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武
圖書館的文化特征
馬德武
本文首先概述圖書館在現代社會的整體發展與進步,繼之分析論述了圖書館的若干文化特征,特別是在當今社會條件下,圖書館的文化創新發展性應得到有效利用。
圖書館 文化 特征
現代社會,圖書館行業正處于發展與變革的黃金時期。圖書館相關理念與思想經歷了飛躍式的轉變,圖書館所采用的技術與設備已經在信息智能化、系統集群化方面取得了根本性的進步。近年來我國圖書館在整體社會結構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持續為國家的蓬勃振興,民族的復興發展燃薪助力。
提及圖書館,第一聯想詞必定是書,接下來待選的或許是知識、學校等等。筆者認為文化也應列入圖書館聯想優選詞,因為文化與圖書館的存在是息息相關的。圖書館的文化是圖書館的立館基石,無論大小、性質,任何一座圖書館的建立都是在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向求知的心靈。
文化的涵義可大可小。廣義的文化是高深廣博的概念體系。無法在意識上窮盡,也沒有實體的邊界。而圖書館的文化是與圖書館這個承載框架體系合而為一的,雖然其是某個時代、某一階層社會的特定映像,但是縱向探察,圖書館的文化又超越時代、社會。 無論是建立于公元前3世紀,代表古希臘羅馬燦爛文明的亞歷山大圖書館,還是規模亞洲第一,藏書三千萬的中國國家圖書館,都是旨在將人類社會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收獲的文化成果繼承下來,并傳之于后世。圖書館的文化正是在縱向傳承與橫向交流中得到豐富與擴展。當今世界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文化包括圖書館的文化,在傳承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上都遠遠超越了我們的先輩。
圖書館的文化先天具有制度性、規范性。大文化背景中的歷史地理、人文風俗、行為模式、價值觀念等具體要素也許會隨著時間、地域的變化,社會甚至是普通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偏好的改變而發生嬗變。但集藏—或者優雅一點兒講—沉淀到圖書館中以物質形式存在著的文化表現集合體,普遍來講是書籍, 卻擁有相對可靠的安穩的居所,這得益于圖書館體系從古至今所逐漸形成的完備制度與規范。近期我國首部公共圖書館法即將施行,這必將對圖書館的文化制度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我國第二大圖書館體系:各高校圖書館,則是將圖書館的文化建設與學校的自身發展緊密結合,形成獨特的高校圖書館文化。如吉林建筑大學圖書館,在建筑文獻的整理收藏,建筑文化的傳承推廣等方面獨具特色。
圖書館對文化所作的無形的傳播與推廣,也是有章可循,是在高等級層次上,以全局的、開放的視角來運作的,完全迥異于時下頗為流行的自媒體、自傳播文化與碎片類文化。圖書館在傳播推廣文化中,因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屬性,在全面規劃、分別部署、具體實施及后續評價等各環節都可做到有度可依、有序可行。
從文化的基本屬性來看,共享、包容、開放、創新是世界上所有優秀文化之所以世代傳承的共同特點。圖書館的文化也是在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創新。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激勵鼓舞下,圖書館的文化創新、創意活動的開展是機遇也是挑戰。圖書館的文化資源和文化活動一直是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圖書館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則是國家大力振興文化產業,力推文化精品舉措的積極成果?!笆濉币巹澲袑参幕罩卮蠊こ獭⒗仙龠呚毜貐^公共文化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文物數字資源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華文化傳承工程(中國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中國古代典籍整理、文化經典普及、史志編修)等都確定了指導綱領,圖書館作為文化領域的重要力量,更需在上述領域做好開創性、指導性工作。
文化創意(包括文創產品和文創產業),是人們知識和智慧物化的表現。為了向世界推介中華文化,提升中國軟實力,需要大力發展文創產業,并及時向海外宣傳、輸送國內優秀的文創產品。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日益重視,文化產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圖書館的文創前景一片大好。
圖書館的文化創新,在近些年來還表現在面向基層、不忘初心,深接地氣,在文化層面關心、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將文化的改造力向貧困地區釋放。以圖書館服務為代表的文化下鄉、文化扶貧等行動,尤其是文化扶貧行動,對改造貧困文化,遏制貧困文化的傳遞、延續,提高貧困地區人民自身文化素質,實施國家對貧困地區的脫、扶戰略決策有重要作用。
近代以來,我國圖書館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圖書館使得中國文化典籍得以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發揚,有利于我們梳理和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弘揚優秀的民族精神。今天在“十三五”規劃對新時期文化建設的總體布局指引下,圖書館的文化發展必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振興的新局面。
[1]郭妮.圖書館在我國文化外交中的作用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7(04).
[2]閆小斌.貧困地區文化扶貧之價值目標:走向空間正義[J].圖書館建設,2017(01).
[3]田利.關于圖書館開展文創工作的理性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02).
(作者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