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斯
高職院校心理學選修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王亞斯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院校開設心理學選修課的必要性,并著重探討了高職院校心理學選修課中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高職院校 心理學選修課 常見問題 解決對策
(一)開設心理學選修課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職院校開設心理學選修課程,能為高職院校學生提供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臺,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心理問題,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正確人生價值觀。此外,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學選修課,還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這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預防由于各種心理問題而造成的大學生自殺現象及其他暴力問題,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開設心理學選修課有利于學生的人生規劃
人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都存在一定的心理規律。而心理學的學習能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這些規律,是學生在提高自我認識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通過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學生還能對思維與想象、感覺與知覺、注意與意識等問題有一個更加清晰而系統的了解,對學生合理安排時間,規劃自己的人生事業道路,都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
(一)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問題突出,但未針對性開展心理學選修課程
大學生雖然在生理方面日趨成熟,但是從心理方面來看,往往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傳統應試教學體制下,初、高中教育都過分強調了學生的智力發展,卻對學生的心理及情感教育存在很多不足,這導致了不少高職院校新生入學后出現各種心理不適應,甚至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但在選修課程的設置方面,不少高職院校對大一缺乏相應的選修課安排,或者即便有心理學選修課,但對高職院校新生的普及率也有所不足。這些都造成了高職院校新生的心理學教學不足的問題,更無法對高職院校新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發現和解決。
(二)高職院校開展的心理學選修課,課時較少影響教學效果
高職院校的心理學選修課一般在18學時左右,高職院校學生往往無法在這些學時中,系統的掌握心理學知識,也無法全面的了解各種心理問題。教師在心理學選修課中的教學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對心理學的基本知識進行講解,而很多系統性的、較為深奧的相關知識則只能被舍棄。這些都影響了學生心理學選修課的教學效果。
(三)心理學選修課的上課人數多,且學生的專業成分復雜
通常高職院校選修課都是面向全體高職院校學生開設的,這就造成了選修課教學中的很多方面。一方面,心理學選修課要面對不同年級和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的選修課人數眾多,甚至可多達上百人。這些都給心理學選修課的教學帶來了很多困難,不利于教師對各種新型教學手段的運用,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心理學課程教學效果的實現。
(一)強化對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的重視程度
要解決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問題,首先就要提高對心理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并通過積極的教學改革,將心理學課程納入到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體系之中,通過優化心理學教學組織形式,強化高職院校的心理學課程建設,促進高職院校心理學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建立良好的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要注重心理學課程體系建設工作,除了常規的學分分配以外,還可以優化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方式,通過如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強化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將心理學課程進行細化和系統系的教學,通過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心理咨詢學等方面的科學劃分和教學,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全面性的培養,并通過增加師資力量和學時的方式,為高職院校心理課程的開始創造良好的物質基礎。
(三)強化心理學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教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心理學科課程與學生心理問題的結合,通過強化教學與學生心理之間的關聯,強化心理學教學的實用性。并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心理障礙剖析與心理調適策略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案例,或安排相應的心理測試問題,強化學生的學習情趣和課堂參與熱情,通過積極的引導教學,讓學生更加及時而準確的了解其心理狀況,為心理學教學的互動交流提供良好基礎。
高職院校強化大學生的心理學教育是深化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進行良好的人生規劃。但是,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開設的心理學選修課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對其教學效果也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而只有強化對心理學課程的重視,進行建立良好的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體系,并在教學中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才能促進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教學的有序有效進行。
[1]熊淑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積極心理學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6):215~220.
[2]杜閏平,馬祥凱. PBL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公共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10):25~26.
(作者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王亞斯(1987-),女,漢族,湖北保康人,本科,教師,助講,研究方向:心理咨詢、學生教育管理。