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娜仁娜
從人本管理視角看如何加強高等院校教師隊伍建設
吳娜仁娜
高等院校的教師隊伍的管制應以人為本,這樣更符合教育人才培養的需求。高等院校需要與教師有共同的育人要求,他們在人才培養的上應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同時,院校給教師的優待策略要符合校方以及教師雙方的利益,校方在政策的制定上要站在教師的角度上進行問題的思考,同時,高等院校要從選才以及待遇方面為老師做更多考慮,這樣高等院校能夠在人文管理的基礎上更好的完成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學校能夠更好的進步。
高校 師資 人本管理
社會發展中提倡以人為本,這更能凸現人的重要性,高等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在逐漸采用以人為本的發展策略。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更適應高等院校的發展需求,同時,這也使得高等院校更能向人性化的管理方向進展,這種模式讓教師成為學校策略制定的中心人物,學校的政策制定更能保障教師的利益。以人為本的策略更能使學校從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校方能發現更多的管制中的不足,這樣校方能完善管理制度上的不足,校方能為教師提供更多便利條件。高等院校還要從教師的工作角度出發,為教師提供更多便利條件,校方還要給教師建立一些獎勵機制,這樣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教師能夠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這樣更便于高等院校教師力量的壯大。
當今時代,經濟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人才,人是經濟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存在,采用較好的制度進行人才管制能充分發揮人的潛力,人能夠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中更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存在,人的智力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動力,人的才能能使整個產業發展速度加快,使國家整體實力得到提升。
高等院校教師的管制體現人文理念能夠帶動管理制度的實施,還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這樣的制度更符合發展理念。高等院校要有自己的管制條例,這些條例要涉及到人才的選取,人才的仁用,人才的培養,人才的留校等方面的問題。在人才的選取方面,校方自身教學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校方便選取熟悉相關領域的人才,校方會找與學校教學相一致的人才,校方可以從院校中選取知識水平較高的畢業生,也可以廣泛選用社會中有知識又能力的工作者,他們能夠勝任教師這個職位,同時,校方還可以聘請一些領域的專家,這些人才的選用能為高等院校的繼續發展提高力量支撐。在人才的錄用方面,校方可以根據每個老師的專業特點,將不同專業的老師安排到不同的教學崗位上,高等院校還可以制定一些獎勵機制,這樣能使一些老師的努力得到肯定老師也能在自己的教學中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水平。在人才的培養方面,高等院校要制定相關策略,為老師提供學習機會,社會發展較快,一些信息技術發展也較快,在這些信息技術更新的同時,高等院校也要為老師鼓勵,讓老師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老師自身的知識也會隨著信息的更新而不斷更新,老師能及時為學生提高更多知識,開闊學生視野。學校發展需要很好的教師團隊,這個團隊離不開有能力的工作者,因此,高等院校還需制定相關政策,以使院校的教師團隊能保持強大。國家各行各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有能力的人越來越看重,所以,各行各業在發展中都會采取措施以留住較多的人才,同時,各行各業競爭激烈,他們還會有較多的鼓勵政策為企業的發展招納更多的能力者,高等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面對相同的難題,因此,校方要以人為本,制定合理的獎勵機制,這樣高等院校內部能有足夠的人才,高等院校的教師團隊也能較為強大。
高等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的階段對老師進行教學評論,這在高等院校強大自身師資力量中是不可或缺的。高等院校在老師的評教中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根據老師的教學效果進行相關獎罰,另一種是將老師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表現作為評教依據。這兩種評教屬于不同的評教機制,第一種是通過老師的教學效果,通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對教師進行獎勵以及懲罰,院校會根據老師的教學成果對老師進行評教,這關系這老師的切身利益。第二種評教則體現了較多的人文思想,這種評教較少的關注老師在教學中取得的結果,這種評教更注重老師教學的經過,這種評教體現了老師對于學生思想上的啟蒙,這種評教也注重老師個人的教學進步及變化。第二種評教更能帶動老師個人教學水平的提高,這種評教也更符合以人為本的政策制定,這樣的評教給老師更多自信心,讓老師能在教課中不斷改進自己,老師的授課水平能逐步提升。
