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玲
淺議網絡時代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陳 玲
當前網絡的迅速普及,已經成為“第四媒體”,網絡的普及在引起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的深刻變化,逐漸改變并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乃至思維方式。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在網絡背景下,做好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如何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和有效性,是廣大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面臨的重大問題。
互聯網 學生工作 挑戰
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相對于其他群體,青少年更易接受網絡并受網絡影響。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一方面在帶給人們各種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消極影響。青年大學生由于心理特點容易接受新興事物但是又缺乏判斷能力和自制力,尤其是面對網絡中良莠不齊的信息,更加容易迷失方向。互聯網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互聯網信息的開放性沖擊大學生道德觀念。大學生處于心理“斷乳期”,由于大學生思想不成熟,更加容易受網絡負面信息影響,大學生在上網時對某些非主流的東西懷有更大的興趣和熱情,因此非常容易受到網上不良信息所隱含的道德價值觀潛移默化的侵蝕,從而扭曲自身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尤其是一些充斥暴力、色情等因素的文化垃圾,更是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荼毒至深,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為了追求刺激或為了過癮,在網絡上放縱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表現極為不當,這應當引起社會和我們德育工作者的關注與警覺。
二是互聯網虛擬性導致大學生精神依賴。互聯網影響深刻之處在于對心理層面影響,一方面在大大豐富了人的內心世界的同時,另一方面強烈地沖擊著當前高校學生的行為模式、價值取向和心理發展。很多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封閉自己,不愿意與人交往,更加熱衷于把網絡當成用以逃避現實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排遣負面情緒的手段和途徑。很多人對網絡的依賴越來越深,喜歡QQ聊天、刷微博、玩微信、沉迷于網絡游戲,平日里無精打采,“鼠標一點,生機無限”。長期沉溺網絡游戲,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在生理上常見的有視力下降、生物鐘紊亂、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心理上,長期沉溺游戲理想信念缺失,全面發展的社會性、獨立性和穩定性缺失。
三是信息網絡的交互性阻礙了大學生的社會化過程,產生孤獨心理與社交恐懼癥。生活化是一個人由“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是個體適應社會,參與社會并立足社會的必要前提。網絡可以讓天涯變咫尺,也可以讓咫尺變天涯。迷戀網絡使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減退:有的大學生在 現實社會中碰到的事情,由于長期沉溺網絡游戲,從而習慣運用網絡游戲規則處理考慮現實問題,不適應現實生活。導致嚴重的社會交往障礙,對親情和社會的冷漠等。
(一)樹立人文主義教育理念
互聯網世界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去中心化等特點,傳統的灌輸化行政化的教育管理理念顯然已無法滿足信息時代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確立學生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改變舊有的號令化灌輸化的教育手段,從封閉的學校教育轉向開放的網絡教育,在學習過程中強化能力取長補短,注重學生主體意識與道德品質的培養,關注學生正當訴求與發展需要的滿足。
(二)加強教育引導
面對魚目混珠的網絡信息,德育工作者要加強對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觀念的引導,根據網絡發展、使用中所暴露的新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正面教育,讓大自覺地按照正常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處理網上的各種行為和利益關系。強化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中的法律意識與道德自律,增強學生面對不良信息誘惑的免疫力和自制力。通過各類專題講座,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加深對互聯網的了解,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網絡和運用網絡,在積極面對現實生活的過程中順利完成學業和社會化過程。通過開展各類活動,讓大學生從虛擬社會中走出來,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意識培養,搭建各種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現自我聰明才智的舞臺。
(三)健全網絡的教育管理機制
建立網上網下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學生工作者可以建立部門或個人的工作網絡渠道,如QQ、微信等時下主流的信息交流平臺,通過這些交流平臺更好的了解學生動態,發布信息,從而及時作出解決對策。除了網上交流平臺,德育工作者還應該深入學生群體中,加強與學生交流聯系,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困惑和實際問題;通過選拔高素質學生干部群體,全方位了解學生利用互聯網的情況,確保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續性與有效性。
(四)建立學生思想預警系統
充分考慮到學生思想狀況的復雜性、觸發性、風險性和滯后性等特性,建立家長、學校、思政課教師及學生聯動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預警系統。首先充分發揮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通參與主體的信息優勢、資源優勢與能力優勢,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根據不通參與主體的差異化優勢進行分解定位。其次,審時度勢,關注細節,兼顧過程與結果,對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進行適度監控;注重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出現偏差時的征兆識別。最后,根據可能出現的情況,設計出針對不同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面臨網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復雜形勢,高校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正確分析網絡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各種因素,另一方面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通過在教育中樹立人文主義教育理念、加強教育引導、健全網絡管理機制、建立學生思想預警系統等措施,做好網絡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巧妙運用網絡,打來學生心靈之門,幫助學生成長進步。
(作者單位:漢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