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淺談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李冬梅
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生全面發展中的有著特殊和重要的地位。本文重點研究了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教育對策。
高職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方針
在如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21世紀,是一個加速各種矛盾和危機四伏的社會,對于剛步入大學的高職生來說,其心理健康和身心環境都帶來了及其嚴峻的挑戰。初入大學要考慮人際之間的交往、感情等一些問題,等到適應了這些之后又面臨的畢業就業等一系列的問題,這就給高職生的心里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他們會很難以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心里會出現很大的壓力,這就給他們的成長問題帶來了影響,在健康問題上會帶來了困擾。因此,對于高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提起極高的重視程度。了解高職生的心理,并且提出一系列的應對問題,是現在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的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大學生正處于性發育的成熟期,因此就不得不面對性與戀愛的問題。每個大學生都渴望著有著一段戀情,但是由于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的發育期,因此并不能正確妥善的處理戀愛之間的關系,在面對暗戀,失戀,三角戀等一系列的問題。會產生幼稚的舉動,由于一時的沖動做出的舉動會讓他們事后產生后悔感,同時也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學習成績和人際之間的交往。這樣會產生心里焦慮甚至是心里焦慮。
一畢業就必然會面臨就業找工作的事情,但是找工作在一方面上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好的工作不找你,差一點的工作你不想找,這就慢慢的變成了一種死循環,導致畢業了,工作還沒有找好,就會影響心情,產生焦慮,不敢出去見親戚朋友,慢慢的就發展成了社交恐懼癥,對心理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所以高校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提起很大重視程度,要好好面對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問題列舉相應的措施。高校應該開設心理課程,這是必修課,針對在校學生的心里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改善心理問題。心理課程的開設,有利于保證心理健康素質的提高全面性和系統性。不至于因為其他課程中所不包含的未知的心理因素對學生產生影響,造成高職生心里素質等方面的缺陷,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制約其整體性的發展。通過開設心理課程輔導,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其可以好好步入社會,全方位發展。
開設大學生規劃課程,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高職生就業難是產生心理因素的一大重要原因。應該及時有計劃性的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和就業咨詢問題,及時的向學生們推送人才需求和招聘信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理念,為學生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敢于嘗試挑戰自己的潛力,通過這些活動讓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念,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這樣會使他們的自信心極大的提高,讓他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去發展。
在校園里營造一個溫馨的環境,一個好的環境可以讓學生有一種溫暖的感覺,體驗到家的感覺,這樣往往會讓學生們有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來迎接挑戰,人是環境的產物,這是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根本理論,社會存在決定人的主觀意識,這句話更加認證了營造一個良好溫馨環境的重要性。環境很重要,尤其是對高職生的心里問題,由于高職生年紀剛剛成年,所以心理素質等方面都不是很成熟,所以環境對高職生的心理因素影響起到很大程度上的影響。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與學校、家庭、同學、環境、氛圍、教師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心理健康教育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積極樂觀的性情。
還有一點就是通過在校學習階段,達到一種磨煉學生的意念和意志,有了耐心才會把事情做好,有了堅強的意志和耐心,心理承受能力就會強點,做事情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另一方面促進了高職生的心理健康。要做到磨煉在校生的意志等方面的能力,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通過讓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磨煉高職生的意念,讓他們積極參加社會的實踐活動,從中接受鍛煉,磨煉意志,教育學生要正確地面對困難,不畏懼挫折,在困境中積極尋找出路,并且總結教訓,為以后面對一些困難的問題可以自己通過一些方法找到解決的途徑。指導學生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把握與調節,豁達大度、遇事冷靜,常能做到自覺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能夠正視現實并與其保持正常的接觸。
心理健康的學生樂于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高職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系,保證高職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因此,綜上所述,要保證高職生的心理健康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就要高職院校綜合各種各樣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加強的培訓,通過讓學生在人際交往,情感,就業等方面學到遇到不同困難時要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方法。
[1]丁松.哈佛心理學全書[M].北京:朝華出版社,2009.
[2]張迪.淺談高職生心理教育的措施[J].大眾科技,2006(1).
[3]王英.大專生心理健康教育芻議[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2003,5(4).
(作者單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