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學考試教學有效性研究
張 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內容理論性強,學習難度大。要提高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必須讓學生在掌握課程主線的前提下,重點掌握其重要章節和易考知識點,結合真題題型,有針對性地學習與復習。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 易考點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代碼03709)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所有專業的公共必考課,也是自學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課程中理論性最強、難度系數最大的課程。從本人多年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學考試課程的講授的經驗看,提高課程的有效性和通過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思想,教與學的第一步要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認識,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基本內容和體系上具有普遍意義,在教材編排上是一個嚴密統一的整體。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邏輯主線是:唯物主義及辯證法——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內容上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基石,政治經濟學是主要內容,科學社會主義是關鍵和核心。在教學中,要指導考生系統而全面地通讀教材,特別是課程內容和大綱,抓住基本原理、基本常識、基本概念,才能在考試中充分發揮和運用。
本課程的貫穿始終的主線可以歸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要掌握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首先必須明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這一對概念是在存在和思維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問題的基礎上產生的。具體內容包括存在和思維二者誰是第一性的問題,即第一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內容的學習;存在與思維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即第二章認識論內容的學習。掌握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是明確了社會基本矛盾及其辯證運動的規律。無論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的認識,都應當從其基本矛盾運動中把握,即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的辯證運動中去把握,因此,第四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第五章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第六章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和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的內容也都是物質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的這一觀點的深入和細化。
2015版的概論自學考試教材包括緒論之內,一共八章,綜合歷年考試情況來看,各章在考試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所占的分值也不一樣。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學生難以理解,是教與學的重點及難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部分雖是實質和核心,但比較具體明了,從難度上講不是難點,在課時分配上可以適當減少。
第一章的重點問題和易考點可以概括為:一個問題、兩大特征、三大規律、四塊內容、五對范疇。“一個問題”即“哲學的基本問題”;“兩大特征”即“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三大規律”即“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四塊內容”即“矛盾的對立性與同一性、內因與外因、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和“五對范疇”。
第二章的重點和易考點可以概括為“一個觀點”、“兩類認識”、“三個屬性”、“一個運用”。“一個觀點”就是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基礎的觀點;“兩類認識”就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具體內容;“三個屬性”就是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知識;“一個運用”就是黨的思想路線是認識論的運用。
第三章的重點和易考點可以概括“一個觀點”、“兩對概念”、“兩個標準”、“三個動力”。“一個觀點”就是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兩對概念”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兩個標準”指的是社會形態劃分的經濟形態劃分法和技術形態化劃分法;“三個動力”指的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包括階級斗爭、革命和改革這套動力系統。
第四章中的剩余價值學說是學習的重中之重。這一章的重點和易考點可以概括為“三個規律”、“兩個認識”。三個規律即商品經濟的交換規律、剩余價值規律、資本運行規律;“兩個認識”即對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認識。
以本課程48課時為例,各章節的學習時間可以做如下安排:
本課程的考試題型變為三類:單選題,共25題,分值50分;簡單題,共5題,分值30分;論述題,共3題,任選兩道作答,分值20分。
從題型分析來看,單選題內容基本為教材基本知識點,注重的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識記和領會,這是拿分的首要和關鍵部分。在一輪集中講授和串講的基礎上,50分值的選擇題拿到40分以上應該是可以比較容易達到的。
主觀題包括簡答和論述不但記憶內容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靈活運用。由于主觀題主要考查的要點還是圍繞基本原理,所以要求學生在答題的時候把主要觀點要充分表達出來,而不是湊字數,這是此類題型首要的關鍵因素;其次,要圍繞觀點展開分析,樹干樹立的同時要有枝條,要枝繁葉茂,圍繞主要觀點簡明扼要的適當展開論述是主觀題提分的要訣。
(作者單位:煙臺南山學院人文學院社科部)
張瑋(1980-),山東煙臺人,煙臺南山學院人文學院社科部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