對于評教機制改進,校方可以轉變思維模式,校方可以從老師教學方面出發,校方的評教要能激勵老師繼續進步,從老師的授課以及學習方面進行評教機制變革,讓老師能夠不斷進步。校方還可以從老師評教的角度出發,讓老師能夠自己參與評教,這樣老師能夠對自己的教學有更多認知,老師能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不足,這樣老師能夠進行更多學習,老師的教課水平能夠有更多的提高。校方還要認識到老師也需要進步,校方對于老師的評教不應過多的注重老師教學的結果,老師要將老師講課方式的進步以及對學生精神的教育融入到評教當中,這樣評教能體現人為本的思想,這樣的評教更能激勵老師不斷學習新知識。
校方對于老師的評教中存在一些問題,一些高等院校普遍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能反應老師的講課水平,高等院校普遍將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成績作為評價老師的主要標準,高等院校的評教存在較多缺陷,這也使老師在教學中更注重學生的成績,老師會失去教學的方向,老師在教學中更容易失去教學的真正意義。所以,高等院校在進行評教時應考慮多個問題,校方在給老師的評教上不僅僅要關注老師教學效果,高等院校還要關注老師的個人學術水平,關注老師的教學能力以及老師的個人品質,校方還要關注老師自己講學方式及方法的改變,校方應更加關注老師個人的進步,在評教中體現老師的學習及進步,這能使老師更在乎更享受教學這個過程。高等院校的教學評教不應與獎罰相聯系,高等院校將評教與對老師的獎罰結合起來更易打消老師的講學積極性,老師在教學中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老師會盡自己的職責,老師能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如果校方在評教中僅關注結果并且將評教與獎罰結合起來使受到處罰的老師受到不公平對待,這樣的評教并未較好的考慮老師的感受,老師受到不公平對待就極易失去講學的熱情,老師在講學中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教學水平。
以人為本能將人看做發展中的重要元素,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更能體現對于人的關注,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更能將人的感受放在首位,這樣的管制能體現對人的重視,能更好的使人的得到進步。高等院校對老師的一些管制可能較多的體現在對于老師的限制上,這些管制對老師的的行為有較多約束,同時又使老師的教學受到限制。這種條例管束使老師的實力發揮受到限制,老師不能更好的發揮教學水平,所以,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到管理機制當中,校方在制度制定上要較多為老師考慮問題,這樣的管制更能為老師提供更多教學便利。以人為本的管束機制更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這也能提高老師的工作水平,讓老師能更好的從教育出發考慮更多問題,老師能更好的進行講學。
高等院校的制度約束要考慮教師的感受,制度約束要為教師做更多考慮,這樣制度更能體現人性化的制約。老師在學生的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老師能夠使學生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學生能受老師影響,學生整個人的精神世界也能更豐富,老師能夠將更多知識傳授給學生,老師同時也是高等院校發展的中堅力量。高等院校的發展離不開老師,高等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認識老師的作用,高等院校在規則的制定上應站在老師的角度,讓老師在教學中不受過多限制,給老師提供發展的有利條件,讓老師有自己的講課方式,讓老師有自己的處事準則。這樣的規則制定能更符合老師的教學需要,老師的利益能夠得到更多保障,校方在教師管理規則的制定上可以讓老師發表自己的言論,讓老師為規則的制定發表自己的言論,這樣能使校規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同時,這樣的校規實施也能更順利。高等院校在實施校規時,也可以讓老師能夠進行監督,這樣校規實施能夠更得到更多監管,這樣校規能夠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準則,老師能夠有更多自己的發展空間。高等院校也可以讓老師參與到學校發展的方方面面,讓老師能夠更全面的了解院校的一切事項,這樣老師能夠對院校做出更多貢獻,這樣更能便于校方與老師相互合作,老師能和院校共同努力,使院校能朝這更好的方向進步。
總而言之,高等院校的老師管理制度對老師的發展影響重大,這能夠提高老師的工作效率,讓老師能夠有更好的進行自己的工作,老師能夠更好的為學生傳授知識,老師也能將院校的發展作為自己的努力的方向,這樣老師能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1]徐輝.國外高校教師隊伍管理的歷史發展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3(10) .
[2]王斌華.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潘邦飛.論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2(2).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
吳娜仁娜(1981-),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碩士, 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