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鈞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創新初探
汪 鈞
高職教育是我國重要的職業教育,但是與通識教育不同的是高職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從而在就業中能夠達到基本的要求,促進社會的發展。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高職教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革。體育教學作為我國高職教育的一部分,是提高學生體質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改革中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研究,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和體育教學的不足進行改革,希望能夠為改革實踐提供一些借鑒和理論支撐。
就業導向 高職體育教學 創新
近年來高職院校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變革越來越普遍且發展迅速。隨著我國就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用人標準也有著明顯的變化,從原先注重學生轉變為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就成為高職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還能夠在改革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傳授,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高職體育教學的內涵
在我國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教學任務是培養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其中包括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等內容,并且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需要高職院校培養綜合素質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技能人才。高職體育教育作為高職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這就要求高職體育教學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高職高專的教學任務,并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達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體育素養的教學目的。另外,在基于就業導向的體育教學中還應該以服務為宗旨,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體能,并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二)高職體育教學的特征
根據高職體育教學的概念可知,我國高職體育教學的特征主要表現為:第一,體育教學是生存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知識的積累、使用,以及通過體育教學達到學生生理和心理上健康的雙重目標,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各自然環境和社會的適應能力。第二,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學生品德教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項目鍛煉來培養學生堅忍不拔、勇于進取的品質,培養學生的耐力和毅力,這些正是從就業為目的出發的。第三,是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學習知識而完成自我發展和塑造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高職體育教學目標
在高職體育教學創新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需要在教學中明確高職體育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建立和樹立基于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目標。由于高職院校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高校教學目標,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和職業屬性來進行體育教學的創新和改革,并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高職體育教學主要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體育與實際聯系起來,并結合學生的職業方向,從而實現教學的針對性。但是,當前高職院校大多使用的是普通高校的教學系統,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目的和教育觀念不同,這就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教學成果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中就需要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并根據不同的專業和行業發展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和身體素質。
(二)改革高職體育教學模式
基于就業導向的體育教學觀念中教學改革就需要從教學模式中著手。在傳統體育教學中以班級為單位的基礎上重新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將以班級為單位改為以專業為單位,實現教學內容與專業內容相結合,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主安排教學內容。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和愛好進行體育項目的自主選擇和鍛煉,這樣可以通過教學模式的轉變提高學生自我判斷和選擇的能力。另外,在學校層面,可以通過課程的設計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通過設置不同的體育課程,增加體育選修課程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熱情。再則,考慮到體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是以就業為導向,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引入體育俱樂部形式的教學模式[1]。這一模式不僅可以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還可以拓寬高職院校的教學寬度和教學體系,引導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
(三)完善高職體育教師團隊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不僅需要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觀念和改革教學模式,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高職體育教師團隊的能力和專業素養。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選取體育教師時不僅需要考察教師的專業素養還需要體育教師具備較高的基本素質,并且對專業的體育項目和較為前沿的教學模式和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另外,高職院校在選取教師時還需要根據本校開設的專業和職業方向進行有選擇的選取,并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不斷的提高和建設體育教師團隊[2]。基于就業導向的教學觀念,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師還需要對學生所學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并結合學生的專業和職業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建設,以求在教學中不僅能夠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最后,還需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能夠不斷的提高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意識。教師作為體育教學改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需要在改革中發揮自身的作用,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還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創造能力。
[1]米力.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經驗交流,2016(12):34.
[2]石曉晨,侯景明.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創新探索[J].體育前沿,2016(10):9.
(作者單位:長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