”的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的完美結合,雖然人具有社會性,但是人的自然性是社會性的基礎,而人的自然性也包括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界是人類發展進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沒有自然界就不能談人類的生存問題,更何況是人類發展問題,因此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保障。
中國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清楚地告訴我們,閉關自守是落后的最重要的主觀因素,因此“開放”的理念是當代發展理念中重要的一員,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必然選擇。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所有一切的壁壘都是人類自己建造的,一旦打破所謂的壁壘,那么人類的發展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生產社會化和生產力發展必然會帶來經濟全球化,而隨著經濟基礎的全球化發展必然帶動各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并使得各民族從各自歷史走向世界歷史。中國開放發展的基本理念:“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要打開大門搞建設,促進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動。各國要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經濟,實現共商、共建、共享。要尊重彼此的發展選擇,相互借鑒發展經驗,讓不同發展道路交匯在成功的變,讓發展成果為各國人民共享。”[3]
共享理念是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價值歸宿,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人學意義的代表。馬克思研究批判政治經濟學,創立剩余價值學說,以此來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平,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以達到共享發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標。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來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他們揭示了人的社會本質,認為人的社會本質決定了參與社會活動和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平等性。這樣的共享理念真正摒棄了國家之間、種族之間的隔閡,做到寬廣的“人學”胸懷。
作為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指導思想,“五大發展理念”是對中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及未來展望,具有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每一個理念都是站在“人”的角度考慮,都在為實現“人”的本質而努力。因此,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人學意義由此可見。
[1]都本偉.“五大發展理念”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J].財經問題研究,2016(8).
[2]顧海良.新發展理念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探討[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6(1).
[3]習近平.謀共同永續發展,做合作共贏伙伴[N].人民日報,2015-9-27.
(作者單位:中共黔西南州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