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俠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探析
梁 俠
近些年,在國家政策導向的大背景下,高校對學生的擴招步伐逐漸加快,每年高校畢業生的數量直線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就業形式的嚴峻性以及就業形式的多樣化。在這樣的條件下,高校學生的戶籍管理制度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對高校戶籍制度的改革成為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根據目前高校戶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就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展開了一系列的探析。
就業導向 高校 戶籍制度 改革
由于高校為了適應當前國家的發展,針對教育模式、教學體制以及就業方面的管理措施等其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現有的高校戶籍管理制度已經越來越落后,無法發揮對高校學生的檔案進行較好的管理的作用。為了使高校的戶籍檔案管理制度能更加適應教育的發展,使人才資源達到最優的配置以及人才的科學流動,應該針對高校戶籍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從而推動高校的發展。
(一)“空掛戶口”以及“口袋戶口”的現象比較嚴重
近些年,很多畢業生走進工作崗位以后,由于戶口指標的問題使其無法將戶口落實到單位所在地,或者很多畢業生為了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想把戶口留在城市,就通過人事代理機構幫其實現,這一系列情況的集合造成了“空掛戶口”的現象。另外,一些畢業生不清楚戶籍的相關規定,畢業后一直將戶籍以及檔案放在自己的手里,造成了“口袋戶口”的現象。
(二)留城畢業生與回鄉畢業生的待遇不平衡
舊觀念里的都認為考上大學后留在大城市工作非常風光,但是近些年,隨著一些問題的出現,很多的鄉鎮畢業生會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打拼,出現了“逆城市化”的現象。由于戶籍制度的不平衡,鄉鎮的畢業生留在城市工作的話,很難長久留在城市,因此,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畢業后選擇直接回到家鄉就業。這樣的就業形式使得留城畢業生與回鄉畢業生的待遇出現了不公平的待遇。
(三)現有的戶籍制度嚴重阻礙了高校的就業改革
首先,戶口指標的申請時限問題使得用人單位在學生畢業前就走進校園開展招聘活動,影響了學校的授課計劃[1]。其次,戶籍制度對高校就業率的統計造成了一些障礙。第三,戶籍制度制約了人才的科學流動。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性的原則,而戶籍制度的不合理使得公平性無法得到保障,很多一線城市只接納本市戶籍的畢業生,即使能接納外地戶籍的學生,其指標數量也是相當有限的。
(一)實行靈活的戶籍遷移制度
很多的高校在學生進入學校時會引導學生將戶口遷移至學校所在地,學生畢業后,學校將不再繼續為學生管理其戶口。盡管這樣的制度不是強制性的,但是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對戶籍制度一無所知,往往會選擇遷移到學校所在地[2]。高校應該針對這樣的情況進行一些改革,比如,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其戶口并不隨之遷移,學校可以通過檔案與學籍對學生進行管理,當學生畢業后進入了合適的單位,直接從生源地將戶口遷移至用人單位所在地。用人單位錄取畢業生之后,只需要接受其學籍檔案即可。
(二)完善高校戶籍管理的相關制度
盡管我國的法律規章制度體系已經具有很高的健全程度,但是在高校畢業生戶籍管理方面仍然沒有形成獨立、完善的法律體系,仍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中的相關規定作為工作的準則,這其中的一些條款已經在時代的發展中失去了其應具有的效用,不同地區推出的相關條例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政府應該根據當前社會就業崗位資源的情況作出充分的了解,根據就業崗位的情況促進人才的合力配置,不能只是一味的維護,應該從根本上進行推出相關的法律條款進行嚴格的管理,健全相關的法律體系等。
(三)促進經濟的平衡發展
從某種角度來看,當前的城鄉差距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約了高校戶籍制度的改革和發展,主要的原因是戶籍制度其帶有一定程度的再分配職能以及城鄉之間經濟層面的差距[3]。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力元素的分配走勢,長此以往,會使一些不合理的現象進一步惡化。因此,促進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平衡發展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一部分戶籍制度帶來的問題。一旦鄉鎮的經濟水平得到提高,相應的就業機會也會隨之增加,為高校的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使得戶籍制度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綜上所述,高校戶籍制度對畢業生就業方面的影響不容小覷,促使高校戶籍制度的改革必須提上日程。高校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及時認識到高校戶籍制度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實施改革。通過本文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探析,希望能為提高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效率提供一些參考。
[1]劉寶璠.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5):112~114.
[2]蘆佳,耿曉娜,史文艷.淺析大學生戶籍問題[J].赤子(中旬),2014(04):354.
[3]馮帆.大學生就業制度變遷與制度需求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4(03):87~88.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